营养与疾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营养与疾病一、营养缺乏病正常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均会导致营养不良。营养缺乏病是由于摄入营养素不足而在临床上引起各种表现的疾病,故是营养不良的一种,但并不完全等同。近年来,由于营养素的功能性检查日趋完备,各种症状、体征不明显的亚临床的营养缺乏已受到重视,因此,营养缺乏病也包括这一部分。营养缺乏病的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病因指单纯营养素摄入不足;继发性病因指由于其他疾病过程而引起的营养素不足。原发性摄入不足中,因灾害或战争等社会因素引起的食物不足常是综合性缺乏,但在表现上则以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为主。一般情况下,偏食可引起某种营养素缺乏,有时习惯性偏食也可导致某种营养缺乏病。食物因加工烹调不合理而破坏营养素,虽其摄入量并不少,但亦可发生缺乏,如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中,食用精白米面和丢弃米汤常是脚气病的主要原因,蔬菜先切后洗,烫漂捞挤将使大部分维生素C遭受破坏。二、儿童营养不良分类超过正常体重的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有超重和肥胖,低于正常体重的营养不良由生长迟缓和消瘦。生长迟缓是长期营养不良的表现,消瘦是近期(短期)营养不良的表现。三、营养缺乏病的预防继发性营养缺乏病的预防在于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的预防原则有以下几点:1.合理膳食。合理选择食物、调配平衡膳食、保证用膳食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且各种营养系间的比例平衡。谷薯类、动物食物(肉、禽、蛋、奶)、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四大类食物中所含的营养及其比例各不相同,尽可能选择不同品种,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2.合理加工烹调。尽可能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丢失;如主食过分精白,主食加碱过量,可造成B族维生素丢失;蔬菜先切后洗,烹调时间过长,可造成维生素C的损失和破坏。3.改善食物感官性状。讲究色、香、味,尽量使其多样化,增进食欲,满足饱腹感。4.有合理的膳食制度。1天3餐,定时定量,一般的原则是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儿童尤应注意不偏食、挑食、厌食。6.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坚持锻炼身体以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7.注意不同生理条件下的膳食。孕妇、乳母、儿童由于妊娠、哺乳及生长发育的需要,对热能、蛋白质、钙和磷、铁、碘、锌、维生素A和D等的需要量增加,应给给充足的热能和提高含上述营养素的食物。老年人的膳食中应注意减少热量供应,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完全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应予控制。高温作业者由于大量出汗除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外,组织蛋白分解增加,维生素C、B1和B2等水溶性维生素排出增加,应给予相应补充。四、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由膳食中蛋白质和热能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表现为消瘦、水肿等,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机体抵抗力降低,重者死亡。常伴有其他营养缺乏症,尤以维生素A缺乏症为多见,也可出现维生素B缺乏。五、维生素A缺乏病维生素A缺乏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素缺乏病之一,是一种因体内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以眼、皮肤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夜盲、角膜干燥和软化等;皮肤干燥和粗糙,严重时毛囊上皮角化性,毛囊性丘疹,因其外表与蟾蜍的皮肤相似,又称“蟾皮症”。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须的物质,其中以眼、呼吸道、消化道、尿道及生殖系统等上皮影响最显著。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干燥,增生及角化。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当它缺乏时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生长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此外,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维生素A缺乏时,对弱光敏感度降低,暗适应障碍,病人在黎明及黄昏时看物不清,重症者产生夜盲。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可给予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猪肝、鸡肝、羊肝、蛋类、鱼类、肉类、禽类、奶类及其制品),深绿色蔬菜、胡萝卜、番茄、红薯等食物,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选用维生素A强化食品。六、维生素D缺乏病维生素D是人类生命所必须的营养素,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婴幼儿时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成人阶段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骨软化症。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发病缓慢,影响生长发育。多发生于3个月~2岁的小儿。人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由日光照射皮肤产生和由经由食物摄入。如果日光照射不足,人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地区、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D。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在冬季,如果日光照射不足,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选用维生素D强化食品,如维生素AD强化牛奶。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七、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硫胺素是参与体内糖及能量代谢的重要维生素,其缺乏可导致消化、神经和心血管诸系统的功能紊乱。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脚气病。在我国南方此病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以精米为主食,且气候炎热潮湿,汗液中丢失的维生素B1较多。另外,由于过量饮酒造成维生素B1的亚临床缺乏者为数也不少,酒精可使维生素B1摄入减少并妨碍小肠对其吸收,并使体内维生素B1的利用率降低。患维生素B1缺乏的乳母所喂哺的婴儿也可发生本病。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减退,都可造成维生素B1摄入不足。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方法有改良谷物加工方法,改进烹饪方法,调整饮食结构。全麦、糙米、豆类、新鲜蔬菜、肉类和动物肝肾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B1。食物是人体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肠道内的细菌可合成少量维生素B1,但其量甚微不能满足需要。维生素B1在体内储存时间不长,储存量也不多,摄入不足时很容易发生本病。维生素B1缺乏常常发生在谷类为主食的地区,其原因在去除麸皮和糠的过程中,维生素B1的损失很大,所以要防止谷物碾磨过细导致硫胺素的损耗。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过度淘洗会使其大量损失;维生素B1在高温下,尤其在碱性溶液中非常容易破坏,煮饭时加碱和丢弃米汤也会造成其严重丢失,常常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儿童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纠正这些不合理的烹调方法。改变饮食习惯,如食物多样化、经常食用一些干豆类和杂粮、用新鲜食物代替腌制食物等以增加维生素B1摄入。某些食物中含有可使维生素B1结构改变、活力降低的因子,如在淡水鱼和贝类中的硫胺素酶以及在咖啡、茶叶等植物中的耐热因子,不吃有抗硫胺素因子的鱼贝类,饮茶及咖啡不过量,可以避免对维生素B1的破坏。预防维生素B1缺乏的方法还有食用维生素B1强化的米、面制品,啤酒等食物。酗酒者需戒酒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1。八、维生素B2缺乏病维生素B2缺乏病即核黄素缺乏病。在我国,核黄素缺乏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冬季的发病率较高。核黄素缺乏病的病因多由于膳食中核黄素供给不足,或由于需要量相对增高、吸收和利用障碍引起。一般膳食中维生素B2供给不足持续2~3月后即可出现症状,早期并无特异性,可有乏力,软弱,口痛,眼睛怕光,流泪,视力疲劳等,进一步可发展为舌炎,口角炎,唇炎。男性可出现阴囊炎,表现类似湿疹,又称阴囊湿疹样皮炎;女性偶见阴唇炎,会阴骚痒。另外,还可以有脂溢性皮炎,主要在鼻唇沟、下颌、面颊、眉间以及身体皱褶处,如耳后、腋下、腹股沟等处,“合称口腔生殖症状群”。眼部除以上表现外还可有角膜充血及血管增生,因维生素B2缺乏可干扰铁在体内的吸收,储存及动员,可导致铁在体内含量下降,甚至贫血。维生素B2缺乏的预防方法有多吃核黄素丰富的食物。核黄素富含于动物性食品(如乳类、肉类、肝、蛋等)和新鲜蔬菜中,但天然谷类食品的维生素B2含量比较低,可以通过强化使其含量提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改进烹调方法,如改变淘米过度、蔬菜切碎后再淘洗或浸泡等,以减少食物加工烹调过程中的维生素损失。九、维生素C缺乏病维生素C缺乏病,又称坏血病,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抗坏血酸)所引起的周身性疾病,现在一般少见,但在缺少青菜、水果的北方牧区,禁食部分食物,或城、乡对人工喂养儿忽视辅食补充,特别在农村边远地区,仍因喂养不当而致发病。维生素C缺乏的最重要和最早的表现是牙龈炎、牙龈出血和牙龈肿胀。牙龈肥大过长,松软如海绵,暗紫红色,稍按压即出血,肿大的牙龈可覆盖牙冠,可能出现表面糜烂、溃疡及继发感染,常有疼痛和血腥样口臭。若存在局部刺激因素或口腔卫生不良,可使症状加剧,逐渐发展成牙周炎,最后牙齿松动而脱落。除牙龈出血外,其他口腔粘膜亦可见出血或瘀斑。此外伤口不易愈合,抵抗力下降。全身任何部位可出现大小不等和程度不同的出血,全身皮肤均可出现瘀点。维生素C缺乏还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新鲜蔬菜与水果,如青菜、韭菜、辣椒、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菜,以及柑桔、柚子等水果。野生的苋菜、苜蓿、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枣等含量尤其丰富。食物中的维生素C在烹调加热、遇碱或金属时容易被破坏而失去活性;蔬菜切碎、浸泡、挤压、腌制,也致维生素C损失,应注意合理烹调加工。十、叶酸缺乏症叶酸缺乏症是指由于叶酸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的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孕妇叶酸缺乏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胎儿发育不良,甚至畸形(神经管畸形、兔唇等)。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不能通过补充铁剂治愈。预防叶酸缺乏需要合理膳食,自然界中叶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如动物内脏(如肝、肾)、肉类、蛋、鱼、新鲜蔬菜水果(菠菜、莴苣、芦笋、蘑菇、橙)、豆类中,应多吃这些食物。一般人只要做到食物多样,注重平衡膳食技能预防叶酸缺乏。怀孕的妇女是叶酸缺乏的重点人群,一般从准备怀孕前3个月至半年就开始每天补充叶酸。十一、钙缺乏钙缺乏主要影响骨骼与牙齿的发育,可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手足抽搐症,成人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血清钙含量不足,可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引起抽搐;血清钙含量过高,则可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婴儿缺钙主要是因为其母亲在怀孕期间钙摄入不足,母乳中的钙含量过少;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缺钙主要是因为饮食搭配不合理,含钙食品摄入过少。吸收减少主要原因有维生素D合成障碍导致的肠道钙吸收障碍;另外受疾病的影响,如腹泻、肝炎、胃炎、频繁呕吐等,致使钙吸收不良或钙大量的流失。成人骨质疏松症常见于中年以后,女性比男性多见,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以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钙缺乏的预防方法,一是合理安排膳食,适当摄入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奶和奶制品、麸皮、豆类、绿色蔬菜等;二是进行适当户外活动,以接受日晒(每天至少2h),促进身体生成维生素D,加强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发育。三是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食物中的植酸,如菠菜、竹笋、蕨菜等中的草酸、膳食纤维、咖啡等不利于钙的吸收的因素。十二、铁缺乏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微量元素中最容易缺乏的一种,铁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一般会在持续缺铁3~5个月时发生。缺铁性贫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公共营养问题。婴幼儿未及时添加辅食、过量饮茶及咖啡(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女性生理期月经失血、生长发育旺盛的青少年机体需铁量相对增多、疾病增加机体铁的消耗等都可能引起铁缺乏。铁缺乏的预防方法一是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海带、紫菜、木耳、猪肝、桂圆、猪血等;二是食用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米粉、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粉等;三是对高危人群(婴幼儿、早产儿、孪生儿、怀孕妇女、反复献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