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C小组基础解析2第一章QC小组概述一、质量管理质量管理(QualityControl,简称QC)作为科学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企业中有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是近百年来的事。质量管理经过发展,已经进入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效的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以顾客为中心。(2)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3)全过程的质量管理。(4)运用多种科学方法的质量管理。(5)强调持续改进。二、QC小组的概念1、参加QC小组的人员是企业的全体职工,不管是高层领导,还算一般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服务人员,都可以组织QC小组;2、QC小组活动选择课题是广泛的,可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来选题;3、小组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3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4、小组活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突出其科学性。三、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QC小组活动的宗旨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QC小组活动的作用1、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2、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4、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5、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6、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7、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4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一、组建QC小组的原则1、自愿参加,上下结合2、实事求是,灵活多样二、QC小组的成员及对其要求QC小组组长的职责QC小组组长的基本职责,就是组织领导QC小组有效的开展活动。组长是一个QC小组的组织领导者。在QC小组组建时,他要负责向有关部门办理QC小组的注册登记手续;QC小组组建后,他要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组织人员分工,开领组员按计划开展活动,负责保管QC小组活动的原始记录,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有关QC小组活动的会议,并向组员传达。QC小组组长的具体职责可以概述为以下三方面:1、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通过教育,增强全体组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加深对QC小组活动宗旨的理解。2、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小组活动。QC小组组长在应在活动中注意检查活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发现偏差,及时与组5员一起研究补充纠正措施,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或必要时修订原计划,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3、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组长按照企业制定的QC小组管理制度,经常组织全体组员开展QC小组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出勤考核、组织好整理与发表活动成果报告,并注意组织活动总结和诊断,以不断改进小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对QC小组组长的要求1、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2、业务知识较丰富3、具体一定的组织能力对QC小组组员的要求QC小组的组员可以由与所选课题有关的人员组成,也可以由一些工作岗位相近、兴趣爱好相投的人员组成。一般来说,对QC小组组员,有以下几点要求:1、应根据QC小组活动计划安排按时参加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长。2、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3、QC小组组员不仅应不满足于当好本QC小组的组员,而且应成为企业中不断改进的积极分子。6三、QC小组组建程序与注册登记QC小组的人数为了便于自主的开展现场改善活动,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每个QC小组成员具体应该多少,应根据所选课题涉及的范围、难度等因素确定,不必强求一致。在课题变化或小组成员岗位变动后,成员数也可以相应调整。在小组成员人数可多可少的情况下,宜少不宜多,以便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QC小组的注册登记为了便于管理,组建QC小组应认真做好注册登记工作。注册登记表由企业QC小组活动主管部门负责发放、登记编号和统一保管。注册登记是QC小组组建的最后一步工作。QC小组注册登记后,就被纳入企业年度QC小组活动管理计划之中,在随后开展的小组活动中,便于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服务,并可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的评选。第三章QC小组活动一、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7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二、QC小组活动的程序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1、遵循PDCA循环。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阶段通常包含着六个步骤,一是选定课题,二是找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确定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分析产生主要问题的各种原因,五是找出主要原因,六是制定对策。D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按照制订的对策实施。C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检查所取得的效果。A阶段包含着两个步骤,即: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个阶段、十个步骤”的内容。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为什么选这个课题?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问题的症结在哪呢?为什么确定这几条主要原因?所制定的每一条对策是否完成,有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等等,都要有证据来说明,而这些证据应是客观的而不是主管的。为此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方法。为了取得证据,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其8中有的是有效数据,有的则是无效数据。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需要应用统计方法;我们要判断总体质量,不能做到全数检验时,可以随机抽取一定数量作为样本,从样本的质量状况,就可以判断总体的质量水平,这也需应用统计方法;现在可供选用的统计方法较多,有“老七种工具”,分别是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调查表、分层表;有“新七种工具”,分别是关联图、系统图(也称树图)、亲和图(也称KJ法A型图解)、PDCA法(也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还有一些简单图表(包括柱状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等)。总之,应遵循PDCA循环,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活动的具体程序如下图:1.选择课题2.现状调查3.设定目标4.分析原因5.确定主要原因6.制订对策7.按对策实施PD91.选择课题课题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令课题。二是指导性课题。三是由小组自行选择课题。选择课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法、简易图表、排列图、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流程图等。选题应注意问题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课题宜小不宜大。小课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①小课题易于取得成果,活动周期短,能更好地鼓舞小组成员的士气。②小课题短小精干,大部分对策都能由本小组成员自己来实施,更能发挥本组成员的创造性。③小课题大部分是在本小组的生产(工作)现场,是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改进,取得的成果也是自己收益,能更好的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④小课题容易总结成果。(2)课题的名称应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可以把所采用的主要对策冠以课题命名,而不要太抽象化。选题理由简洁、明了、充分。这里不要求个小组的选题理由都用框图形势表示,可以形式各异,但要简明、扼要,用数据表达。(3)课题类型10根据QC小组活动课题的特点,活动内容,可将小组活动课题分为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及创新型等五种类型。现场型课题这类课题通常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选题范围,课题较小,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周期较短,比较容易出成果,但经济效益不一定大。服务型课题这类课题通常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课题较小,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这类课题的成果虽然经济效益不一定大,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攻关型课题它通常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课题难度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通常经济效益显著。管理型课题它通常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课题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方法改进的课题就小一些,而涉及多个部门写作的课题就大一些,课题难度也不相同,效果也差别较大。创新型课题这是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11(项目)、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有序课题是以往不曾有过的,因此无现状可调查。但是,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案,应由小组成员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并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必要时进行模拟试验,选择最佳方案,然后付诸实施。2.现状调查现状调查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来表示真实,非常重要。收集数据要注意:a)收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避免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或者从收集的数据中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忽略其他数据。b)收集的数据要有可比性。不可比的数据不能作为说明采取对策有效性的证据。c)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要收集最近时间的数据,才能真实反映现状,因为情况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时间相隔长的数据就不能反映现状。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仅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亲自到现场去观察,去测量,去跟踪,直接掌握第一首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等。123.设定目标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为检验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活动目标一般分为自选目标和指令性目标。自选目标是小组经过现状调查,掌握了问题的症结,明确了可改进程度而制定的目标。指令性目标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上级以指令形式上下达给小组的活动目标;二是小组直接选定的上级考核指标。4.分析原因在分析原因时,应让QC小组成员充分开阔思路,从可以设想的所有角度收集可能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在分析问题原因时要注意以下问题:a).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若在现状调查时,已经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把这个症结解决了,整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就应针对这个症结来分析原因。如果已经找到症结所在而弃之不管,又回到针对课题的总问题来分析原因,则同样会出现逻辑上的混乱,也会使分析的原因针对性不强。b).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在原因分析的小组会上,组长应从展示问题的全貌入手引导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提出的每一条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不管他目前状况如何,是否真正影响,只要是有可能影响的都应记录下来,以避免遗漏。13c).分析原因要彻底。要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原因是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各小组在活动中,可根据所存在问题的情况以及对方法的熟悉、掌握的程度选用。d).要正确、恰当的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原因时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5.确定主要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a).把因果图、系统图或关联图中的末端因素收集起来,因为末端因素是问题的根源,所以主要原因要在末端因素中选取。b).在末端因素中看看是否有不可抗拒的因素。所谓不可抗拒因素,就是指小组乃至企业都无法采取对策的因素。c).对末端因素逐条确定,以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确认,就是要找出影响该问题的证据,找这证据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6.制定对策主要原因确定之后,就可分别针对所确定的每条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制定对策通常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a).提出对策。首先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让小组全体成员开动脑14筋,敞开思想,独立思考,相互启发,从各个角度提出改进的想法。b).研究、确定所采取的对策。从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所提出的若干个对策中分析研究,究竟选用什么样的对策和解决到什么程度。c).制定对策表。对策表是整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