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班级中的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前言人与他人或社会总是处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之中的,而交往行为在形成与维持人与社会的这种相互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交往情况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交往活动是儿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婴儿在刚出生时,仅是一个自然的人,只有一些最基本的生理本能,还没有与人交往的意识与技能。随着漫长的发展,儿童在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运用交往的手段,开拓着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新的环境,从而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一些研究表明,交往能力缺乏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弱;相反,积极交往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也较强。研究还表明,根据儿童早期的社会适应性,能够预测他们成人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以此为研究目标,探讨儿童交往发展的心理特点,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儿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1幼儿的交往现状1.1幼儿同伴交往“阶段分明”在班级中,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有研究表明,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总次数和交往总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小班到中班阶段,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无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采取适合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比如,在小班,教师们应适时大量地运用简单的幼儿喜爱的游戏如“找朋友”等,使幼儿体会到交朋友的快乐。而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对家庭的依恋性已经减轻许多,因此,这个阶段的幼儿与同伴交往已经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干预,幼儿自身已经将部分情感依赖转移到同伴身上,会主动去找其他小朋友玩。1.2幼儿同伴交往“男女有别”幼儿同伴交往呈现出鲜明的性别差异。首先,在同伴选择上,幼儿更倾向于与同性小伙伴玩耍。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的文化心理因素导致的,虽然幼儿还处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但由于人们对男孩、女孩的不同心理期待,使得男孩、女孩在服饰、发型、玩具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同性玩伴一起游戏时,幼儿能够较多地玩与自己性别相符的玩具和游戏,并更多地使用熟悉的物体。其次,在同伴交往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性质上,男孩比女孩更多使用非语言的、消极的方式与同伴交往。这并不意味着男孩天生不够友好和善,而是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要比女孩差,因此更倾向于非语言的交往方式。同时,男孩的体力、精力较之女孩更加旺盛,加之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影响,很多男孩子习惯于支配他人,当他人不理解其想法或不予满足时,就会用责备、辱骂、排斥甚至攻击等消极方式回应。因此,教师应正确看待幼儿同伴交往中的这种性别差异,不能一味因为女孩比较文静听话而大加赞扬,对于男孩的调皮捣蛋就极力压制,这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1.3幼儿同伴交往“因人而异”幼儿同伴交往的个体差异性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幼儿的气质、性格、认知与情绪等,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指导幼儿同伴交往的教育实践中,应注意两点:1.加强异龄同伴交往。异龄同伴关系是一种“非对称相倚性”的关系,交往中,年长幼儿比年幼幼儿有更高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但这种不对称性关系可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社会性能力。2.发挥情境影响的作用。有些时候,一些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就能很好地把幼儿从自我中心的“孤岛”中拯救出来,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立场,处于不同的立场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更容易移情,换位思考。2幼儿的交往策略2.1幼儿交往策略行为的类型通过案例分析,我们看到了主体目的意图的强弱及策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交往成败的关键。在此,我们分别以主体目的意图、所用的策略及结果作为划分幼儿交往行为类型的纬度,于是,将交往行为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1按照交往行为主体的目的意图按照交往行为主体的目的意图我们将其划分为:指向主体的交往行为和指向客体的交往行为。目的指向主体的交往行为是指,幼儿与同伴交往源于主体的需求而发起的,当主体需求强烈时,他(她)会选择、变换其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目的;当主题需求较弱时,则在手段和方式的使用上会变得比较的盲目,当然,也就很难达到目的。目的指向客体的交往行为是指,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源于一定情境中的客体而发起的,当客体具备好奇的、有趣的特征时,幼儿则会积极地与其互动起来,达到即刻的目的;而当客体的特征一般时,幼儿也就缺少了与其互动的动力了。2.1.2按照交往者策略水平的高低按照交往者策略水平的高低,我们将其划分为基于一维的交往策略和基于多维的交往策略。基于一维的交往策略是指,幼儿在选择以何种方式手段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只是从一个纬度出发:或是“我要怎样”:或是“你应该怎样”等等。他们思考的方向是单一的,一般不会换位思考。基于多维的交往策略是指,幼儿在与同伴交往选择方式和手段的时候,除了满足一维的思考,还会增加另外一个维度,他们或是变换方式、或是解释理由、或是调整手段,总之选择了你我双方(一组人)皆认可的互动的样式。2.1.3按照交往的结果按照交往的结果,我们将其划分为积极有效的交往和消极无效的交往。积极有效的交往是指,交往过程的双方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互动以后,各自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且愉悦快乐。消极无效的交往是指,双方在交往的起始阶段或是过程之中,未能和谐地满足各自的意愿,又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导致交往活动的不成功,且各自的感受不悦。2.2幼儿交往策略行为的特点2.2.1交往策略的认知成分逐渐增加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在幼儿期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交往策略行为中,蕴涵着幼儿的认知因素,我们看到,其行为的发生,小班幼儿往往基于目的意图的、客体条件的、行为结果的、单方面的认知较多,而到了中、大班,他们或是基于单一的、双向的认知,或是基于多方面的认知。总之,其交往策略行为是受制于幼儿的认知能力的。2.2.2交往策略的呈现方式逐渐多样化策略是一种智谋的过程或结果,对幼儿来说,这样的过程或结果往往被表现得比较直接和单一,且又丰富多彩。一是语言:在幼儿的交往策略中居多,或提问的、或请求的、或告知的;二是动作:友善的、指点的、小范围的动作和损人的、颠覆的、大范围的动作;三是表情:幼儿情绪体验的不掩饰性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而瞪大双眼不语、时而弯腰曲背急吼,生动至极。2.2.3交往策略的有效性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对于策略的运用及其有效性,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趋势。小班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所用策略的有效性较低,而中、大班幼儿会根据当时的情境条件的变化来变换原先的想法,调整原先的方式,所以大大地增加了其交往策略行为的有效性。2.3幼儿交往策略分析总结基于幼儿交往策略的研究分析总结如下:(1)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幼儿的交往策略水平表现是不同的。(2)情境关系的难易程度制约着幼儿交往策略水平的高低。在简单情境关系中,幼儿交往策略水平较高,在复杂情境关系中,幼儿交往策略水平较低。(3)无论是简单情境关系还是复杂情境关系,幼儿交往策略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鉴于上述结论,我们认为: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教会他们交往策略时,可从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增加交往情境的复杂性入手,逐步过度到教会幼儿在各种场合、不同情境中的自由、自如、自主地与人交往。3教育建议3.1基于幼儿交往行为的建议3.1.1拓宽交往渠道,丰富幼儿交往(1)在区域活动中学习交往。为了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我们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在班上设立谈话区、娱乐区、游戏区、表演区等区域,在这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区域进行游戏,让幼儿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例如谈话区:幼儿可以边玩边说,或几个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还可以有的讲述、有的当观众等。又如在“开商店”区域中,性格内向的林韵灵小朋友想当“售货员”。经过几次游戏之后,她不仅会卖东西了,还会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基本价格及用途。这样不仅培养了小朋友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满足了小朋友渴望参与大人们实践活动的愿望和需求。而且,还锻炼了小朋友的口语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游戏规则意识。假象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他们可以想怎么样玩就怎么样玩。如“公共电话亭”,幼儿就很喜欢在里面像大人一样,与同伴互打电话,面对面地打电话。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愉快地说着、谈着。特别吸引了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主动与别人交往的幼儿,他们在电话亭里可以大胆表达,体验了交往的情趣。(2)在分享中进行交往。现代的幼儿有很多时间是在家中看电视、玩玩具等度过园外生活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少。增进与同伴交往的能力除了要让幼儿有较多的交往机会外,还是要帮助他的,如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或图书与同伴交换玩、看,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在玩之前,我要求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玩具的玩法、性能或图书的名称,并让幼儿讨论,你要和谁交换玩或看?拿到别人的玩具应该怎样呢?从而让幼儿明白做什么事应与同伴商量。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对于胆子较小的幼儿多给予帮助与鼓励,增强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信心。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如: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这样做等等,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交往的乐趣,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3.1.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在幼儿交往的游戏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引导。由于幼儿社会经验少,交往技巧不成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常常说话方式不得当,在交往中出现矛盾,作为教师则应善于观察和了解矛盾的根源,适当地进行引导。比如通过观察我发现,有些幼儿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中会因一些小事而发生矛盾,这时他们就会把矛盾“告诉老师”。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地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来寻找矛盾的根源,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们学会交往。在幼儿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以解决者的身份介入,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引导幼儿们一起来共同解决。3.1.3密切联系家长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活动外,还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且与父母最亲近。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培养幼儿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信心,敢于交往。同时,适当地把孩子带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家中来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如果有小伙伴同往,要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本领。家长还可以带孩子或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在自家玩,或欢迎孩子邀请其玩伴到家里来玩。幼儿在一起自由玩时,家长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如:为幼儿提供一些轻松自由或幼儿感兴趣的合作材料,让他们在玩游戏中不由自主地扮演起角色,在一起交谈、争辩中去发挥想象、去设计创造他们的游戏,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平时,则鼓励孩子运用电话与同伴交往,使幼儿从自己的小家庭走向一个全新的大家庭。这样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交往的经验。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办到的,必须从小抓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贵在坚持,坚持不懈,不断诱导,不断巩固。作为一名教师,我衷心地祝愿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学会处理和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交往的乐趣。3.2基于幼儿交往策略的建议3.2.1给予幼儿交往以充分的关注原本孩子乐此不疲的游戏活动,期间的交往互动应当是极为丰富的,而研究中我们看到,游戏交往的频率要比自由活动交往的频率低。如果说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是无结构或低结构的话,那么,游戏的某些操练式的、被安排的、规定的样式,有时变成了一种结构化了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被教师、被玩具、被场地、被时间管理着,在有着诸多要求的游戏情境中,某种自发的需求就会被限制,所以,他们常有“真不想玩”、“没劲的”、“我们不干什么”之类的说法,于是,大大减少了彼此交往的冲动和机会。学习活动在幼儿园的一日安排中,相对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按照计划实施的痕迹明显,往往以高结构的形式呈现,这样,幼儿即时的交往行为有时就难以生成,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