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作者:张英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有很重要的成分。可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着畏难、回避的情绪,原因是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了它深刻严肃的一面,没有把它丰富生动的一面充分表现出来。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分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多方面有效手段,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激趣教学开拓资源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101文言文教学一向是我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具有历史久远性的特点,阅读起来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以至于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但是,教材上的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这些文言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国粹的任务,它既深刻又丰富生动。因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应严格遵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宗旨,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一、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我们通过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开拓多种学习途径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们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教材,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代表。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来传承中华文化,而应该扩大学习范围,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感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所以,我们尝试开展了《汉字趣解》《中华成语典故的由来》等系列讲座。《汉字趣解》讲解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音形意的变化。通过这些系列讲座,学生初步感受了传统文化体会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夯实了文言学习基础,还使课堂文言文的学习也水到渠成了。此外,文言文学习空间的拓展也要注意和现实相结合。由于文言文具有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我们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和现实结合起来,从此激发学龙源期刊网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们可以联系孔子学院;学习《崤之战》时,我们可以联系当前热播电影《赵氏孤儿》,都会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起到了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二、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我国古代教育圣人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营造积极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灵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积极主动地从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提高素质。文言文具有历史久远性,学习起来枯燥难懂,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文言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对此,我们要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丰富意境、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带动学生多种观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教学思想、专业的素养和情感调控能力。如教师应储蓄饱满的教学热情,认真设计教学语言,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如在课堂上,教师对成语典故、历史趣闻、对联诗歌信手拈来,可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比如,一次上课,教师出了一个灯谜“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让学生猜五位历史名人(夏禹、孔子、姬旦、杜甫、刘禹锡),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整堂课的气氛十分活跃,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冯谖客孟尝君》时,一个“鸡鸣狗盗”的故事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营造良好的感性心理场,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着促进的效能,可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树立主体意识,探索出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合作学习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关心同伴学习进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吸取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合作、分享。在学习中,教师坚持每天讲一个历史故事,如春秋战国故事等,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传统文章的学习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如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到底喜欢刘邦还是喜欢项羽”,然后让学生研究课文,查阅课外书,或上网查阅资料,上课时进行分组辩论。这样既能突破重点,也极大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总之,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空间和资源,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龙源期刊网(责编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