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二轮针对补短——整体意识要强化·规范答题要优化一、整体意识要强化上一课时[把脉考情]“选什么文章”中已提到,非连续性文本是围绕同一个主题组合几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材料而形成的新文本,这就决定了阅读时要具备“分合”思维,要树立整体意识。,“分”,即分读每则材料,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读懂图表,把握其内容的侧重点,勾画其中的关键信息词句;“合”,即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几则材料,明确文本阐释的中心话题,找出核心材料,确定文本主旨,理清其他材料与核心材料之间的关系或具体印证,或从某一角度补充,或侧面衬托,或对比反衬,等等。Ⅰ.聚合主旨——确保分析问题不跑偏、不漏点1.材料虽散却有主(1)由多则材料组成。包括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这些材料围绕同一个主题。如:2019年全国卷Ⅰ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共有三则材料(2则文字材料、1则表格材料)组成,围绕的主旨是“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修复”。(2)有一则核心材料。几则材料中,必有一则材料能揭示文本的主旨,其他材料从不同角度支撑它,找出这则材料对于理解文本很重要。这则材料在文本中的位置不固定,或前,或中,或后,但它一定是从正面最能揭示中心内容的。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核心材料是材料一,《人民日报》报道“墨子号”提前圆满实现目标,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2019年全国卷Ⅰ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核心材料是材料三,谈的是对可移动文化遗产(文档)的去酸和修复方案,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2019年全国卷Ⅱ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核心材料是材料二,《光明日报》报道港珠澳大桥领先世界,彰显国人的自信心。2.材料貌离却神合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看似不是很紧密,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再以2019年全国卷Ⅰ为例,该文本由三则材料组成。材料一交代了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三个方面——预防、治理、修复;材料二以图表的方式呈现了温度与湿度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影响;材料三介绍了毛里求斯文档受损原因及我国为毛里求斯文档去酸和修复的方案、成果。综合三则材料,这组非连续性文本着重表现的是“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修复”,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先总说保护问题,再列表阐释易受损原因(保护的必要性),最后谈保护的具体方案、成果,由抽象到具体。三则材料的关系图示如下:3.关联思维才能全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主要考查综合概括分析能力,解题信息大都涉及全篇材料,是对整个文本材料的综合解读,需要综合思维,综合归纳。如2019年全国卷ⅠT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通过上面三则材料的关系图示,我们知道虽然“毛里求斯修复档案文件”是材料三才出现的,但其解题信息区间却不仅仅局限于材料三,这就需要我们有“分合思维”,整合相关联的信息。本题的相关答题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三首段,其实该题目也涉及材料二。因为材料三首段的第1句交代了毛里求斯“气候湿热多雨”,只有联系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才能明确:在温度与湿度都高的条件下,纸张的寿命较短,毛里求斯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这是受损原因之一。材料三首段第2句中的“形成于18世纪”,说明受损还因为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其第4句“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直接点明了又一受损原因。由此可见,解答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需仔细审题,要有“分合思维”,纵览全篇,综合解读,以免遗漏信息。也可能有一些主观题对应的信息区间较小,也要着眼大局,用其他材料的信息来核实小区间的信息。Ⅱ.聚焦材料——确保层清意明,信息检索准1.材料分层眉目清在宏观把握文本内容主旨的基础上,精读每则材料。每则材料的篇幅都不是很长,但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却都很多。要理清其中信息,就需要给每则材料细化分层次,概括每层内容,明确每层中的信息点。如2019年全国卷Ⅰ中的材料一,这则材料共八句话,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三句是第一层,是总写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三个方面。重要信息点为:第一句话定义“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二句话明确“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第三句话指出保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后面五句是第二层,分别解说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保护措施。重要信息点有:预防涉及五个方面,治理技术分四个类型,修复分两个方面。2.层意列纲区间明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后,将层意列纲,每则材料内容信息便一览无余,为后面答题准确定位信息区间。如2019年全国卷Ⅰ中材料一的层意列纲如下:3.对应解题快又准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前两个选择题,大多数选项来自文本的局部材料,可以锁定对应材料,采用定向思维的方式,在理解基础上比对,确定答案。[例一](2019·全国卷ⅠT4)T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四个选项均来自材料一的局部内容,做题时就可以锁定材料一有关“修复内容”的两个方面,定向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比对。选项对应信息比对分析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材料一:“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是脱水,应该属于“治理”方面的技术,依此判定A项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材料一:“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符合修复的第一个方面。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符合修复的第二个方面。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符合修复的第二个方面。[例二](2019·全国卷ⅠT5)T5A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一第五句,B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二,C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三的“去酸方案”和“修复方案”,D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三最后一段。做题时,锁定相关信息,定向思维,理解比对。[选项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对应信息]材料一:“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比对分析]“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都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A项正确。[选项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对应信息]材料二表格。[比对分析]通过比对,B项正确。[选项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对应信息]材料三的“去酸方案”和“修复方案”。[比对分析]根据材料三中“(2)修复方案”的第二句可知“纸浆补书机修补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是正确的。但“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说法有误,材料三中档案文件修复有“去酸”和“修复”两种方案,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属于修复方案,其作用是修补书页,不涉及修复纸张的酸性,从而判定C项曲解了文意。[选项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对应信息]材料三最后一段:“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比对分析]通过比对,D项正确。二、规范答题要优化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虽然难度一般,但在实际答题时,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分情况。笔者结合高考阅卷中常出现的3种失误进行针对性突破,以规范解题思路,规避失分陷阱,力保满分。[典例](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材料二: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材料三: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题目]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尝试答题][参考答案]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每个要点2分)[失分探因及增分方案]失分原因一不着眼全文,信息区间定位失误案例警示反思领悟本答案可以说极具代表性,很多考生的答案一般均存在2点问题:1.不着眼全文。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往往是立足全文设题的,很多考生缺少全文意识,只是在某一则材料中检索信息。解答上述题目,需在着眼全文的基础上,锁定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中检索信息。2.要点遗漏。正是因为信息区间确定有误,才会造成要点的遗漏。本题分值是6分,一般要组织3个答案要点,可考生只从材料三中提取了2个要点,所以本答案只能得4分。[增分方案]1.仔细审题。审题时,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比如上面[典例],题干中的“新型”“志愿者”“根据”,以此确定答题方向:既要答出单车猎人其“新型”之依据,也要答出“单车猎人”与“志愿者”的共同之处。2.确定答题区间。解答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一定要有全文意识,在此基础上,锁定相关区间。比如上面[典例],题干中有“志愿者”,而材料二就是讲志愿服务的,所以材料二应该在本题答题区间内。[特别提示]近3年全国卷9套非连续性文本以及近两年浙江卷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的答题区间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