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3期14摘要: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实践与内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深化为中间产品,跨国公司实现了其主导下的全球资源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其中中国以加工贸易的模式参与了全球竞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发生了根本变化。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垂直专业化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3-00014-09产业内贸易作为现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式,其理论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的传统理论注重研究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特别是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到了20世纪80年代深入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即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以最终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阐述其形成的机理。同时,随着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的迅速兴起,基于FDI与制成品生产阶段的可分割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即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的贸易,拓展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内涵,强调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全球要素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一、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沃顿(Verdoon,1960)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20世纪9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内部“垂直专业化”①分工的兴起,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垂直贸易”大量涌现。统计上,基于SITC分类标准,零部件、中间产品及加工产品被视为同组商品,由此,跨国公司内部的“垂直贸易”成为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②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的发展,林德(Linder,1961)、波斯纳(Posner,1959)、弗农(Vernon,1966)、基辛(Kissing,1968)等提出了相互需求、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等理论,不断深入探索战后贸易的新格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章丽群收稿日期:2011-03-08。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产业经济学学科,项目编号:B-6100-09-005。作者简介:章丽群(1971- ),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3期15局,为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自格鲁贝尔和洛伊德(GrubelandLioyd,1975)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索以来,20世纪70年代后期,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A.DixitandStiglitz,1977)发表的“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标志着产业内贸易研究进入对市场结构研究的阶段。此后,以克鲁格曼(Krugman)、兰卡斯特(Lancaster)、布兰德(Brander)、赫尔普曼(Helpman)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在不完全竞争体系的基础上对产业内贸易现象做出了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模型的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达到顶峰。此后,随着对贸易成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以及跨国企业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产业内贸易理论得到重大发展,新的理论模型不断涌现。表1显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从总体上看,经济学者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大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本文将最终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称为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将基于跨国公司产品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的可分割性的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称为产业内贸易理论拓展。表1产业内贸易理论架构产业内贸易理论分类经验研究代表人物、模型形成基础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从供给角度研究水平型产业内贸易GreenawayandMiler(1984)新张伯伦模型(Dixit,1977;Stiglitz,1977;Krugman,1979)、兰卡斯特模型(Lancaster,1980;Helpman,1981)、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BranderandKrugman,1983)规模经济、产品多样化与消费者偏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Greenaway,HineandMiler(1995)、GreenawayandTosstensson(1997)、Celi(1999)新H-O模型(FalveyandKierzkowski,1981,1987)、S-S模型(ShakedandSutton,1984)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从需求角度研究需求相似理论需求相似理论(Linder,1961)收入差异产业内贸易理论拓展从产品生产工序的可分割性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模型KyojiFukao,HikafiIshidoandKeikoIto(2003)Hummels等人(2001)、Jones,Kierzkowski和Leonard(2002)、Turkcan(2005)、Ando(2005)要素禀赋差异资料来源: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相关研究文献整理和扩展。二、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产业内贸易传统理论大致包括两大研究方向,分别从厂商对最终产品的供给角度和从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角度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理。从供给角度看,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通常处于垄断竞争条件下,形成同类产品的异质性,包括水平异质和垂直异质;从需求角度看,消费者偏好具有多样性,需求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且消费层次结构存在重叠现象。《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3期161.基于供给角度: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即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产品是指质量相同但特性或属性不同的产品,具体而言,是指消费者所能感知的质量相同的产品在颜色、款色、规格等方面的差别,这类产品在价格上是接近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较多地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因此,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一般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入水平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比较典型的理论模型有:新张伯伦模型、兰卡斯特模型、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这些模型的研究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构成了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础,其中规模经济使一国专门生产一定的差异产品,促使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1)新张伯伦模型。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希特(Dixit,1977)、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rugman,1979)将张伯伦(Chamberlin,1933)的垄断竞争模型运用于产业内贸易分析,提出新张伯伦产业内贸易模型。该模型将基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封闭经济下的分析扩展为开放经济下的分析,证明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是促使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形式发展的原因。新张伯伦模型认为,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不完全竞争和消费者消费的多元化,则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间就会产生产业内贸易。这是因为,在利润极大化原则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下,每个产业都存在广泛和潜在的产品系列,容易形成产品的水平差异,从而使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成为可能。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信息传递手段的改善,消费者行为在示范效应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下更趋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双向流动。(2)兰卡斯特模型。兰卡斯特模型(Lancaster,1980)同样以产品的水平差异为基础。该模型认为,每个产品的各个品种间的不同特征构成了产品的水平差异。该模型以“完全垄断竞争”描述了厂商实现利润极大化时的均衡状态:实际生产的产品品种均等地分布在“光谱”(Spectrum)上,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都相同,每一厂商都能获得正常利润,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在引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进行贸易分析时,该模型指出,当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后,不会发生同质产品之间的贸易,但针对差异性产品,两个国家按照“完全垄断竞争”的方式共同生产并展开贸易活动。(3)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布兰德和克鲁格曼(BranderandKrugman,1983)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结合进行解释。该模型认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极大化,将增加的产量以低于本国销售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因此,这一产业内贸易模型也被称作“相互倾销模型”。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但从全部产品所获利润看,这种销售行为不影响厂商在本国销售该产品的价格,市场能够被双寡头垄断厂商分割,通过差别价格实现利润的极大化。由于模型存在严格的对称性,在均衡时每家厂商都将产出的一半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将产出的另一半用于出口。这说明,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具有垄断厂商的国家之间即使在产品技术等各方面都不存在差异,产业内贸易同样会产生。2.基于供给角度: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20世纪后期开始,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由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向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即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其研究的对象是物理特征与质量有差异的产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产品的价格差异,即高价格代表产品的质量高,低价格代表产品的质量低。基于供给角度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通过细化产业内分工《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3期17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对发达国家而言,有助于提高其技术核心竞争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利于增加贸易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及促进技术的溢出。主要的理论模型包括:法尔威和凯克斯基(FalveyandKierzkowski,1981)建立的新H-O模型、萨克特和萨顿(ShakedandSutton,1984)建立的自然寡头模型,即S-S模型。(1)新H-O模型。福尔威(Falvey,1981)和凯克斯基(Kierzkowski,1984)建立的新H-O模型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研究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理论模型,其中重要的假定是产品不同品种间的要素密集度会随质量的差异而发生变化。福尔威(Falvey,1981)首先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相结合,指出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出口低质量产品。福尔威和凯克斯基(FalveyandKierzkowski,198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两个部门的情形,指出在完全竞争和规模不经济条件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同样存在:工资较低的国家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工资较高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两国间要素禀赋的变化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新H-O模型认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国家资本/劳动比率的差异,同时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量的增减取决于两个国家资本/劳动比率的变动:如果是高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下降;如果是低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上升。因此,这一模型对于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2)S-S模型。莎科特和萨顿(ShakedandSutton,1984)建立的S-S模型将产品品种的质量差异与各国研发支出建立相关性,考虑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活动状况。在该模型中,两个国家的每一种产品的两家厂商中,都会有其中一家厂商退出市场,因为在两家厂商并存的情况下,任何一家厂商都未能从中获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低的产品,另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高的产品,但哪一个国家出口哪种质量的产品,即贸易的流向是不确定的。在短期,给定可共存厂商数目的上限,国际贸易将导致两国所形成的单一世界市场中的厂商数量减少。在长期,能够留在市场中继续提高其产品质量的企业将越来越少。但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不一定会减少,即使统一的市场中只有两个企业,它们分别生产具有相对质量差别的同类产品,只要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两个国家之间仍然会发生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