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产业内贸易理论探讨与发展作者:秦法萍郭璞来源:《现代企业》2009年第10期一、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是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世界国际贸易发展,在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从供给上看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通常都处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形成了同类产品的异质性;从需求上看则是由于消费者偏好具有多样性,且消费层次结构存在重叠现象。其理论大致有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论和偏好相似理论等。1.产品差异论。产品差异论认为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在用一大类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也会发生双向的贸易流动。国际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等三方面:①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由于差异产品的这种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们对同类产品也产生了不同需求。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厂商能够提供的差异产品日益繁多,但一国国内厂商很难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②技术差异是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同类型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③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为了占领市场,人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在出口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往往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中低质量的同类产品,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2.规模经济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及通讯设施等良好环境,提高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格雷和戴维斯等人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中发现,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规模经济导致了各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从而使得以产业内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另一个方面,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优胜劣汰,最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厂家垄断了某种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逐渐成为出口商。龙源期刊网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瑞典经济学家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做出分析。其基本论点有:①一个国家的国民大多数购买某一种产品,构成代表性需求,而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②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③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可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的相似。故其认为产业内贸易多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这些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相似、生活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也相似。二、产业内贸易的指标衡量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B=1.0-|X-M|/(X+M)上式中X与M分别代表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B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当某一产业产品的进口、出口相等,即X–M=0时,B为最大值1;但当某一产业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或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即没有产业内贸易时,B为最小值0。工业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根据格鲁贝尔和劳尔德的估算。1967年,10个工业化国家的B值平均为0.48,欧共体成员国的B值平均为0.67,显示先进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有一大部分属于产业内的贸易。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普遍。据新加坡国立大学朱刚体博士对1990年10个发达国家和5个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181组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调查计算,10个发达国家的B值平均达0.60,其中以原欧共体国家的B值为最高;5个非经合组织国家的B值平均为0.43。他的测定还发现,化工产品、按材料分类的工业制成品,以及未分类的其他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为最高,表明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工业国的制成品行业内的贸易,发展中国家间以及农产品的这种贸易不甚普遍。应该注意的是,界定一个产业的范围大小不同,会得出不相同的B值。界定的范围越大,B值也越大,因为某一产业的范围越大,一国越可能出口该产业的某些差异产品,而进口另一些差异产品,反之亦然。因此,在应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时必须谨慎。三、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启示龙源期刊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质量是一国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技术创新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加高端的地位,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实现产业内贸易中的双赢。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比较难以改善贸易条件。因此,我国要加快工业化步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奠定分工基础。2.有效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随着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资引入引起的替代贸易使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并没有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引入而增加。因此,应有效吸引外资,注重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使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引进与产业内贸易向正向发展。目前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外国跨国公司在华从事“三来”加工贸易型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发展的,体现为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及各子公司之间全球网络内部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的贸易。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弱,难以形成跨国性的公司内分工和贸易机制。因此,我国应大力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形成我国企业跨国性分工和贸易机制,带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3.强化专业合作,发展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无法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我们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优胜劣汰,允许企业间并购和联合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提高出口竞争。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跨国公司的存在与发展。我国应该鼓励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一方面对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更高的国家进行水平一体化的跨国投资,形成规模经济,增强产业内贸易;另一方面,通过对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一体化投资,加大我国产业内贸易份额,使我国的一些产业继续保持规模经济优势。4.扩大差异产品生产,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消费者偏好存在差异性,这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和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市场调研,根据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情况有的放矢,设计生产和出口产品以满足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差异偏好,扩大出口。差异性是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之一,有差异就可能形成某种垄断,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我国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很多是同质性的,只能以廉价出口,获益微弱甚至亏损。因此,我们要制造出满足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产品,才能形成出口优势。我们应增加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增加开发研究费用,开发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有特色的重点产品,形成与他国不同的差别优势,扩大产业内贸易,实现我国出口商品高质量高档次战略。因此,在合理发展产业间贸易的同时,努力发展产业内贸易,特别是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是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管学院)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