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学习要求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1、了解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3、了解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4、了解毛泽东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贡献。5、了解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了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和危害。2、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情况。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而开辟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形势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必由之路)。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是马列主义的新发展(创造性发展)。它在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思想史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表述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表述建国以来,在中共党史界和中国现代史界,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表述有一个逐渐完善和统一的过程。有代表性的提法有:第一种提法是:红色政权的道路。第二种提法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第三种提法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表述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以武装革命的农村包围并且最后夺取反革命占据的城市。”粟裕的《激流大海》:“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根据地为依托、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讲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共党史大事年表说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历史决议》的表述既准确,又全面,在文字上也很简洁。被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表述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形式下,党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深入土地革命,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后逐步扩大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形成对城市的包围;在完成了由敌大我小、敌强我弱向我大敌小、我强敌弱的转化之后,再武装夺取城市,并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和全国革命的胜利。或:中国革命的道路,就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战略基地,以农村为党的工作重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我本人认为,把《历史决议》的表述略为展开一下: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表述1、党将自己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土地革命,打碎当地白色政权,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为先进的革命根据地;2、以这样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去反对依靠城市进攻农村的凶恶敌人,并进而以农村包围城市,以便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步锻炼、积聚、发展革命的力量,逐渐削弱敌人的力量;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3、直到敌大我小、敌强我弱变成我大敌小、我强敌弱时,再进攻中心城市,并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其他提法则言简而意不明。表述不准确、不全面。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表述这是由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的标题引伸出来的。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但不能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一是没有说明党工作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是城市还是农村?不清楚。二是指明中国革命的进攻方向,是先占农村还是先占城市?不清楚。红色政权的道路: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表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由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概念而来。从毛泽东的这篇文章阐述的内容来看,它只是从理论上论述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一个根本问题——首先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但用“工农武装割据”来概括中国革命的道路,仍然不够妥当。“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他们不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全部内容。有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等于解决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问题:一是它没有把局部的小块红色政权的建立同夺取全国政权的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革命实践的局限,仅仅是把小块红色政权作为将来在湘鄂赣“三省总暴动中执行它的必要使命”,作为配合全国革命形势和城市斗争取得全国胜利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而已。)二是它还没有从战略高度解决党的工作重心放到农村中去的问题,也就是说,它还没有解决农村根据地斗争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二、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人群雄并起,艰难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二、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人群雄并起,艰难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中共党人,在创建和发展中国工农红军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经过艰苦斗争和不断探索,不仅从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逐渐解决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问题。这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使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发展并取得全国胜利的必由之路。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二、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人群雄并起,艰难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确立和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时期(历史背景)(二)、全党共同探索•起点:八七会议•三大武装起义•各地武装起义•党的六大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三、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三、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在这种探索中,毛泽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理论探索方面,贡献最为突出。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三、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实践方面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首先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井冈山道路,并领导全党坚定地走这条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了新中国。1、领导秋收起义2、开辟并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各个革命根据地的模范3、加强军队建设,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4、加强党的建设,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5、政权建设,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三、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实践方面1、领导秋收起义(1)、在实践上比较早的开始了武装斗争的尝试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军攻占大城市受挫。9月19日,起义部队退集文家市。毛泽东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9月20日,部队沿罗宵山脉向南进发。10月3日到达宁冈;27日到达井冈山的茨坪。这就迈出了非常可贵的一步。在此之后,又攻打敌占县城,逐步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后,又开始了武装斗争(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2)、最早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对部队进行了整编。主要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实施“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排、班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二是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三湾改编,提高了部队素质,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三、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实践方面2、开辟并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各个革命根据地的模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而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它为中国革命指名了新前进方向。井冈山的斗争,是党的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的最本质的体现。(1)、毛泽东首先找到了一条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新途径——向井冈山进军(上山)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处于最危急、最困难的时刻,毛泽东最早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正如《历史决议》(P9)所说:“大革命失败后,他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攻打大城市受挫后,开始向井冈山进军。在当时各支起义部队的转移、退却中,毛泽东率部向井冈山进军和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是一次损失最小、最有成效的成功的退却。它实际上是在中国革命处于敌强我弱的困难情形下,解决了革命力量进攻与退却的关系问题,找到了保存、发展革命力量的新途径,成为保存、发展革命力量的模范。毛泽东将红旗插上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开展武装(游击战争)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第六讲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主讲:徐成发三、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实践方面(3)、深入土地革命,积累了丰富的土地革命经验毛泽东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深入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政权,开展武装斗争(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中共土地革命的具体实践是从井冈山根据地开始,而毛泽东又是开创者(又一个第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之后,就根据八七会议和1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有关土地革命的指示精神,立即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但这时主要是打土豪、分浮财,废债毁约,取消各种苛捐杂税;分配土地只在少数地区试行。为了深入进行土地革命,毛泽东一边分田一边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如《宁冈调查》等,为分田(土地革命)作准备。1928年5月2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湘赣边界第一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问题,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界特委,共23人,领导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会后,井冈山地区掀起了全面分田的高潮,宁冈全县,永新、莲花大部分地区,遂川、酃县的部分地区,都普遍分了田。12月,毛泽东在总结一年来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