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学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江南中学:古家兴摘要:实施科学教育,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要求了解什么是科学教育,当前教育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作为新型的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试教育有些什么样的弊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做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点。我们只有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实践的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为为社会发展服务。关键词:科学教育促进成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人才培养也就必然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效地实施科学教育,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提高国际竞争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一、科学教育的内涵“科学教育是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社会活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等)的教育。”“科学教育涉及个人需要、社会问题、就业准备以及学术深造基础四个领域,因此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用于日常生活和未来科技世界的科学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科学与社会问题,让学生具有在今后择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基础与继续学习科学所必备的理论基础的教育。”[1]“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作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3]二、实施科学教育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一)、传统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技能、回答学生的疑问,老师有些什么样的知识,学生也就得到些什么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性,忽略了学生是有思维、有个性的、有强大发展空间的个性鲜明的人。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二)、应试教育的弊端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1、素质的基本涵义与特征(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所谓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从广义上说,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从狭义上说,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教育内容的基础性相对于专业性、职业性的定向教育而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第三、教育空间的开放性素质教育的教育空间具有开放性。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提倡互助、合作、探究,以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实践为主要教育特点。第四,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五、教育价值的多元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其次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第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做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看做知识的主人;学生和教师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双主体。第七、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这个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延及人的一生的教育过程中,学习期与劳动期的交替将更经常。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变化,为了缩小知识差距和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2、素质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工作:(1)、要充分认识到先天素质在学生发展中的前提作用,把握学生先天禀赋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个性;与此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和教育及个体主观努力在学生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注重育人环境的优化和育人方法的改善,尤其应在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狠下功夫。(2)、要努力培养学生稳定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身心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并利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的现有素质不断得到提高。(3)、教育活动中既应善于开发素质的潜在功能,又应善于发挥素质的整体效应。为了实现整体效应,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诸如重智育轻德育之类的做法。(4)、教师还应立足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形成高素质的群体打下基础;对学生既提出明确的共同的目标要求,又应有所侧重,不可强求一律;与此同时,应重视学生群体素质对个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使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的提高相得益彰。(5)、树立主体教育思想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学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又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三、培养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突出“创新”,要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做到培养创新精神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第一、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和政治理论、政治方向素质以及思想品德素质。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第二、重智能素质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科领域相互渗透,学科界限日趋模糊,现代科学正朝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方向前进,这对人们的智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强化心理素质教育人才学认为,成才主体只要达到了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就具备了成才的智力条件,而人才的成功与否,则与成才主体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更直接的关系;成才主体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成才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而社会环境只是成才的重要外因。因此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树立学生成才的自信心。第四、提升道德素质(1)、构建德育教育的立体网络在教育过程中要冲破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增加中国历史与国情、西方社会分析等理论课;设置德育、法律基础、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美学原理与欣赏等辅助思想教育课;配套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2)、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分析,也是一种以“利益”为杠杆的经济体制。在当今形势下,既要反对马克思嘲笑的那种“无我的、献祭式的自我牺牲”,从而发挥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积极性;也要反对马克思所贬斥的另一种“不管人类的痛苦,只顾自己身上的皮”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提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注重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培养。利用就业指导课的时间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形成自己的职业信念、情感和习惯,从而促进自己顺利就业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全国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各类教育面临着大众化、多样化、私营化、国际化、民主化的趋势,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探讨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包括教育的质量、终身教育、教育的创新、学生的互助、合作、时间、探究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从国家教育的整体现状出发,主要是对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我们只有从当前的教育形势出发,认真领悟现代教育思想,才能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袁运开蔡铁权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0。[2]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科学出版社1999:16。[3]中国科学院《2001科学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187。[4]高慧,程卫民.高等学校人才学的思考[J].建材高教理论与研究,2001,20(4):33-36。[5]张耀灿,陈万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6-178。[6]黄海燕.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构建与实[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2(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