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1.1编制说明11.2编制依据1二、工程简况22.1工程简况22.2地下室顶板回顶简况2三、施工准备23.1材料准备23.2技术准备4四、回顶加固支撑体系设计44.1设计荷载44.2设计架体5五、后浇带回顶设计6六、搭设要求85.1地基85.2操作工艺85.3施工要求8七、回顶计算9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16.1管理制度116.2施工措施11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出零以后需在地下室顶板布置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考虑顶板结构承载力现在未达到设计要求,需对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处顶板进行回顶加固。1.2编制依据1、成都中粮锦云工程相关施工图纸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9、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10、国务院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二、工程简况2.1工程简况序号工程内容1工程名称****工程施工总承包工程2工程地址成都市3建设单位成都**置业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成都**设计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四川***有限责任公司6监督单位成都市安监站7施工总承包单位*****(集团)有限公司8施工主要分包单位四川***劳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有限责任公司9基本情况工期质量目标618日历天四川省结构优质工程10工程简况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253735.45㎡标高地下室±0.000对应绝对标高502.600m,其余详各主楼说明建筑功能5栋高层住宅楼(1#、2#、4#、5#、9#),8栋小高层住宅楼(11#~17#),8栋多层商业楼(3#、6#、7#、8#、18~21#)及相应的地下室2.2地下室顶板回顶简况由于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加工区堆放钢筋原材,因此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加固时间为结构施工阶段,自2014年5月顶板砼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至2015年1月结构施工完成,加固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具体加固区域详见附图: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地下室顶板内阴影区域为拟加固区域。三、施工准备3.1材料准备地下室回顶施工所需木方、架子管等材料按施工部位提前进场,堆放整齐备用。工程用钢管、木方及扣件等材料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报告,3/11并由现场材料员对材料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进行检查验收。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均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抽取试样做相关性能实验,合格后方能使用。3.1.1钢管采用φ48.3×3.6mm钢管。1、钢管采用焊接钢管其材性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的Q235-A级钢的规定。2、钢管采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焊接钢管,钢管端部切口平整。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压痕和硬弯。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1序号焊接钢管尺寸(mm)允许偏差△(mm)检查工具1外径48壁厚3.5±0.5±0.35游标卡尺2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1.70盒尺,拐角尺5、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应小于等于0.18mm。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6、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2序号钢管弯曲允许偏差△(mm)检查工具1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m≤5钢板尺2立杆钢管弯曲3m<L≤4m4m<L≤6.5m≤12≤203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303.1.2扣件1、要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的规定,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3、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3.1.3木方4/11木方为100mm×100mm木方。木方截面尺寸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使用前木方的使用面要加工平整。抗弯强度等数值达到施工及规范要求。3.1.4可调式U型托可调U型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3.2技术准备工程技术部除按规定对工程相关部门及施工队伍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外,由施工队伍管理人员向其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并由工程工程部、安全部和质量部参加。做好地下室顶板施工的技术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并及时收集和整理上述资料,以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3.3工程管理人员职责序号管理人员职责分工1***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人员调配及人员管理,确保卸料平台施工的正常运行。2***、******、***施工管理做好卸料平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对已吊装的卸料平台进行检查。3***技术负责人组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对卸料平台施工方案和规范的学习,落实施工难点及重点,编制施工技术措施。4****技术管理编制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所出现的卸料平台施工技术问题作出技术判断,提出技术处理措施。5**安全员负责悬挑式卸料平台吊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3.4劳务队人员准备生产阶段劳务队负责人人员配置制作阶段**、**2名焊工、1名油漆工安装阶段**、**4名安装工人、1名吊运设备操作手、1名地面指挥、1名楼层指挥使用阶段**、**若干名搬运操作工人(其中1名带班),一名楼层吊运指挥四、回顶加固支撑体系设计4.1设计荷载根据地下室结构说明,地下室车库活荷载为4.0KN/㎡,地下室顶板消防车5/11道荷载为35KN/㎡。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为30MPa。经核算,地下室顶板上限重为每平M3t,即恒载为30KN/㎡,考虑地下室顶板本身能够承受30MPa,因此顶板受力满足要求,顶板上部荷载由下部回顶立杆承受,传至地下室底板地基。当材料堆放场地位于地下室车库上时,不考虑顶板承受力,当材料堆放场地位于地下室消防车道位置时,30<35,因此不需回顶。材料堆放场地尽量避开后浇带位置,4.2设计架体4.2.1立杆立杆纵横距0.9m×0.9m。支撑体系采用φ48.3×3.6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顶部采用可调U托与主龙骨(100×100mm木方)顶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4.2.2横杆钢筋原材堆放区域回顶支撑,步距1.5m。4.2.3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10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6m。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和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和扫地杆的设置曾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不少于三个转扣扣件锁紧。4.2.4抱柱设置为提高架体的稳定性,需在支架靠近框架柱位置设置连墙件,如图4.16/11框架柱水平杆连墙杆伸入支架一跨图4.1回顶支架抱柱设计五、后浇带及悬挑梁回顶设计针对后浇带的特点,模板满堂支撑架体若在后浇带处分开支设,由于后浇带留置时间较长,在拆除满堂脚手架时对后浇带处支撑影响较大,工人的操作难以保证后浇带处支撑系统独立完好,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3.3条和7.4.6条相关规定,由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方法也各有不同,但都应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故后浇带跨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系。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随时拆除随时回顶。回顶处立杆横距0.9m,纵距0.9m,步距1.5m,每隔8~10m设置一道4~6m竖向连续剪力撑,剪刀撑杆件的底步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回顶后的支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5.1回顶前施工要点5.1.1主体结构施工时后浇带的墙、梁、板模板与结构层的模板同时施工,以确保后浇带部分的墙、梁、板的几何尺寸、标高与结构工程一致5.1.2模板单独支设,单独拆模。两边支模时,后浇带处模板是在开始大面积模板支设时统一进行支设,严格按设计图配置钢筋,统一绑扎钢筋。使整个模板标高一致,受力均匀。只将在后浇带处的模板断开,以免前期拆模时后浇带处模板受到动摇。后浇带砼浇筑前重新检查模板是否支设到位、牢固。钢筋是否位移等.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后浇带处砼浇筑。5.1.2为保证结构受力要求,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系。5.1.3板后浇带固定钢筋直径同板钢筋,间距2m,布置同后浇带底板。后浇7/11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后浇带处需采取防护措施进行保护,而且不得随意挪动。一是防止后浇带部位的钢筋变形或受到破坏;二是避免后浇带部位坠物伤人等事件发生。水泥砂浆档水坡木胶合板盖板(通长)钢管安全围栏后浇带在各楼层的防护后浇带800宽1000200后浇带防护措施5.1.4梁、板、墙结构砼达到强度后应及时拆除模板,后浇带部位所在跨混凝土必须达到同条件试块强度100%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后浇带梁板所在跨的模板拆除顺序是:梁底模板拆除——梁底回顶——顶板模板拆除——顶板模板回顶。严禁梁、板同时拆除后再回顶。5.2回顶支撑的搭设与拆除5.2.1拆除后浇带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梁板不得同时拆除,并随时拆除随时回顶;或者,先拆除后浇带附近模板及支撑,并随即回顶,然后再拆除其他满堂支撑。5.2.2二次回顶支撑架体应上下楼层对正,并用调节螺杆顶紧。5.2.3后浇带二次回顶支撑拆除前,后浇带混凝土以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必须达到100%。5.2.4后浇带两侧二次回顶支撑架体平面图。8/11楼面后浇带¦µ48大横杆钢管¦µ48连接小横杆钢管¦µ48立杆钢管11楼面后浇带两侧二次顶撑脚手架平面布置图后浇带两侧顶撑脚手架平面布置图5.2.5后浇带两侧二次回顶支撑架体剖面图。回顶支撑架剖面图六、搭设要求5.1地基地基采用结构底板和楼板,底板和楼板混凝土强度C30。5.2操作工艺定位放线→定位、设置底座垫板→纵向扫地杆→立杆→纵、横向扫地杆→纵、横杆→剪刀撑。5.3施工要求5.3.1定位放线:搭设前,应先在地面上排划立杆间距,有梁的位置,先从梁中心开始向两边排划,分主次梁时,主梁优先,保证每根梁下有支撑。5.3.2立杆地步应设垫木或底座,垫木厚度不得小于50mm。顶部应设可调支托,9/11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5.3.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横纵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杆应与立杆连接。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在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个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5.3.4扫地杆、横杆连接宜采用对接,当无法对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分别固定在立杆上。5.3.5满堂架体立杆,在外侧周围应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应为4~6m,并在剪力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力撑。剪刀撑杆件的底步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剪力撑布置示意图七、回顶计算10/115.1设计参数钢管支撑架采用φ483×3.6mm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