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31各位学员好!2020/4/2312020/4/232020/4/232020/4/232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著作选读萧居孝教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学习体会2020/4/2322020/4/232020/4/232020/4/233拟讨论的问题一、写作背景二、主要内容三、历史地位四、现实启示2020/4/2332020/4/232020/4/2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在1930年上半年撰写的,前后间隔仅四个多月。2020/4/2342020/4/232020/4/23一、写作背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讲的是形势和行动问题,《反对本本主义》讲的是调查研究问题,初看起来似乎关联不大。实际上,毛泽东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也好,强调必须注重调查研究也好,由表及里地要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思想路线问题。2020/4/2352020/4/232020/4/231.“红旗打得多久”的疑问2.第三次反“会剿”的失利3.中央“二月来信”的失误4.四军“朱毛之争”的影响古田会议解决了朱毛之争,但没有解决如何反对悲观情绪的问题。(一)表层原因2020/4/2362020/4/232020/4/23古田会议后三天,1930年元旦,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新年贺信,认为中国革命高潮未必很快到来,提出应采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毛泽东接信后,为帮助林彪纠正错误思想,并以此教育全军,思考几天后,1930年1月5日,在福建上杭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住地,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即后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0/4/2372020/4/232020/4/23(二)深层原因1.中共创立之前:理论准备不足。2.加入共产国际:政策路径依赖。3.六大特殊背景:独立自主缺乏。2020/4/2382020/4/232020/4/23这种缺憾,导致幼年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领导早期斗争时,比较普遍地存在两种现象:第一,教条主义地照搬理论;第二,形式主义地执行命令。2020/4/2392020/4/232020/4/23秋收起义初战失利,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结果:被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只知形式的执行湖南省委向湘南去的命令”——结果:井冈山斗争“八月失败”。引起朱毛之争原因之一的“一种形式主义的理论从远方到来”——结果:毛泽东前委书记落选。2020/4/23102020/4/232020/4/23同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相对立的,是毛泽东一贯倡导并践行的调查研究。大革命时期和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曾作过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永新、宁冈七个系统的社会调查。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毛泽东在此进行了寻乌调查。调查期间,写下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2020/4/23112020/4/232020/4/231948年2月12日,林彪致函中宣部,大意是:毛泽东这封信有很大的宣传教育意义,同意在党内外公布这封信。为不致引起党外、国际上的误解,同意公布信的内容,而不公布自己的名字。解放战争时的林彪二、主要内容1.从《给林彪的信》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参阅刘金田、吴晓梅:《〈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188页。2020/4/23122020/4/232020/4/231966年版: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1991年版: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一九四八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关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篇名的注释2020/4/23132020/4/232020/4/23《给林彪的信》7200多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200多字。从《给林彪的信》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除了从书信到文章的格式调整外,毛泽东对内容也作了较大的改动。2020/4/23142020/4/232020/4/23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原文为彭德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0/4/23152020/4/232020/4/23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结果;并且最因此,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的时候,需要2020/4/23162020/4/232020/4/23除了删掉的句子,这里在字词上作了多处改动。2020/4/23172020/4/232020/4/23民族工业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经常处在困苦的环境之中。除了这些删改,还在个别字词上作了多处改动。2020/4/23182020/4/232020/4/23(按:应加“在大城市中”五字)主要2020/4/23192020/4/232020/4/23除了删掉的句子,这里的改动相对较少。2020/4/23202020/4/232020/4/23群众斗争的恢复,加上反动统治内部矛盾的扩大,使永丰注:这是一个重要删除。2020/4/23212020/4/232020/4/23弱2020/4/23222020/4/232020/4/23四十年前旧地,万千往事萦怀。英雄烈士启蒿莱,生死艰难度外。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辉煌胜利尽开颜,斗志不容稍减。文革期间的林彪1969年8月30日,林彪重返井冈山,兴奋之中填词《西江月·重上井冈山》2020/4/23232020/4/232020/4/23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要内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评了林彪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基本上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2020/4/23242020/4/232020/4/23第一,批评了林彪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情绪。第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军阀之间以城市为目标的长期混战——由此得出两个结论:共产党力量不能在城市立足;红色政权可以在四围白色政权中存在和发展。2020/4/23252020/4/232020/4/23第四,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三,指出了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2020/4/23262020/4/232020/4/23第五,论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社会历史条件。2020/4/23272020/4/232020/4/23第六,对中央“二月来信”提出了批评并作出了回应。2020/4/23282020/4/232020/4/23第七,展望了争取江西、促进革命高潮到来的前景。2020/4/23292020/4/232020/4/233.从《调查工作》到《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工作》这篇文章,尽管在不同的地方印发过单行本,由于历经战事,连毛泽东本人也没能留下一本。直到1957年2月,才由福建省上杭县茶地公社(今茶地乡)一位叫赖茂基的农民,将珍藏了27年之久的一本石印单行本《调查工作》捐献出来。在这本《调查工作》单行本的末页上,印有“特委1930.8.21翻印”字样。2020/4/23302020/4/232020/4/231961年3月,中共中央把这篇著作作为中央文件印发给各中央局及各省、市、自治区党委。3月11日,毛泽东特地为它写了如下说明:“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写作时间大约在1930年春季,已经30年不见了。1961年1月,忽然从中央革命博物馆里找到,而中央革命博物馆是从福建龙岩地委找到的。看来还有些用处,印若干份供同志们参考。”2020/4/23312020/4/232020/4/23毛泽东曾说过:这篇著作是经过了一番大斗争写出来的。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并不喜欢,这篇我是喜欢的。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大意)。2020/4/23322020/4/232020/4/231964年6月,这篇文章被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公开发表,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2020/4/23332020/4/232020/4/234.《反对本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多年来从事调查研究的理论总结,是为反对教条主义而写的一篇论述调查研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著作。2020/4/23342020/4/232020/4/23第一,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第二,强调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2020/4/23352020/4/232020/4/23第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光辉思想,指出纠正教条主义的根本方法是调查研究。2020/4/23362020/4/232020/4/23第四,论述了调查研究的目的——洗刷唯心主义、正确估量阶级、制定斗争策略。2020/4/23372020/4/232020/4/23第五,得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论断,首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个重要概念。2020/4/23382020/4/232020/4/23第六,介绍了调查研究的技巧。2020/4/23392020/4/232020/4/23三、历史地位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要地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展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2020/4/23402020/4/232020/4/23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2020/4/23412020/4/232020/4/23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加入共产党是最大的犯罪。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要转入到沸热的全国高涨的革命中去,则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的经济的民权主义斗争的发动,是必经的道路。——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78页。2020/4/23422020/4/232020/4/23红四军前委致中央的信(1929年4月5日)小区域红色政权之建立,红军之创造和扩大,亦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沉湎于农村游击主义是最大的错误;但畏惧农民到势力的发展以为将来超过工人的领导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97页。2020/4/23432020/4/232020/4/23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页。2020/4/23442020/4/232020/4/23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