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货币理论争论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是货币,为什么要使用货币”。对货币的定义和性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正是由于主流经济学对于货币定义与性质认识很混乱,使货币理论一直以来成为经济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领域,甚至涵盖了自凯恩斯的《通论》以来的主流经济学几乎全部的争论和发展,这些争论的基本命题是:1,货币是交换媒介还是价值储藏,抑或计价单位?2,货币是存量还是流量,3货币是表示相对价格还是表示总量变量?4,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5货币是内生还是外生?重商主义的货币理论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一般是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出版前的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二、重商主义货币理论1、重商主义货币理论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在货币的问题上持有“重金主义”倾向于把国民财富等同于金属货币,实际上是把货币同资本等同起来。代表人物是马林斯。所以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尤其是约翰•劳(1671-1729)和斯图亚特关于信用货币的分析,以及斯图亚特(被称为最后一个重商主义者,代表作是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是极其深刻和极具创造性的(斯图亚特对休谟货币数量论的批判)。与早期不同的是,他们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2、前古典经济学:配第对货币的观点也是重商主义,他特别强调金银是财富的最理想的形态,配第能够避免当时其他作者的通病即把货币和资本混为一谈,得力于他的统计研究.洛克,诺思是配第的直接追随者,他们从配第的地租,利息和货币理论中吸取了很多观点.古典货币理论一、古典经济学通常是指从亚当.斯密(1776)的《国富论》出版起,至1848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出版为止时期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二、古典货币理论古典货币理论是整个古典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古典经济学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斯密和李嘉图之间,各自的货币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货币和信用领域,可以区分两个明显不同的学派:一派经济学家以李嘉图为首,包括金块论者(金银本位主义者,即1810年金块通货报告的支持者)以及后来的通货学派;另一派包括反金块论者和银行学派.1、斯密的货币理论斯密从理论上把货币界定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可以可靠地用来购买其他商品,并可以克服物物交换存在的问题.商品的名义价格显然是它们的交换尺度的能力.斯密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斯密认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二是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即交换价值.斯密第一次权威性地阐述了古典交换价值理论,把价值与劳动联系在一起,从而奠定了古典理论的基石.2、李嘉图的货币理论货币和银行问题是李嘉图早期注意力的中心,后期则转到了价值理论.他的大批关于货币的论著是19世纪头10年金本位论战的产物,总的来说,李嘉图后期的货币思想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李嘉图(1810)沿着斯密的思路,认为货币的价值如同所有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具有相同的性质,李嘉图(1821)区分了在斯密那里混淆不清的两个概念,即被支配的劳动价值和被物化的劳动价值.李嘉图(1816)进一步认为,在仅有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均衡,每一个国家都必须拥有一个由完成国内支付的数量与频率来决定的货币量.李嘉图采取了与斯密完全不同的方法,他采用了休谟的货币数量论.3、金本位论战金本位论战是指在1797—1821年间英国发生的一系列关于货币理论与政策的争论,金本位主义者以李嘉图为代表.与之对立的是反金本位主义者,反金银本位主义的理论依据是斯密的真实票据学说.亨利.桑顿(HenryThornton)采取了一种界于这两派的中间观点,虽然在著名的《1810年金本位报告》完成时,他站在金本位主义者一边.4、通货-银行论战1821年英国恢复兑现,即重新回到金本位制.但恢复兑现并没有结束有关货币银行制度的争论.主要由于在金本位制下的和平时期,英国在1825年,1836-1839年间两次发生工业和商业危机.这是在1821-1860年间大约以10年为周期的古典经济危机的一部分.在危机的顶点,商人无力支付债务,利息率由于交易者不顾一切地介入货币而上升到很高的水平,国际收支赤字,黄金流往国外,商业和工业公司大量倒闭,工人失业,价格下跌,市场一片恐慌,人们普遍担心信用体系崩溃导致银行纸币兑换黄金的停止.理论家们目睹了新兴世界市场的周期性的工商危机所造成的货币现象,各种思潮纷纷解释这种现象,并具体化为通货与银行学派之争.马克思经济学:总量的货币经济理论马克思扬弃斯密-李嘉图体系所包含的技术关系特征,将价值和分配理论建立在反映社会关系的货币量价值基础上—剩余价值论,从而克服了古典体系的内在矛盾.一、古典体系的内在矛盾: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斯密和集大成者李嘉图把古典经济学的基本任务规定为:必须回答国民财富是什么,国民财富的来源是什么,以及国民财富怎样才能迅速积累这些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总量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劳动是创造一切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的价值尺度;资本主义生产是价值和剩余的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了流通-分配关系的基础,而价值论则是分配论的根据;并依据这样一个价值理论和剩余学说,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或资本积累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但是李嘉图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李嘉图的难题实际上来自于劳动价值理论是一种相对价格理论还是表示总量性质的理论的混乱,换言之,古典价值理论到底是要反映技术关系还是反映收入分配的社会关系.二、正是马克思发现了李嘉图的上述的逻辑混乱.他批评李嘉图把劳动价值论联系到劳动产率,从而表明价值与技术关系无关,而取决于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引入资本主义生产的雇佣劳动性质,把劳动价值论进一步发展为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理论即剩余价值论,从而表明工资和利润的对立性质.从这种剩余价值的基本关系出发,马克思建立起一种完全排除技术关系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来表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周期理论,都是建立在这种与技术无关的总量关系基础上的.早期新古典货币和信用周期理论早期新古典货币和信用周期理论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后到凯恩斯革命之前的传统货币数量论及其发展形式—信用周期理论。这一时期新古典货币经济理论的主要特点是货币理论于价值理论的两分法。1、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由杰文斯(1871)、门格尔(1871)和瓦尔拉斯(1874)各自独立地发表了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新经济学著作,这就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边际革命”。边际主义的兴起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产生。直到19世纪末.经济学家是庞巴维克(1888)和维塞尔(1889)发展奥地利学派的思想,把边际效用论扩展到资本理论和分配论;帕累托(1906)发展了洛桑学派的思想,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并用此论证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从19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间,埃奇沃思、马歇尔、J。B。克拉克、威克斯蒂德、魏克塞尔等相继提出了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特别是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1890)在边际理论中成本和价格间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种广为接受的解决办法,即确立了由相同原理确定的关系: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价值取决于相似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事实上马歇尔在《原理》中提出的是一种同时决定价格和生产成本组成部分价值的新的一元化理论,即供求规律。马歇尔支配了英语世界的经济学说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甚至到1939年二次大战开始。2、新古典货币数量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的出版,标志着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这是以完全竞争静态均衡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而凯恩斯之前的宏观经济学,则是受新古典货币数量论支配。新古典货币数量论不仅仅是关于货币购买力或货币价值如何变动的理论,更主要是一个关于M如何影响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MV,并通过MV影响一般物价水平P和产出水平T的理论。虽然一般认为欧文。费雪(1911)第一个对货币数量论做了系统阐述,但货币数量论实际上有3个不同的版本:一是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1911)中系统化的交易方法;二是由马歇尔、瓦尔拉斯、魏克塞尔、庇古发展的现金余额方法;三是与罗伯特森和青年凯恩斯联系在一起、并在庇古的《产业波动》(1927)一书中详尽阐述了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概念而登峰造极的收入方法。费雪的货币数量论是新古典理论体系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新古典主义的两分法。(1)费雪的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是由西蒙。纽科姆(SimonNewcomb,1885)用公式表示,并由费雪(1911)加以推广的:MV=PT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式中M代表货币存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单位美元存量每年转手的次数的平均数;P为该式有关的货币交易中的平均价格水平;T代表这些交易的每一年的物质流量。考虑到交易的非单一性,费雪又写出MV=ΣpiQi。式中pi、Qi是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在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T和Qi是对所有包括清偿货币、中间产品和劳务以及最终产品和劳务、过去生产的商品以及新生产的商品、金融资产以及产品在内的交易的衡量。相应的流通速度也是综合性的。(2)剑桥现金余额说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分析货币的媒介商品交换的作用有两个角度:一是代表“一般购买力”;二是用作购买力的暂时栖身。货币的前一方面作用在交易说中得到了强调;货币的后一方面作用则在现金余额说中得到了强调。它是由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1923)、庇古(1917)等发展的。马歇尔认为,交易方程式的缺陷是“并未指明控制通货流速的原因;为了揭露这一原因,我们必须看看该国人们选择以通货形式保留在手边的购买力的量”。因此,剑桥经济学家探询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和持有货币的动机。那么人们或企业愿意持有多少货币作为购买力的暂时栖身呢?马歇尔、庇古认为这有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持有货币加以权衡利弊、得失而做出决定,“货币保持在手里不产生收入,所以每个人多少是自动和本能地权衡利弊,即把增加持有货币的利益来对比将这增加的货币用于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直接满足,或在一些企业中用于厂房设备或股票投资所得到的货币收入。这样,一国所保持的货币总值不会比它的成员所愿意持有的现成购买力低得或高得很多。”这实质上是新古典主义的边际分析。二是人们的“价格预期”是决定收入中货币保有比例的另一个因素。因此,若用k来表示人们持有的货币量占名义国民收入的比重,剑桥货币需求函数为:Md=kPQ(3)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性质布劳格(1985)认为,把货币数量方程,MV=PT,转变为货币数量论,至少需要3个至关重要的假设:(1)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必须是从MV到PT;(2)当M变化时,V和T必须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所有V和T的变化必须归结为非货币因素的变化,比如银行业的创新活动,新的支付习惯,整个经济的生产力的增长等等;(3)名义货币的存量必须是外生决定的,即独立于公众对货币余额的需求,在金币本位制下它取决于金矿的产量和国际收支平衡,在可兑换或不可兑换纸币本位制下它取决于中央银行对狭义的“高能货币”基础的控制,因为商业银行体系发行的支票和银行券或多或少与中央银行创造的高能货币基础有着严格的联系。这样,就得到货币数量论的简单表述:货币供给的外生变动只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哈里斯称之为“原始货币数量论”。(4)货币数量论的收入方法货币数量论的收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从名义收入而非货币总量出发分析货币收入变动对各种不同的商品价格从而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过程,其特点是由货币收入—支出分析出发,从流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