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目录前言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素及要求34.1总体要求34.2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34.3风险预控管理3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44.3.2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44.3.3危险源监测44.3.4风险预警44.3.5风险控制44.3.6信息与沟通54.3.7风险财政管理54.3.8工余安全健康管理54.4保障管理54.4.1组织保障54.4.2制度保障54.4.3安全文化保障64.5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64.5.1人员准入管理64.5.2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64.5.3员工岗位规范64.5.4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64.5.5员工培训教育74.5.6员工行为监督74.5.7员工档案74.6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74.6.1采掘管理74.6.2地测管理84.6.3防治水管理84.6.4供用电管理84.6.5运输提升管理94.6.6压气、输送和压力容器管理94.6.7通风管理94.6.8监测监控管理104.6.9瓦斯管理104.6.10防灭火管理114.6.11防尘管理114.6.12防突管理124.6.13爆破管理124.7综合管理124.7.1煤矿准入管理124.7.2应急与事故管理134.7.3消防管理144.7.4职业健康管理144.7.5环境保护管理154.7.6手工工具管理154.7.7计量器具管理154.7.8登高作业管理154.7.9起重作业管理154.7.10标识标志管理164.7.11承包商管理164.8检查、审核与评审164.8.1检查164.8.2审核174.8.3管理评审17《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前言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露天煤矿及其它相关行业可作为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001-2001GB/T28002-2001《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2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5风险预控: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3.6危险源监测: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检查、测量危险源存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过程。3.7风险预警: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信息警示。3.8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3.9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3.1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在煤矿全生命周期中对系统中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和风险评估,进而对其进行消除或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风险降低到组织可容许程度的管理过程。3.11风险管理对象: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3.12风险管理标准: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3.13风险管理措施: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3.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3.15持续改进:为改进煤矿安全总体绩效,根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过程。3.16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4管理要素及要求4.1总体要求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4.2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煤矿应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方针应:a)经煤矿最高管理者批准;b)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总目标;c)包括遵守现行安全法规和对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d)体现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的要求;d)针对煤矿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e)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f)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到各自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h)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煤矿的发展相适宜。4.3风险预控管理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a)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b)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c)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d)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e)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4.3.2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针对风险管理对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煤矿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4.3.3危险源监测煤矿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危险源监测设备灵敏、可靠;——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4.3.4风险预警煤矿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风险预警应:——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4.3.5风险控制煤矿应建立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并符合:——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规定,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4.3.6信息与沟通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煤矿应确保:——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急救人员;——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4.3.7风险财政管理煤矿应实施风险财政管理,以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成本、强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并应:——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风险财政评估报告》,《风险财政评估报告》应包含保险理赔相关分析;——对单位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按照国家规定,对员工进行投保;——有煤矿投保险种的记录和理赔费用的统计和赔付资料。4.3.8工余安全健康管理煤矿应了解和掌握员工工余安全健康状况,对员工工余安全健康进行管理,并应:——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有关工余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员工业余活动集中区域张贴工余安全健康的宣传资料;——组织员工对工余安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鼓励员工汇报工余安全健康事故,并形成制度。4.4保障管理煤矿应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等方面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保障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行。4.4.1组织保障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应:——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负责风险管理全过程;——由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最终责任由煤矿最高管理者承担。煤矿管理层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4.4.2制度保障煤矿应建立健全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人员入井、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全体员工;——有相应机构、部门负责上述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与考核。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并确保:——煤矿相关活动遵守适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单位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资料齐全完善,有目录清单。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规范体系文件、记录的管理,保证在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岗位都能得到相关有效的文件、记录,并确保:——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文件收发、传达、归档;——文件收发、归档要有记录,并形成目录清单;——作废文件有标识,销毁文件有记录,无在用的无效、失效文件;——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的各种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记录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并明确记录保存期限。4.4.3安全文化保障煤矿应建立并保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程序,以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功能。安全文化建设应:——明确安全文化内涵、目标、内容、模式、建设流程,并最终形成实施方案;——以实现员工自我管理为目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于煤矿的各项管理。4.5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煤矿应建立并保持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程序,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和梳理,并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和控制措施,以实现人员准入、培训、监督全过程的流程管理。4.5.1人员准入管理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人员准入管理标准应:——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明确员工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4.5.2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煤矿应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