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鉴赏诗歌的情感《考纲》要求•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边塞征战怀古咏史人生感怀羁旅思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别抒怀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思妇闺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民生疾苦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山水田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先“懂”后“答”——古诗词鉴赏规律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需6看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1、看标题2、看作者3、看注解4、看意象(寻诗眼、品意象)5、看末句6、看题干题目问题诗眼、意象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作者情感的直接体现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注释把握感情的切入点作者明确风格了解时代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干谒诗科举考试之前,向张籍征求意见,表现自己忐忑不安的心理一、看标题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池塘要不断注入活水,才能清澈。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才能进步读书的积累与贯通的关系。长期的读书积累,对问题一朝领悟。从题目入手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近试上张水部》《观书有感》李白《哭晁卿衡》杜甫的《春夜喜雨》王昌龄《闺怨》陆游《书愤》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交代晚年处境答: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抗金杀敌,收复失地二:看作者金陵晚望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三:看序注四:看典型意象(品意象、寻诗眼、思典故)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九个能代表萧瑟秋天的典型意象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天涯游子独行寒秋的内心深处无尽的伤痛。《点绛唇·金谷年年》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暮春离歌春草长亭杨柳赠别诗常见意象一乐曲二植物三地点边塞诗三乐曲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在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要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抓住这些关键字,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思想感情。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简要分析。凉凉,一语双关,“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凉床”、“月影”和“梧桐”等意象共同营造出的冷清、凄凉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泊秦准杜牧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的《后庭花》是引用的一个典故,此曲为亡国之音。我们分析时可联系社会背景,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题发挥,表面上是讽刺歌女,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高层。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1)投笔:弃文从武(2)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3)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4)楼兰:边境之敌•(5)折腰:屈身事人(6)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7)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8)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9)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10)尺素:书信•(11)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12)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13)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14)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15)双鲤、鲤鱼、鲤素:书信(16)五柳:隐者•(17)鸿鹄:人有远大志向•(18)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19)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20)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21)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22)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23)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24)牧童:淡泊,田园生活(25)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26)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27)明月:乡愁•(28)青云:高的地位(29)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30)青紫:高官显爵(31)丁香:愁心或情结•(32)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33)蝉鸣:悲秋(34)青天:清官(35)落花:伤春•(36)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37)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38)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39)梅雨:悠悠愁绪(40)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五:看末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六:看题干“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根据高考的评分要点,鉴赏诗歌思想感情通常分三步走答题步骤:①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短语或两个双音节词)②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③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鉴赏“思想感情型”题的答题步骤•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表现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手法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在答题的时候,把你的理解和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你的分析中,这将极大的增强你制订的答案的规范性。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么;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的理由与根据,结果使赏析流于笼统空泛。这是一个大忌。一定要注意从诗歌中寻找答题根据,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分析。这对防止把题答偏是大有帮助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5分)这首诗歌寄托诗人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感情】(1分)“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写出山泉自洁自清、一尘不染、恬淡自然的品格。【联系诗句进行分析】(2分)诗人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咏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表现了诗人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表现手法】(2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塞路初晴(唐)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养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课堂小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通过描写塞外草原的美丽景象和休战时行人愉悦、悠闲的心情,寓情于景表达出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女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里胥:里中小吏。初眠:蚕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为一眠。1.诗歌塑造的采桑女的形象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勤劳善良备受压迫下层劳动人民形象。采桑女清晨采桑,泪如雨下,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遭到无边痛苦。此诗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