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完全竞争导致经济的一般均衡,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并不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不能实现,这就是“市场失败”。又称市场失效或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垄断、外部性和公共品。要解决市场失灵,还要有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和市场效率1、垄断•指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某个行业为垄断,是该行业在其生产的产量中一个或一组相勾结的厂商的产量大于该行业总产量的3/4。•垄断使得社会福利受到损害,导致市场失灵。PP0PmQMMRQ※0D=ARAC=MCQ垄断和低效率E1FE2A垄断与低效率•假设只有一家垄断厂商,其MC=A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利润最大时,MR=MC,交于E1,其产量为Qm。•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均衡点(利润最大)为E2,•此时的价格低于垄断均衡价格。而垄断的产量小于完全竞争的产量。垄断与低效率•完全竞争时,AE2Q*O为消费者消费的总效用,P0E2Q*O为社会总成本。净福利水平为AP0E2。•而在垄断状态下,消费者的总效用为AFQmO,总成本为P0E1QmO,净福利为AP0E1F。福利减少E1FE2。垄断与低效率•2、反垄断政策•(1)行业重新组合,使其更具有竞争性•(2)垄断行为制止(重点在于清除进入障碍)•(3)反垄断法,即反托拉斯法(美国1890反谢尔曼法)垄断与低效率•反托拉斯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形式。最早的反托拉斯法是《谢尔曼法》,美国国会在1890年通过了该法案,以减少当时垄断力量很强的“托拉斯”的市场势力。《谢尔曼法》以及1914年的《克莱顿法》和1914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构成了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基础,现代反托拉斯条例几乎都是对这些法案的解释和补充。垄断与低效率•美国反托拉斯的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反托拉斯法的作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1983年之前垄断了电信市场,1984年被肢解,重组为七个大型的地区性电话公司。其结果是美国电信产业,以及稍后的因特网迅速发展。如果贝尔系统(AT&T公司拥有的各公司联合体)不被肢解,许多电信技术也许发展不会如此之快。这说明,垄断并不是加速技术变化的必要条件。垄断与低效率•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1967年控制了数字计算机76%的市场,以及运用许多办法阻止其他公司的竞争,于是政府在1969年提出诉讼。但经过长时间的司法过程,结果是1982年撤消了这一诉讼。政府认为,与电信业不同,计算机行业存在着时常竞争的强大压力,结果是IBM没有被肢解。•但这一结果并未给IBM带来好运气,IBM的市场份额和市场价值反而急剧下降。1983年以来,IBM的股票价格下降了约20%,而前贝尔系统的股票总市值却上升了200%以上(2000年底前)。垄断与低效率•微软公司在90年代早期政府经过调查,宣布微软公司垄断了电脑操作系统的市场。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世界上80%的电脑都使用。1994年政府与微软达成一致,微软公司同意改变政府担心的掠夺式定价方式,但会继续开发应用软件。美国2001年9·11事件后经济陷于衰退,政府采取了妥协的立场。垄断与低效率•自然垄断指在某行业由一个厂商供给某种产品全部市场时平均成本最低,该行业就是自然垄断。•公用事业(供水、绿化等)和通讯业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垄断行业。•但政府特许的,如某些航空线路和邮政局的垄断经营,不属于自然垄断。•对自然垄断性公共事业的管制是防止自然垄断者的垄断定价。第二节公共物品•公共品也会导致市场失灵。单靠市场机制调节,由私人部门生产公共品会使其产量低于合理水平,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外,许多公共品是由政府提供,但政府提供也不能保证资源最优配置。•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其特征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也是与私人物品相区别之处。一、公共品和私人品•1、排他性•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即指某一消费者购买并享有,其他消费者就被排斥在享用该物品利益之外。•2、非排他性是说一个人使用并不能排除他人使用的物品。非排他性有三层含义•(1)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它,若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其消费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而实际不可能;•(2)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费它,即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产品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3)任何人都可以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一、公共品和私人品•3、竞争性•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会减少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4、非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并不减少他人对它的使用。非竞争性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这个边际成本不是产量增加而导致成本的增量,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而导致的成本的增量,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两者并不一致。•第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即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产品不但是共同消费,而且也不存在消费中的拥挤现象。一、公共品和私人品•5、公共物品•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其特征为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6、私人物品•那些可以分割、可供不同人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成本的物品。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一、公共品和私人品•6、共有资源•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7、自然垄断•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则存在自然垄断。一、公共品和私人品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1)私人产品(3)准公共产品(公共资源类)非竞争性(3)准公共产品(外部性、自然垄断)(2)纯公共产品二.公共品导致的市场失灵•单纯靠市场机制的调节,由私人部门生产公共品不能使其产量达到与资源最优配置状态相应的产量水平。•其原因在于公共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特性,这一特性将使任何购买公共品的人都不可能占用该物品所能带来的全部效用或收益,并且不能阻止其他人无偿享用该物品。二.公共品导致的市场失灵•例如,私人部门要提供一场节日烟火,因为观看烟火没有排他性,一般认为,即使不买门票也能观看。这样,私人部门提供公共品虽然给“搭便车”者带来外在收益(如,不买门票的观看者),但私人部门将无利可图。于是,私人部门会取消这一场节日烟火,这从社会来看是无效率的结果。二.公共品导致的市场失灵•免费搭车(搭便车):•指得到一种物品的收益但避开为此支付的人。•免费搭车者的需求曲线不会自动显示。从而找不到整个市场需求曲线,而无法确定最优产量,导致市场失灵。•解决的方法,如果社会总收益大于成本,政府可以提供公共品,并运用税收来支付,这样就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二.公共品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在于,政府同样要确定提供哪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少,及相应的收费。经济学家提出的方法是成本—收益分析。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困难,有些收益又是无法直接计算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安全、司法、外交等。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也是一种公共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既具有非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都可免费使用,某(些)人但会减少其他人对他的享用。•这类产品与纯公共产品相同之处在于,总量既定不归任何人专有,且具有向任何一方人开放的非排他特点;但是这类公共产品的竞争性导致某人的消费的增加会给其他人带来负的效应。共有地悲剧•一个小镇,镇的周围是一片青草茂盛的草原,小镇的人以养羊为生,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羊群,村民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镇的人口不断增加,羊群也一天天增加,但是草却越来越少,直到草地变得寸草不生。。。。。。•原因在于外部性。三、公共资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许多人共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解决的方法:政府管制或税收•公共资源私有化第三节外部性•一.外部性的含义•对他人的福利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不需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就产生外部性。一、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外部性与市场交易活动不同,因为,市场交易是买卖双方自愿的活动,如购买小麦的人得到了小麦,小麦的所有者得到了小麦的价值,而外部性是向市场之外的人“强加的”成本或利益。一、外部性•外部经济影响有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之分。•外部经济,又称正外部性,是生产和消费能给其他人带来收益而其他人却不必进行支付的情况。如厂商雇用保安,为居民提供外部的安全服务。使该厂商得到的收益小于厂商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该厂商的经济活动无偿地使其他的经济单位收益。一、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又称负外部性,是生产和消费给其他人造成损失而其他人却不能得到补偿的情况。如污染,如果受害者得不到补偿,私人成本不能反映全部社会成本,即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政府通常更关注外部不经济。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对效率的影响)•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行为与社会需求的数量出现差异。•这一影响可以由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对比加以说明。•同时,生产中有外部性,消费也存在着外部性。Q(焦炭)100ABEMC1MC2D=MR=PP1价格成本QQ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败商品价格商品数量SE1E2Q1Q2D1D2二、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如果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正向•私人成本<社会成本负向•如果私人收益>社会收益负向•私人收益<社会收益正向三、矫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和私人解决方法•1.征税和补贴•对外部不经济的厂商征收的一种附加税。•是20世纪20年代庇古首先提出,因此又称“庇古税”。征收的税额应等于该厂商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使厂商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庇古还提出对外部经济的厂商给予补贴,使厂商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三、矫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和私人解决方法•2.合并(外部成本内部化)•如果由一个厂商同时生产焦炭和眼镜,该厂商会考虑两种生产带来的外部性。而外部性有经济、有不经济,合并以后,厂商会把MC1作为其边际成本曲线,并使产量处于Q0的水平上。三、矫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和私人解决方法•3.避免政府征税的市场方法•关于避免政府征税的市场方法,是所谓“可交易的污染排放许可证”。假定有钢铁厂和造纸厂两个厂商,钢铁厂想增加排污量100吨,造纸厂同意钢铁厂支付给它100万美元,造纸厂就减少等量的污染100吨。•这种交易的结果可以使两个厂商的状况变好,因为,它们是自愿达成一致的。同时,污染总量不变,这种交易没有任何外部影响。因此,环境保护署允许造纸厂将自己的排污权卖给钢铁厂。三、矫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和私人解决方法•4.科斯定理•征税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排放许可证都与政府有关。科斯定理是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芝加哥大学的罗纳德·科斯的研究表明,有关当事人相互协商和谈判,在某些场合也能导致有效率的结果。4.科斯定理•(1)产权;对产权概念并无权威的说法,一般认为,产权是对谁拥有一种物品以及作为所有者被允许可以与他人作什么形式的交易所做出的法律规定。4.科斯定理•(2)交易成本。•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一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契约的成本”等等,企业的建立在于内部化这些成本。•交易之所以有成本,在于交易本身是稀缺的。在一定的产权结构中,权利的界定与执行都是有成本的。•即交易成本是协商的各方在协议和执行协议过程中发生的成本。4.科斯定理•科斯定理表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相互间存在外部性的双方总会认识到,与对方做某种交易是有利的,于是双方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自动将产量调整到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产量水平。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4.科斯定理•假设我在你的鱼塘上游倾倒化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