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谈苗族艺术的文化传承——苗族刺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苗族艺术的文化传承――苗族刺绣学员五队:高伟博学号:03372014226【内容摘要】苗族人热爱刺绣如同他们热爱唱歌一样,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苗族刺绣的渊源与传说中的苗民南迁有关。苗族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却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原始艺术文化――刺绣,【关键词】苗族刺绣文化传承【引言】在我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中,少数民族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苗族,作为中国少数几个较大的民族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勤劳、勇敢、聪慧的民族特性著称。在中国历史的伟大进程中,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苗族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其最具特色的文化便是刺绣。苗族刺绣的工艺十分精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是苗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以美术学的角度深度挖掘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渊源。这是对传统手工艺的拯救行动,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伟大,调动对民族文化的研究热情。一、苗族文化的传承形式根据苗族的分布、语言等情况分析可知,苗族一般分布在湘西、黔东南和川黔滇三大地区。历史的迁徙,使苗族的分布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历史上未曾有过苗族建立起本民族独立统一政体的记载,苗族各部落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并长期保持原始的部落社会形态。加之频繁地迁徙,长期地动荡,使得苗族虽然拥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记载称其原因是文字失传。目前我们能找寻到的有关苗族刺绣的记载,全部依靠汉族的文献史料。但值得庆幸的是苗族同胞在吸取其他民族先进、优秀文化的同时,亦始终保持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了这个民族特殊的宗教、文化、艺术与情感表达方式。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的传统苗族服饰,承载了苗族文化世代传承的职责,成为传播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苗族人热爱刺绣如同他们热爱唱歌一样,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苗族刺绣的渊源与传说中的苗民南迁有关。据说从前有位叫蓝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的路线,想出了利用彩线在布上刺绣的记录方法,过黄河绣黄线,过长江绣蓝线,翻山越岭也选择一个符号作为标记。直到最后抵达目的地时,才发现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了漂亮的图案。就是从那时起,苗家姑娘出嫁时都会穿上亲手绣制的盛装,为了记住民族的历史,也同时继承祖先流传下来的这份美丽。所以,我认为苗族服饰上的绣片是再现苗族历史文化的有型载体。文字只是传达信息的符号,苗族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却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原始艺术文化――刺绣,它是能够与文字并驾齐驱的文明传承。苗族刺绣是苗族妇女共同创作的一项艺术活动,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苗族部落的妇女们,人人能织布,个个会绣花,如此庞大的的创作群体,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制作中是罕见的。苗族妇女通过过人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将民族特有的符号绣在各种不同的服饰上,并把古老的传统、未来的憧憬,都融化在她们的纹样中,使苗族刺绣图案得以起到记载传统文化的作用,子子孙孙通过这刺绣,传承了祖先遗留下来的技艺及历史文化。苗族刺绣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其所包含的审美情趣和意念,作为程式化的文字符号,在民俗中得以延续。由此可见,对苗族而言,刺绣当属最原始、最丰富、最深刻、最能完整再现其民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情感的有型载体。我认为,没有文字的苗族人民不仅将歌唱当作“无字的信史,世代口耳相传”?,更是将其民族特有的刺绣工艺作为历史文明世代相传的长篇史歌!二、苗族刺绣的起源与变迁刺绣别称绣花,中国拥有四千年的刺绣工艺历史,其中著名的品种有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苗绣等。?由此可见,苗绣在我国刺绣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苗族刺绣艺术与古代少数民族“蛮夷”雕题文身的习俗有着重大的关系。《疏》中记载“越俗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南方曰蛮,雕题”,“雕,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雕刻其额”。由此可知古代“蛮夷”在身上纹一些动物花纹或鬼神形象并称之为雕题文身,以避免受到妖魔鬼怪的侵害,就此中国历史中出现了一种残酷的护身艺术。后来有“织绩木皮”到濮人后裔南蛮,发明了蚕桑之术,从此雕题文身开始从残酷的护身艺术演变成精美的装饰艺术,出现了“描”到骨针、铜针,骨织板、铜织板出现后,又进一步演变成挑花和织花。随着工艺材料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的逐渐提高,挑花和织花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美化要求,便将这种工艺向凿花,刺绣等技艺发展。濮人后裔的凿花,绣花技艺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了湘绣,芈绣两大刺绣派别。其中芈绣以居住在沅江流域,乌江流域的六芈,七戎的芈氏为主体,其凿花,绣花,织花技艺向幻想的艺术境界发展,不仅保持了濮人后裔挑花,绣花,织花高超技艺,更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民族艺术――苗绣。根据文献记载可知,苗族刺绣的变迁经历了求美、实用、刻录、纹化四个阶段。苗族刺绣的第一个阶段的是“求美”。杨国昌在《苗族服饰》中说:传说,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有一名男子因为不能引起姑娘的青睐而感到非常的苦恼,有一天他受到求偶锦鸡的启示,便穿上用百鸟羽毛缝制而成的衣服,敞开歌喉大声的歌唱,最终赢得姑娘了的芳心。这也正是“求美”的表现。苗族刺绣的第二个阶段是实用。自从蚩尤与炎、黄两帝涿鹿中原以来,苗族几乎每日都困陷于战争之中,众所周知,古代的战争是刀光见影、兵刃相接的,因此,衣物十分容易破损。于是,聪慧的苗族妇女们便在衣服的肩、臂、衣领、衣袖等部位,绣上片绣,以便尽可能降低这些部位的磨损程度。绣片的每一片都是独立成片的,可随意交替、更换,这对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苗族氏族来说,极大的节约了开支。苗族刺绣的第三个阶段是刻录。这也是苗族刺绣工艺的一次质的变化。战争,无论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是残酷的。妇女们身着男子换下的战袍,想念着在战场上阵亡的亲人,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些伟大的英雄,苗族妇女用其精湛的刺绣工艺记录英雄们每次奋勇抗敌的盛况,记录在战场上为民族光荣牺牲的英雄。她们将曾经拥有的美好生活、过去居住的美丽城市、长江、黄河,以及被迫迁徙的路线等内容都绣在自己的衣服并成功地利用它特殊的表达方式,生动记叙了整个民族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并以此替代文字语言的功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图文形式信息传播的功效。经历了求美、实用和刻录之后,苗族刺绣进入第四个阶段――纹化,此时的苗族妇女已经把刺绣当做一件工艺品来制作。一般情况下,苗族姑娘在七、八岁,甚至更小的时候便会随母亲或其他年长的妇女学习刺绣技艺,在学习刺绣技艺的同时,对苗族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信仰及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苗族姑娘十七、八岁出嫁时,会将自己亲手刺绣的服饰穿在身上,将其作为一件工艺品来展示,以充分展示苗族姑娘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绣片上除刻录世代相传的苗族历史、神话故事、宗教信仰等之外,还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各种憧憬精心描绘。刺绣时或剪纸样,或没有,但无论是否有剪纸样,其图案完全依靠自身想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绘制而成。这使得刺绣犹如画家作画,一片绣片或一件服饰能轻松体现出制作者的思想、鉴赏和制作水平及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的个体绣片有不同的制作方式与内涵,传统刺绣内容演变成了无形的苗族刺绣文化,它饱含了深厚的文明底蕴。三、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苗绣的创作饱含着苗族妇女浓郁的思想感情,每一件绣品都是苗族妇女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宣泄,苗绣作为苗族人民记录历史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被苗族世代延传。其创作的主题、造型及色彩都来源于本民族的真实生活,是历史的再现,并且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苗族刺绣文化。纵观苗族的祭祖大典,得知有关苗族始祖传说的故事。原来央公、央婆是苗族人的祖先,而龙则是央公、央婆的儿子,也就是苗族人的先祖?。龙是我国古老悠久的图腾形象,这一点不可否认,在苗绣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苗绣中的“龙”不仅有汉族中最为常见的样式,还有蚕龙,鱼龙,鸟龙,猪龙,象龙,蛙龙,甚至双身双首龙,蜈蚣龙,蛇身龙等。其中以有着一对大牛角样式的龙最为常见,据文献资料说明,这位牛角人面龙就是苗族人的祖先――央公和央婆。由此可见,龙的形象与苗族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地处西南山区的苗乡,龙不仅在苗族人民的心中有崇高的形象和地位,苗族人民更是将龙以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在苗族刺绣中,以民族独特的刺绣工艺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好的诠释“龙”的形象。如果说哪个民族能利用自身设想将中国古老的龙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我想或许只有生活在那遥远而自由的苗疆沃土上的人们了。苗族刺绣的内容题材主要来自历史故事、传说和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如蝴蝶,狮子,鱼,石榴,桃子等。因为她们在山林中居住,与这类动植物接触频繁,所以他们便将这些动植物作为刺绣的素材,通过自己的创意将这些既定图案变幻出独有的纹路与色彩,最终绣制成绝美的图案。苗族刺绣的代表绣品是红蓝绣,图案色调以红色为主的称为红绣,以蓝色为主的称为蓝绣。苗族人擅于搭配,对色彩的理解及运用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苗绣的色彩通常以暖色系为主,即白,红,黄等色,再适当配以绿,蓝等冷色系色彩,使得其图案花纹呈现热烈而又古朴的韵味,亦表现出苗族人民热情而淳朴的气质。苗族刺绣与当地的乡土风俗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苗绣中有一种特别的刺绣技艺――秘绣。它是指苗族姑娘们在出嫁前,悄悄绣制的绣品。她们在秘绣时,都紧闭门窗,不允许他人旁观,尤其是父亲和兄长。姑娘们会与两三个闺蜜一起刺绣,交流技艺。在出嫁前夕,把秘绣的绣品封存起来,交给父母保管,等待出嫁当天才在众人面前展示。这种风俗与满族的“晾嫁妆”十分相似。我们从苗族服饰的纹样中欣赏到了丰富多彩的苗族刺绣,苗族刺绣带给我们的是一场视觉盛宴,这些刺绣纹样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苗族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服饰上的刺绣纹样都有着古老的历史传说,有饱含崇拜与信仰的图腾,有遗留着的对种族繁衍的期盼。它表达了苗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载了苗族文化的渊源与变迁,更体现了苗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结晶。苗族刺绣作为一种独特的服饰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由于苗族人的生活状态大多与外界隔绝,因此他们的刺绣艺术在纹样的造型、用色及表现形式上都与众不同。苗族刺绣能充分体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真实记录本民族的历史以及古老的传说。由于苗族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因此苗族文化的记载无法依托文字的形式进行。只能依托刺绣艺术为载体记述悠远深厚的民族文化,这种记载的传统世代相传,寓教于乐,同时也在其他民俗活动等方式中得到以传承。苗族刺绣艺术是苗族文化发展的特殊载体,我们可以从苗族刺绣艺术的形式和特点中解读苗族文化。四、苗族刺绣的审美价值由于苗族的刺绣艺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刺绣题材源自生活,因此苗族刺绣呈现出的是质朴、率真的民风。也因为贴近生活,苗族才得以保留自古至今的艺术特征,从而使苗族刺绣的美感不同于其他艺术。苗族刺绣依附于服饰载体,是实用与装饰的完美结合,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显现了这个民族原始的崇高意识。它再现了苗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文明。【结语】(一)生活的艺术,实用的审美苗族刺绣的主要用途是普通百姓的日常装饰,伴随着实用的特性存在和发展了千百年。在苗族主要用于苗族的服装,被面,门帘,帐檐,枕头,方巾,围裙,背裙,披肩,童帽,荷包,鞋面,神帐等物上均会有苗族的刺绣为装饰,这些也是苗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用品,其制作样式,穿着习惯都是民风习俗的表现形式。总之,苗族刺绣是融合于生活的艺术,依附于实用的审美。(二)苗族妇女的才智,审美价值体现刺绣是苗族女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妇女的智慧和审美的价值体现。这两种价值的体现对苗族妇女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苗族人的观念中,家中的摆设及家人的衣着品味等问题是为妻、为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在苗族,刺绣技艺是作为衡量女性才能和美德的重要标准。苗族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话:人比人,花比花。其涵义便是通过人以及服饰刺绣花样的观察比较,既可看到外在美,又要看到心灵手巧、勤劳聪慧的内在美。男人们在选择配偶时,刺绣技巧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选择和评价标准。有一首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