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概念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绿道由“绿廊+慢行道+配套设施”构成。•人们普遍接受美国JackAhern提出的“绿道”概念,即绿道是经规划、设计、管理的线性网络用地系统,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和审美等多种功能,包含5层含义:具有线性的外形轮廓;具有连通性;具有多功能性;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连接其他非线性风景园林系统而形成综合体。绿道的分类按照绿道所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绿道可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三类。1、生态型绿道指主要位于乡村地区,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满足人们欣赏自然景致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绿道。2、郊野型绿道指主要位于城郊地区,以加强城乡生态联系、满足城市居民郊野休闲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绿道。3、都市型绿道指主要分布在城区,以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城市居民进行户外活动为主要目的的绿道。绿道的主要作用①生态的重要廊道,为各种生物提供迁徙廊道;②提供线性的游憩空间,在更大程度上扩展其服务半径;③承载与保护重要的历史文物与遗存的空间。绿道节点设计绿道网选线规划应尽可能串联更多的有关自然和人文要素的节点,以充分展示地区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并为增强绿道吸引力、开发绿道综合效益奠定基础。这些节点包括:①自然节点,指具备生物多样性、景观独特性的区域;②人文节点,指具有一定文化、历史特色的区域;③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镇建成区内的大型居住区、大型商业区、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以及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④城乡居民点,指城乡宜居社区、乡镇和村庄等。绿道建设原则:“因地制宜、绿色材料、人文关怀”(1)生态化原则—以支持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质、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保持和修复绿道及周边地区的原生生态功能。(2)本土化原则—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民族景观特色,优先选用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良阔叶树种和铺装材料。(3)人性化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慢行道为主,完善绿道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以及与游客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4)便利化原则—加强绿道网与公共交通网的衔接,完善换乘系统,方便居民和游客进入,服务设施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设置,方便居民使用。绿道建设步骤从需求的角度出发,绿道建设包括七个步骤:①确定目标,主要是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当地社区的绿道需求;②对需求地区进行评估,包括该地区的主要居住地、游憩设施、工作场所、商业设施;③确定潜在的连接通道,例如河流、交通廊道、市政管线设施等;④适宜性分析,通过确定影响因子并确定权重值分析最适宜建设的绿道;⑤评估可达性,有些绿道尽管有很好的适宜性,但缺乏可达性,故不适合于建设绿道;⑥划定廊道,在需求和连接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若干条可能建设的绿道;⑦评估,对几种可能的绿道在充分征求相关利益主体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可辩护的规划决策。绿道建设的“3、5、17”标准”3“大类是指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都市型绿道。不同类型绿道在具体建设标准的确定上存在差异。”5“大系统是指绿廊系统、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17“个要素是指绿廊系统中的绿化缓冲区和绿化隔离带两个要素;慢行系统中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三个要素;交通衔接系统中的衔接设施和停车设施两个要素;服务设施系统中的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六个要素;标识系统中的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和警告标志四个要素。绿道建设基本要素绿道配套设施建设绿道建设管制要求绿道建设的误区(1)长距离借道城市道路和公路的非机动车道。(2)只建车道,不划廊道。目前很多地方将绿道简单理解成单车道。(3)只建车道,不管配套。绿道系统除了包括绿廊和慢行道以外,还包括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4)过于人工化,不生态。在建设中未注意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依然采取大填大挖的方式,毁坏了大量自然或人工植被。具体案例——增城绿道增城绿道是广东省首条绿道,全长100km,起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止于增城中心区,途经派潭、小楼、正果、荔城等区镇,被称为目前广东省最长的自行车休闲道。它将白水寨、小楼人家、莲塘春色、增江画廊等核心景区及增江河沿岸的田园山林风光融入其中,为周边居民及游客提供了一条环境优美、活动类型多样化,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和美学等多功能的郊野型休闲绿道。增城绿道六大系统建设现状1、慢行系统:增城绿道(荔城段)慢行系统建设初具规模。自行车休闲道的建设能够结合原有的机耕路、堤围、果园道等乡村道路蜿蜒穿行,并在自然景观良好、视野开阔处设置观景台、亲水平台供游人使用。该路段设计为郊野型综合慢行道,道宽3.5m,可容3辆自行车并排通行。2、绿化系统:该绿道在保护好增江两岸原生态的植被、水体的基础上,采用当地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形成良好的生态绿廊。例如慢行车道两旁以大叶榕、小叶榕、红花羊蹄甲、荔枝树等具有岭南特色的树种为主要行道树,树木种植疏密有致,植被景观丰富,并具有良好的遮荫效果。3、交通换乘系统:荔城段每隔一定距离便设置有停车场,其中机动车停车场设在区域绿道边缘,远离生态敏感区,而自行车停车场则每隔6~10km设置一处。经现场观察发现,停车场均采用软性铺装改造或新建,达到生态化和透水化要求。但交通换乘系统尚未完善,没有公交车站与绿道各个出入口衔接。4、标志系统:按照《指引》要求设置信息、指路、规章、警示、安全和教育6类标志。标志牌一般设置在十字路口及景区的交界处等地;每个景区内有小地图,标示游人所处的位置,起到了明确的指示作用。大部分标志牌采用当地的材料制作,环保、实用,但制作设计形式比较传统,不够新颖。5、绿道的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中心、咨询点、自行车租赁点、公共厕所、垃圾箱、售卖点、休憩点、电话亭等设施:自行车租赁点:调研路段共有5个自行车租赁点,符合《指引》要求。每个自行车租赁点相隔大约4~5km,并配套机动车停车场,方便自驾车者进行自行车的换乘。公共厕所:设置数量较少。公厕一般只有在自行车租赁处才设置,且未采用生态环保型厕所。垃圾箱:大部分垃圾箱没有设垃圾分类指示标志。另外调研中发现,有的区段基本上没有设置垃圾箱。售卖点:售卖点在整个路段按一定距离设置,数量足够。除了政府设立的售卖点以外,沿途还散布着一些当地居民开设的小卖点,设施虽然简单,却为游人提供了方便。休憩点:休憩设施数量足够,沿路都有分布。在一些售卖点里,还设有一些简易的太阳伞,为游人提供临时休憩场所。但设计简陋,没有特色。由于增城绿道属于初步建成阶段,因此许多服务设施仍有待完善。例如,未见医疗急救点、消防点、治安点、通讯及应急呼叫点等服务设施。6、照明系统:从现场观察来看,荔城段绿道基本没有设置照明设施。笔者从景区外的自行车租赁点了解到,游人一般在黄昏的时候归还自行车。据此推测,傍晚至天黑后景区游人较少,在一些密林区,若没有设置照明设施,容易成为犯罪活动的多发地。小结:增城绿道(荔城段)慢行系统基本建成,各类服务、标志设施初步齐备,基本达到使用要求。绿化方面注重原生态的保护与利用,与道路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协调,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但在某些方面仍需不断改善,例如交通换乘系统有待发展,应通过城市轨道或道路交通等方式实现与绿道的衔接,使交通接驳便利;服务设施及游览标志系统应符合人性化服务和绿色环保设计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