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刘旺旺电话:18819474625邮箱:782300136@qq.com农产品加工与贮运第一章绪论●课程基本内涵●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领域与发展前景一、本课程的基本内涵㈠课程性质特点性质——应用性专业选修课,它是农学、园艺学的延伸,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特点——专门研究农产品收获后的贮藏保鲜原理、商品化处理、贮藏方式和加工利用的一门科学。㈡课程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收获后的农产品,包括粮油作物、水果、蔬菜等。广义农产品加工是以农业物料、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生产活动。狭义农产品加工是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加工范围非常广。2.对象特点:⑴为离体植物产品:它的生命活动在继续,且不同于植株体的生命现象;⑵农产品种类繁多,生理状况和营养成分差别很大,其采后生理特性、贮藏条件和加工工艺技术各不相同。㈢课程内容及学科基础运用采后生理生化的调控原理和食品工程原理,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延长新鲜农产品的寿命和加工产品的保藏期。例:苹果气调贮藏、蔬菜保鲜运输等。1.课程主要内容:采后生理基础;商品化处理与贮藏方式;农产品的加工原理及关键工艺技术等。㈢课程内容及学科基础2.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的作用⑴保障周年供给,促进生产发展;⑵丰富食品种类,满足市场需求;⑶实现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发展。㈢课程内容及学科基础3.贮藏与加工的关系⑴贮藏保鲜是利用生理抑制和环境控制技术延长新鲜农产品的寿命;⑵贮藏保鲜可减少农产品采后损耗,既可以作为商品又为加工利用长期提供原料;⑶加工是将农产品转化为食品或工业产品丰富产品种类;⑷加工产品保存时间长,附加值高;⑸贮藏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㈢课程内容及学科基础4.学习本课程涉及的相关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病虫害防治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等。二、农产品贮藏加工产业发展现状㈠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概况㈡我国农产品贮运业发展概况㈢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概况(一)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概况1.粮食生产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7121万吨(11424亿斤),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495亿斤),增产4.5%。比2004年增加10174万吨,增长21.67%。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八年增产。2.蔬菜生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在20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近10%,90年代年均增长14.5%,本世纪前8年平均增长3.5%。据农业部农情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1820万hm2,同比增加33万hm2,增长1.8%,相对于2000年的1527万hm2,增长了19.2%;总产量6.02亿t,同比增加2684万t,增长4.5%,相对于2000年的4.24亿t增长了42%;人均占有量约440kg。其中,设施蔬菜快速发展,面积达到335万hm2,同比增加35万hm2,增长11.6%。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华南冬春蔬菜、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东南沿海出口蔬菜、西北内陆出口蔬菜以及东北沿边出口蔬菜八大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全国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逐渐形成,并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二)我国农产品贮运业发展概况1.贮运业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至60年代末,主要是挖掘、整理民间果品贮藏技术,以防治贮藏病害为主,应用和发展了传统的贮藏方法。第二阶段,从1968年我国第一座水果专用机械冷库在京建成投产,到1979年第一座气调冷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果品贮藏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从1990年至今,随着水果生产量的迅速增加和产地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各类库型的产地贮藏业。目前,全国果品总贮量近1200万吨左右,约占果品总产量的20%,其中冷藏量约800万吨。产地贮量约为销地的11倍。气调库N2发生器新西兰猕猴桃2.贮运业发展特点:一系列贮藏保鲜技术与产品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果品初步形成了南北、东西大流通和季产年销的市场格局,以及产贮结合、产销结合的一体化企业型发展模式,使我国的果品贮藏保鲜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3.主要存在的问题⑴技术装备较落后,贮藏量小;例—安徽砀山气调库。⑵贮运中损耗较大;例—1984年。⑶贮藏保鲜研究滞后;例—预冷、运输包装保鲜、超市货架保鲜、新技术应用等。⑷流通体制不健全;例—民间组织、协会、农贸批发市场等。(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概况1.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升级、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采取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和农产品研发水平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1)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已突破10万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率由1.1∶1.0提高到1.7∶1.0左右。2)带动能力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产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深加工比重从“十一五”末的40%提高到47%。4)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环渤海小麦加工,东北玉米、大豆加工等产业集聚地。5)创新步伐加快。农业部认定了200多家技术研发中心,辽宁省占6家,为农产品加工技术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6)专用原料基地不断扩大。2.存在的问题1)大而不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排在世界第一位,但基本上都是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2)集中度不高。现在全国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仅有21家,过500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过1000亿元的企业仅有2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1家。中粮集团在世界500强的排名是366位,中石化排名第7位,中石油排名第10位。3)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农产品加工设备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快速发展的瓶颈,加工设备比较落后,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使用的基本上是国外进口设备。4)产地初加工落后。我国农产品初加工长期以来沿用天然晾晒、自然风干、_____马路铺晒等落后手段,造成农产品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现象正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5)资源利用率偏低。特别是综合加工利用率非常低。3.发展规划1)总体目标: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5万亿;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率达到2.2∶1.0,接近日本水平。2)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产地初加工,这是“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二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三是搞好产业集群园区建设;四是加快技术进步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大力加强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六是加快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七是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平台。区域布局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棉花、油料、糖料、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优势区;养殖产品区域,如东北地区牛羊肉加工、乳制品加工;沿海发达地区海产品、水产品加工;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发展果蔬、畜禽产品;重要农产品生产区;草原生态区,主要发展牧业加工。3)重点发展领域:一是粮棉油加工。包括粮食加工、冷冻米面加工、速食米面加工、玉米休闲食品加工、薯类及淀粉加工等。二是果蔬加工。包括罐头加工、脱水果蔬加工等。三是畜产品加工。提倡搞冷冻加工、生产低温肉等,继续丰富原有的乳品加工产品种类,保证质量安全,同时搞好蛋品加工。四是水产品加工。发展淡水鱼类加工,生产罐头类、腌制类、速冻类食品。五是特色加工。发展茶叶、糖料、蜂产品、食用菌等特色加工。三、农产品贮藏加工产业发展对策1.以“主渠道、大流通、大市场、现代化”为目标,建立科学的综合体系——采前管理、采后预处理、贮藏保鲜、加工、销售等。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冷链和流通技术。(商品化处理)3.健全民间协会组织,普及推广贮藏保鲜技术。4.研究国内外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原料、品种要适应市场)5.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6.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引导。四、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的研究领域与发展前景㈠研究领域1.采后生理学基础研究——乙烯、成熟与衰老相关研究2.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从本质上改变其贮藏性能、抗病性能3.与贮藏相关的环境条件控制技术4.新型技术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5.新型加工设备的研制6.加工工艺和食品化学——褐变、杀菌、风味、稳定、质地等7.包装和保藏技术㈡发展前景(高新技术应用)贮藏领域——商业化气调贮藏、减压贮藏、高压静电场、辐照处理、真空预冷技术等等。加工领域——膜技术、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冷冻干燥、无菌灌装、超高压加工、微胶囊技术等等。Hort16A思考题试分析我国农产品采后高损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可能造成流通中高损耗的原因:1.原料质量N/Ca、病虫害、内在品质、产地2.采收成熟度、机械伤3.商品化处理分级、保鲜剂处理4.包装运输包装质量、运输条件5.环境条件预冷、贮藏温度、湿度、气体成分虫害、鼠害、霉变、腐烂对策1.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2.规范采收和商品化处理质量;3.普及农产品预冷技术和冷藏条件;4.提高贮藏技术水平和运输销售保鲜水平;5.完善“冷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