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发现与预防控制涟源工贸职业中专李小梅背景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并呈上升趋势,突发事件以传染病疫情居多,而学校又是突发传染病疫情发生最重要场所,因此做好学校多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证社会的和谐安宁、保护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意义非常重大。近三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概况2006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概况(含未分级事件)时间事件起数报告病例数报告死亡数200653711630618452005232396922772升降比(%)+130.32+68.24+6.462006年全国Ⅳ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情况合计重大较大一般起数%起数%起数%起数%传染病215978.121477.786121.25208484.75食物中毒33512.1200.0015353.311827.40职业中毒471.7015.563712.8990.37其它中毒381.3700.00124.18261.06环境因素事件331.1900.0020.70311.26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100.36316.6772.4400.0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0.3600.00103.4800.00其它公共卫生事件1324.7800.0051.741275.16合计2764100.0018100.00287100.002260100.002006年Ⅳ级以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2006年事件数:1916起,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9.3%病例数:110957人,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病例数的77.0%死亡数:20人,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死亡数的4.6%与2005年相比事件数:上升132.5%病例数:上升105.2%死亡数:下降47.4%以乡镇中、小学为主乡镇中小学报告1228起(64.05%)县级以下1493起,占78%2007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概况(含未分级事件)时间事件起数报告病例数报告死亡数2007810613153199120065371163061845升降比(%)+50.92-19.34+17.282007年全国Ⅳ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情况事件类别2007年2006年较2006年升降比(%)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传染病20538522946225611834294-9.00-27.98-51.06食物中毒3261069225933414105205-2.40-24.2026.34职业中毒6436282472717436.1733.5810.81环境因素事件562027663211942875.0069.77135.71其它中毒26436394051025-35.00-14.5156.00预防接种事件91880101763-10.006.82-100.0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1431027541-80.00-99.49200.00医源性感染事件1180000---放射性辐照事件100000---其它事件311390123568757-11.43-79.7871.43合计25691003565072764144227437-7.05-30.4216.022007年Ⅳ级以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市中学3.81%普通高校1.96%中专、技校1.32%其他学校2.33%幼托机构4.13%县中学5.24%市小学6.78%县小学9.00%乡中学11.33%乡小学54.08%2007年事件数:1888起,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73.5%,病例数:78246人,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病例数的88.0%死亡数:17人,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死亡数的3.4%与2006年相比事件数:下降1.5%病例数:下降29.5%死亡数:下降15.0%以乡镇中、小学为主乡镇中小学报告1235起(65%)县级以下1504起,占80%2005~2007年全国Ⅳ级以上传染病事件报告起数前10位病种比较200520062007病种病种病种1流行性腮腺炎(350)水痘(847)水痘(836)2流行性感冒(249)流行性腮腺炎(570)流行性腮腺炎(361)3麻疹(180)流行性感冒(354)风疹(270)4霍乱(108)乙脑(210)霍乱(101)5水痘(94)风疹(136)流行性感冒(94)6细菌性痢疾(81)霍乱(9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76)7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8)细菌性痢疾(84)其它感染性腹泻病(63)8人感染猪链球菌病(40)麻疹(75)麻疹(53)9甲肝(35)其它感染性腹泻病(67)甲肝(52)10狂犬病(34)合计:1219甲肝(45)合计:2486细菌性痢疾(32)合计:19382008年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通过各种途径上报78起以传染病类为主,占72.97%,主要是水痘(21.62%)、霍乱(16.22%)、流感(13.51%)等疾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村落,分别占56.76%(21/37)和21.62%(8/37),学校又以小学为主,占37.84%(14/37),罹患人数占55.58%(897/1614),其它学校还有中学、幼儿园、其它学校等。我市近3年学校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情况1、2006年全市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各种途径报告的各种传染病爆发事件或苗头事件17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的13起,占77%;2、2007年全市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各种途径报告的传染病突发事件或苗头事件11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3、2008年全市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各种途径报告的传染病爆发疫情事件或苗头事件14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4、2006一2008年我市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2起,除4起为发生在企业、家庭的食物中毒外,其余8起均为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事件,其中水痘7起,腮腺炎1起。5、2008年我市通过电话、传真、网络报告的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传染病爆发疫情或聚集性病例14起,其中水痘4起、流感样病例4起、手足口病3起、流行性腮腺炎1起、风疹1起、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起。我市学校常见的传染病疫情﹡水痘﹡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麻疹﹡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一、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发现主要通过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来识别和发现传染病。水痘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如低热,不适,厌食等,亦可见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前驱疹,但很快消失,幼儿常无前驱期。皮疹特点:①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型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水疱易破溃,疱疹持续3~4天,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迅速结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肤受压或易受刺激处,开始为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瘙痒感重;③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流行性感冒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10-23天,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皮疹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临床表现: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潜伏期:7-21天,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风疹样皮疹麻疹样皮疹其它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等,目前在国内病毒性腹泻中检出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二大类:炎症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炎症性腹泻为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属于此类感染性腹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分泌性腹泻指病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属于此类腹泻的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