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他是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等,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6年参加北阀战争,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天上的街市》收入到他的第二本诗集《星空》中。学习目标:1、学习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2、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把握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1)缥缈:(2)陈列:(3)珍奇:(4)闲游:解释下列词语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摆放出来供人观看。稀有而珍贵。空闲时到外面随便走走(闲逛)。piāomiǎo朗读要求:一、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节奏不宜强,做到轻松、柔和、舒缓。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感情。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活动一:感受意境之美思考:1、诗人笔下天上的人生活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2、这首诗是如何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光明、富足、自由、幸福、美满。联想: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存在)(存在)因果联系相似关系想象: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存在)(不存在)来源于客观现实联想和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思考:1、此诗哪一节是联想的内容?怎样联想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哪几节是想象的内容?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联想(第1节)街灯——明星——街灯(比喻)想象(2—4节)天上的街市:物品珍奇(物)自由来往(人)提灯闲游活动二:体会情感之美1、作者想象中的牛郎织女和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有什么不同?2、作者想像中的牛郎织女过着什么生活?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过着什么生活(用一些词语来概括)?1、答:诗中的天河是浅浅的,不甚宽广。诗中的牛郎织女可以骑着牛儿来往,能在天街闲游。而传说中的天河又深又宽,牛郎织女只有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才可以通过鹊桥相会一次。2、答:①幸福、快乐、自由。②痛苦、分离、不自由阅读课文,思考:1、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改动,体现了作者什么意图?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体会情感之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改动,体现了作者什么意图?表达了作者对人间黑暗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光明、幸福生活的愿望。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答: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本课小结1、主题思想: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富足、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2、写作特点: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象,美妙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随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对他不好,给了他九头牛却让他领十头回来,否则永远不要回去。沮丧之时他得到高人指点,在伏牛山发现了一头生病的老黄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间,牛郎成功将其领回家。后来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个的衣服,那个仙女名字叫织女,两人相识,遁入爱河,后生育有龙凤胎。但由于触犯天规,织女被带回天界。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带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天上的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化作“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团聚。王母娘娘有些动容,后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两人才可在鹊桥相会。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两个小孩放在扁担中,上天与织女团聚,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