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幼儿社会性发展第一节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述•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个体是怎样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具有人类生理结构的生物人,出生几个月后,孩子就会对人有反应,看到有人来了就高兴得手舞足蹈,开始找人,身边没有人就开始哭叫。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他们逐渐熟悉妈妈的声音、妈妈的脸,产生“认生”现象,见到妈妈就高兴,陌生人要抱一抱时就哭了。•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教给孩子备种行为规则,孩子一天天地变得“懂事”,并逐渐能够“管住”自己。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后,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接受社会的备种道德行为规范,并将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加以自觉地遵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角色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要方面;•而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则属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社会性发展、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节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一、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与成人的关系•人际关系与其他成人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亲子关系: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民主型•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有三类:•(2)专制型•温暖、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干预恩惠禁止,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同情打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和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则有不同的意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孩子变得顺从、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放任型•放纵•对孩子热情,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对良好行为积极肯定,很少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对不良行为很少批评。(偷针与偷金)•忽视•对孩子缺乏热情,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很少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亲子交往很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礼貌,清高孤傲,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爱心,缺乏独立性;但也可能使孩子发展自主、独立创造性强等性格特点。•浙江台州有一个年轻的母亲赵红,8岁女儿汪欣欣学习成绩差。•2003年5月,女儿放学后在外面玩却说在学校里做作业,赵红气不打一处来,随手操起了身边的木棍殴打女儿的臀部和大腿,由于汪欣欣一直没有主动认错,在下午的4个小时之内遭到了母亲赵红的多次殴打。•晚上7点,当丈夫上楼叫女儿吃饭时,发现孩子已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由于伤势过重,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法院最终判处赵红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棍棒教育酿惨剧•赵红经常给孩子补习功课。她甚至把工作都辞掉了,坐在汪欣欣旁边看她写作业,有时到深夜12点都有的。作业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她就另外抄写一份,让欣欣重新再做,直到做对了为止。•老师给汪欣欣所有的评语几乎都是批评的,没有表扬的,在作业本上、考试卷上批语通常都是“作业不认真“。这让赵红十分伤心。虽然她也尝试过别的方法教育孩子,但似乎并不可行。汪欣欣只有在母亲的严厉拷打下才会认真做作业。•裾调查,30%的家长采用打骂的办法管教。50%的孩子害怕老师和家长见面。•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父母的而性格、爱好、教育观念以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二)依恋关系与依恋行为•1.依恋的概念•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婴儿与主要照料者(母亲)的依恋大约在第六七个月里形成。“认生”也在此时开始表现。•2.依恋的特征•3.依恋的形成与发展•婴儿依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在婴儿最初的社会性发展。)•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4.依恋的测量方法•爱因斯沃斯:陌生情境技术•在婴儿的照看者在场和不在场的两种情况下,使婴儿或独自或与一位陌生人共同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活动,从而观察分析婴儿的行为反应。•5.依恋的类型•婴儿依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安全型•(2)回避型•(3)反抗型•6.依恋的影响•(1)安全型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7.培养良好的依恋•(1)身体接触、陪孩子玩耍、保持愉快情绪•(2)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敏感地做出反应、注意孩子的行为。二、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一)2岁前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三)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2.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3.同伴交往可以增强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德的形成•(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幼儿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是幼儿将来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基础。•2.幼儿自身的特征•性别、年龄、长相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对幼儿同伴交往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3.活动材料的性质•玩具•活动性质:自由游戏情景、一定任务的情景•(五)交友关系中的问题儿童•存在交往困难的学生可以分为两种:•被忽视型幼儿、被排斥型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两类幼儿,帮助他们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三、师幼关系的发展•(一)师幼关系的特点及价值•1.师幼关系的特点•(1)游戏性•(2)稳定性和亲密性•(3)内隐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2.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1)对儿童的学习和早教中心、幼儿园以及学校的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2)对儿童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3)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二)师幼关系的类型•姜勇等学者主要运用研究者观察、教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将我国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师生关系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1.严厉性•2.灌输性•3.开放学习型•4.民主型•约翰变琼的故事:同卵男性双生子,其中之一包皮环切手术失败,21个月大时做了变性手术,成为生理女孩。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这个改变,发型、裙子、玩具及训练她女性化的行为,如坐着小便。5岁时,与她的兄弟有很大不同,知道自己是女孩,整洁优雅。•随着时间推移,琼对玩洋娃娃感到不自在,更喜欢男孩的衣服,玩她兄弟的玩具,喜欢把东西拆开来看是如何工作的,10岁时有一种清楚自己不是女孩的感觉。她男性化的外表女性化的衣着使其他孩子远离他,心理医生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她行为举止象一个女孩。•14岁的时候经过多年内心挣扎,她决定了,拒绝接受女性激素,拒绝假扮女孩,之后,经过一系列手术,她成了一个英俊的受女孩欢迎的青年男子,开始与姑娘约会,25岁结婚。•结论:•生物因素决定了我们成为男性或女性的倾向性,但是无论生物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不可能完全决定我们的性别角色发展。第三节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一、性别差异•1.身体、动作和感觉的发展方面•女孩出生时身体和神经方面较发达,较早学会行走和达到青春期。男孩出生时肌肉发展较成熟,肺和心脏较大,对痛的敏感性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在需要力量和大动作技能的活动中占据优势。•2.认知发展方面•幼儿期女孩在言语能力上占优势,这种优势在中学阶段显著增长,包括词汇、阅读理解和言语创造性。•3.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方面•男孩更多地成为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特别是身体上的攻击,即使在早期社会性游戏中也是这样。•4.特殊发展方面•男孩容易出现学习问题、阅读困难、言语缺陷和情绪问题。•二、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男女两性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女性。•性别角色认同: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幼儿6、7岁时已经能完全获得性别恒常性。•一般来说,正确确认性别角色和相应的性别行为是儿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近年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同一化相联系的。•男女同一化,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过分划分两性不同的作用会妨碍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三、学前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一)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大多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二)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她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三)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认识越来越清楚,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的。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四、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玩具\游戏)、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方面。•1.幼儿对玩具的偏爱•2.同伴选择偏爱•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幼儿期已经开始有了个性和社会性方面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不断发展中。一项跨文化研究发现,在所有文化中,女孩早在3岁时就对照看比她们小的婴儿感兴趣。还有研究显示,4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6岁儿童的观察力方面也发现男孩优于女孩。男女双性化与教育•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即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70年代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