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HJ/T75—2001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固体、液体、气体化石为燃料的火电厂固定式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HJ/T75-2001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的版本。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的版本适用于本际准。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47-1999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HJ/T48-1999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3术语和定义3.1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ontinuousemissionsmonitoring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是指对火电厂排放烟气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测定:当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配置多个测定探头时,每个探头在每小时的测定时间不得低于15min,其测定结果即为该小时的监测结果平均值;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监测时间不得小于火电厂运行时间(不包括火电厂启动和停运)的80%。3.2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显示达到稳定值90%时所需要的时间。3.3现场连续监测in-situcontinuousmonitoring由直接安装在烟囱或烟道(包括旁路)上的监测系统对烟气进行实时测量(不需要抽取烟气在烟囱或烟道外进行分析)。HJ/T75—200123.4抽取式连续监测extractivecontinuousmonitoring通过采样系统抽取部分样气并送入分析单元,对烟气成份进行实时测量。按采样方式不同又分为:稀释采样法和直接抽取采样法(加热管线法)。3.5丢失数据.missingdata是指由于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故障等原因未能记录下应该连续监测的有效数据。3.6数据有效率dataavailability数据有效率是指烟气排放连线监测系统的有效监测时间与电厂运行时间的百分比。4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构成4.1系统组成一个全面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是由烟尘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烟气排放参数监测子系统、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组成(见图1)。通过采样方式(抽取式连续监测)或直接测量方式(现场连续监测),测定烟气中污染物浓度,并按本标准要求显示与记录。烟尘监测子系统烟尘测量仪烟气参数测量子系统流速测试仪烟气流速变送器烟气温度变送器温度监测仪压力监测仪烟气压力变送器烟气湿度变送器氧变送器水分监测仪氧分析仪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抽取式监测烟气气态污染物采样器烟气预处理器气态污染物分析仪校验标准气体、零气气体控制器烟气气态污染物测量仪(现场监测)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系统控制器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打印显示远程输出接口HJ/T75—20013图1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示意图(上方)4.2电源要求4.2.1额定电压220V。4.2.2允许偏差-15%~+10%。4.2.3谐波含量5%。4.2.4额定频率50Hz。4.25接地系统各设备的接地,.按安装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5烟尘连续监测5.1监测方法5.1.1浊度法光通过含有烟尘的烟气时,光强因烟尘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而减弱,通过测定光束通过烟气前后的光强比值来定量烟尘浓度。5.1.2光散射法经过调制的激光或红外平行光束射向烟气时,烟气中的烟尘对光向所有方向散射,经烟尘散射的光强在一定范围内与烟尘浓度成比例,通过测量散射光强来定量烟尘浓度。5.2测尘仪结构5.2.1浊度法浊度法测尘仪,分为单光程测尘仪和双光程测尘仪两种。单光程测尘仪的光源发射端与接受端烟道或烟囱两侧,光源发射的光通过烟气。由安装在烟道或烟囱对面的接收装置检测光强,并转变为电信号输出。双光程测尘仪的光源发射端与接受端在烟道或烟囱同一侧,由发射/接收装置和反射装置两部分组成,光源发射的光通过烟气,由安装在烟道对面的反射镜反射再经过烟气回到接收装置,检测光强并转变为电信号输出。5.2.2光散射法根据接收器与光源所呈角度的大小可分为前散射、边散射及后散射。前散射测尘仪,接收器与光源呈±60º;边散射测尘仪,接收器与光源呈±(60º~120º);后散射测尘仪,接收器与光源呈±(120º~180º)。5.3安装要求5.3.1一般要求5.3.1.1不受环境光线的影响。HJ/T75—200145.31.2监测位置处烟气中没有水滴和水雾。5.3.1.3安装位置烟道振动幅度尽可能小。5.3.1.4确保人身安全。5.3.1.5安装位置易接近,有足移的空间,便于日常维护。5.3.1.6监测位置处烟道不漏风。5.3.2烟尘监测孔位置要求5.3.2.1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5.3.2.2若烟道直管段长度大于9倍烟道当量直径,则监测孔前的直管段应不小于6倍当量直径、且监测孔后的直管段长度不小于3倍当量直径;若烟道直管段长度小于9倍烟道当量直径,则监测孔前直管段长度必须大子监测孔后的直管段长度。5.3.2.3对于垂直管段测量光束应通过烟道中心;对于水平管道可考虑烟尘重力沉降因素。5.3.2.4在烟尘监测孔下游0.5m左右应预留有手工采样孔,供校准使用。5.4技术性能要求5.4.1有关参数的要求5.4.1.1测量范围根据电厂实际排放浓度情况与环保法规、标准的具体要求并考虑一定的裕度而定。5.4.1.2零点漂移(24h)≤2%满量程。5.4.1.3全幅漂移(24h)≤士5%满量程。5.4.1.4响应时间≤l0s。5.4.1.5线性度≤士1%。5.4.2其它要求5.4.2.1光源a.浊度法测尘仪使用的光源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氦氖气体激光或半导体激光或百英卤素光源。b.光散射测尘仪使用的光源可为激光或红外光,.红外光应考虑水分、其他气体的影响。5.4.2.2仪器校准烟尘连续监测系统须具备对仪器进行自动、手动零点校准和全幅校准装置。5.5浓度相关校准根据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规定的手工采样过HJ/T75—20015滤称重法,对烟气中的烟尘浓度进行测定,建立与烟尘连续监测系统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的相关曲线。5.5.1烟尘连续监测装置须进行仪器校准,检查是否合格。5.5.2手工采样测孔和烟尘连续监测测孔,在互不影响测量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5.5.3为了获得高、中、低不同的烟尘浓度测定结果,可选择不同燃烧负荷、短时间改变除尘器的运行状况得以实现,如煤质改变较大,应选择代表性煤质,重复以上工况。烟尘连续监测仪必须与手工采样方法同步进行,至少获得5组数据对,显示物理量取平均值时必须剔除除尘器振打峰值。5.5.4相关系数≥0.90。当不满足此要求时,应作以下检查:a.手工采样方法的测试过程。b.采样测孔位置。c.采样仪器的可靠性。d.电广运行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除尘器运行条件的变化。e.烟尘颗粒物粒径的变化。f.手工监测结果的数量及分布。g.烟尘连续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如果都作了检查并符合有关要求,则应考虑烟尘连续监测装置是否合格。6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6.1监测项目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6.2监测方法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按采样方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抽取式连续监测和现场连续监测。抽取式连续监测又分为稀释采样法和直接抽取采样法。|6.2.1抽取式连续监测的技术要求6.2.1.1稀释采样法采集烟气并除尘,然后用洁净的零气按一定的稀释比稀释除尘后的烟气,以降低气态污染物的浓度,将稀释后的烟气引入分析单元,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采样流量需大于0.5L/min;根据电厂附近环境与烟气排放实际情况,确定稀释比,稀释比一般不宜超过1:250,如从采样至分析仪的烟气产生结露,应采用加热与稀释相结合的方式。稀释比误HJ/T75—20016差不大于±1%,稀释器温度变化小于±2℃;采用临界孔稀释时,临界孔前后压差不低于66666.7Pa。6.2.1.2直接抽取采样法(加热管线法)通过加热管对抽取的已除尘的烟气进行保温,保持烟气不结露,输至干燥装置除湿,然后送至分析单元,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采样流量需大于2L/min,流量误差小于±0.1L/min,热管温度大于140℃小于16O℃。6.2..1.3监测孔位置要求监测孔位置可参照5.3要求执行,避开烟气涡流区。由于气态污染物混合比较均匀,安装位置受现场条件限制时,可不受5.3要求的限制。采样点离烟道内壁的距离必须不少于1m或者1/3的烟道当量直径。-6.2.1.4分析方法及校准方法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疏、氮氧化物连续监测分析方法及校准方法,见表1表1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分析方法分析项目序号方法校准方法二氧化硫1紫外荧光法采用国家认定的标准气体对系统进行校准2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法)氮氧化物1化学发光法(CLD法)2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法)6.2.2现场连续监测的技术要求l6.2.2.1安装位置要求应安装在便于维修的位置,避开烟气涡流区,测量光束应通过烟道(或旁路)中心。6.2.2.2分析方法利用红外或紫外光直接照射烟道中的气体,测量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6.3技术性能要求6.3.1测量范围根据电厂实际排放浓度情况与环保法规、标准的具体要求并考虑一定的裕度而定。6.3.2检出下限浓度校准后10mg/m⒊。6.3.3零点漂移≤±0.5mg/(m⒊·24h);≤±2%满量程/周。HJ/T75—200176.3.4全幅漂移≤土2.5%满量程/24h;≤±5%满量程/周。6.3.5响应时间SO⒉、NOx3min。6.3.6线性度≤土1.5%。6.4一般要求6.4.1连续监测系统各部件必须形状规整、装配良好。6.4.2要求系统操作安全平稳,不会出现人身和设备危险。6.4.3与热力单元(光源和加热器等)连接的部件,不会由于热力作用变形。6.4.4系统在例行维修和检查期间不会出现人身危险。7烟气排放参数连续监测7.1监测项目温度、氧量和流量。7.2监测方法7.2.1烟气温度连续监测7.2.1.1测量位置应选择烟气温度损失最小的地方,可按6.2.l.3条确定。7.2.1.2监测方法热电偶法将一根导线和另一根不同材料的导线连成一闭路,组成热电偶,当两连接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时,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大小,便能反映烟气温度。7.2.1.3技术性能要求a.测量范围0~300℃。b.指示误差≤±3℃。7.2.1.4校验热电偶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使用中要定期校验。a.校验方法校验方法分为定点法或比较法。定点法是以纯元素的沸点或凝固点作为温度标准。比较法是将标准热电偶与被校热电偶之间直接进行比较,也可用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校验。b.校验周期不同材料的热电偶要求的校验周期不同,可根据具体使用的热电偶材料确定校验周期,一般为3~6个月。HJ/T75—200187.2.2烟气氧量的连续监测7.2.2.1氧化锆法利用极限电流的氧化锆传感器实时对烟气中的氧进行分析。当氧化锆被加热时,由于氧离子在氧化锆晶体结构中的迁移作用,使氧化锆晶体变成导电体;烟气中氧浓度的不同使这种迁移作用产生的电流不同。7.2.2.2测量位置及安装选择的测量点可与6.2.1.3气态污染物的采样点相同。7.2.2.3技术性能要求a.测量范围0~25%。b.精密度≤±1.5%。c.响应时间≤30s。7.2.2.4校准仪器应具有自动校准功能每24小时至少自动校准一次。7.2.3烟气流量监测烟气流量可以采用连续监测方法或非连续监测方法,详见附件A。8数据处理8.1系统一般要求系统应能进行数据运算、统计、存贮、事件分类处理(事件分辨率2Oms(毫秒))、数据合理性检查和可以删除指定的记录。同时还需考虑其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扩性。系统和各单元的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