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际网路数位化产品资讯揭露之广告效果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網際網路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之廣告效果研究江啟先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副教授黃思明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報告人:洪振棠指導老師:唐震教授報告日期:06/19章節介紹壹.研究動機貳.研究目的参.文獻探討肆.研究方法伍.研究發現陸.研究結論壹.研究動機在虛擬市場中,廠商藉著提供數位化產品部分內容,當成產品資訊來吸引消費者。例如:國外商業網站UMI博項士論文資料庫中,每一篇論文皆採PDF檔案格式儲存,顧客可以在網頁上先取得每一篇論文開頭二十四頁作為產品資訊,在閱請後可較清楚是否要購買該篇論文全文。PrenticeHall網站上亦提供書籍的SampleChapter,使顧客容易作成購買決定,因此藉著提供數位化產品部分內容,可以幫助其作購買選擇。壹.研究動機文獻資料庫中之資訊揭露本身亦是產品部分,若顧客在網路上就可以免費瀏覽數位化產品之資訊揭露獲得部分滿足,則購買誘因是否會降低?若真如此,則是否會影響數位化產品的銷售?本研究的動機在於探索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較佳資訊揭露量,使得消費者在閱讀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後,產生較佳之廣告效果。貳.研究目的一、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是否可以影響消費者的產品態度與購買意願?二、探索性地找出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之較佳資訊揭露量,以使得消費者的產品態度與購買意願達到較大?三、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效果,是否受到文獻資料庫類別與消費者屬性不同的影響?参.文獻探討與初步個案由於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並未有一個完整的理論,因此本研究將分成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探索性研究,利用文獻探討、個案研究、消費者深入訪談等方法找出資訊揭露的理論研究架構。第二階段研究採用實驗法,驗證本研究理論架構之前後變項關係。操弄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量作為獨立變數,產品種類與消費者屬性作為情境變數,藉以驗証假說。参.文獻探討與初步個案-資訊搜尋資訊搜尋其在消費者行為研究領域中一直為學者所關注與研究的領域(BeattyandSmith,1987)。許多消費者決策過程模式與資訊處理模式亦將購買前的資訊搜尋當作是一項關鍵因素(Engel,BlackwellandMiniard,1995)。內部搜尋:指消費者從既有記憶中搜尋產生產品相關的資訊以解決決策問題。外部搜尋:指消費者從外在環境如親友、廣告、產品標示等找尋有用的資訊。以往對於外部資訊搜尋內涵的界定,不論是否提到對於相關資訊注意與努力的程度,均較偏向搜尋量的概念,雖然資訊搜尋愈多,愈有助於較佳之決策,但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會進行資訊搜尋。一般都假設只要提供更多的資訊給消費者,說可幫助他們作適當的購買決策並且減低經濟上損失,然而應用以資訊當作商品,例如文獻資料庫上則尚未有所探討。基於資訊亦可成為商品,閱讀資訊本身說是一種消費,因此資訊揭露多少為較佳,有持進一步探索。参.文獻探討與初步個案-資訊揭露量資訊揭露量吳綜繙與謝清佳(民81)提出資訊的度量一般考慮三個層次:技術層次、語意層次、效用層次。其中效用層次是考慮所傳送的資訊,對接受者是否有用。Engeletal(1990)提出搜尋資訊量可用搜尋的品牌數量、屬性數目來作為衡量方式。Jacoby,SPellerandKohn(1974)提出以商品中資訊線索的數目來衡量資訊量。本研究以文獻資料庫為主題,從個案觀察與請教專家後提出在網際網路上提供文獻資料庫的服務至少有三項方式揭露資訊量。1.以固定的篇幅例如因定字數或頁數的揭露,實際例子如美國博項士論文資料庫。2.以文獻依章節性質不同折成不同屬性組合,加以部分揭露,例如出版商PrenticeHall(),按照作者的建議提出目次、摘要、其中第一章或其他章節當作資訊部分揭露。3.提出文獻之資訊有關的線索數,例如書評或讀者回應訊息的揭露與網路討論區的有關書訊,例如亞馬遜網路書店()参.文獻探討-產品知識產品知識產品知識對於瞭解消費者行為,特別在資訊搜尋方面(Brucks1955;Park,MothersbaughandFeick1994)是一項很重要的構念。消費者因某種需要上網查詢文獻資料庫,其實即是一種資訊搜尋行為。根據Cote,Leong,andcote(1991)之研究,在1974到1989年中間,刊登在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而常被引用的前十二篇文獻中,有四篇是針對產品知識與資訊搜尋的關係所作的研究,可見產品知識對資訊搜尋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本研究將探討產品知識對資訊搜尋的影響。Brucks(1985)把產品知識分為兩種1.第一種是客觀知識,亦即消費者實際知道產品資訊的量與類型2.第二種是主觀知識,亦即消費者自認為對產品瞭解多少的知覺本研究對於產品知識的衡量與探討主要是採用客觀知識。以下針對產品知識對於資訊搜尋行為的影響方向進行探討。参.文獻探討-產品知識(1)產品知識對資訊搜尋量有負向的影響研究發現產品知識與資訊搜尋量呈負相關,亦即產品知識愈高者所考慮與搜尋資訊量愈少(BeattyandSmith,1987;PunjandStaelin,1983;MooreandLehmann,1980;JohnsonandRusso,1984)。汪志堅(民88)提出雖然主觀產品知識對搜尋量有正向的影響,但是客觀知識對搜尋量卻有負面影響。對此BeattyandSmith(1987)提出兩項解釋。1.高產品知識的消費者,已對各種不同產品的屬性有深入了解,而不必再去搜尋有關的產品資訊。2.具有高產品知識者可以做有效率的資訊搜尋,他們知道那些產品特性可用來區分不同品牌,所以只搜尋較少量的資訊。(2)產品知識對資訊搜尋量有正向的影響產品知識對資訊搜尋量有正向的影響(PunjandStaelin,1983;SelnesandTroye,1989)。JohnsonandRusso(1984)認為高產品知識者對於產品特性的知識愈多,使得消費者知道問題的所在,因而產生更多問題。因此當產品知識增加時,其搜尋活動亦隨之增加。参.文獻探討-產品知識(3)產品知識對資訊搜尋量有倒U型的關係有學者研究提出產品知識對資訊搜尋量有倒U型的關係(BettmanandPark,1980;Hempel1969;JohnsonandRusso1984)。認為如果:1.消費者所具有的產品知識是從低度知識到中度知識時:因所具有的知識還不足以下決定,卻引發更多問題,會使消費者更知道要搜集資訊,此時產品知識與資訊搜尋量呈現正相關。2.消費者具有高度之產品知識時:基本產品知識己經足夠,所需知道的額外產品知識就愈少,此時產品知識與資訊搜尋量呈現負相關。經由對產品知識文獻探討,可獲得產品知識可提高搜尋效率與促使消費者提出更多資訊需求的初步推論。参.文獻探討-廣告效果廣告效果即廣告主把廣告透過媒體揭露後,加諸於消費者的影響,其可分為銷售效果與廣告認知效果。廣告效果的產生是消費者必須接觸廣告,首先對廣告的訴求表示有同感,對商品產生感情,對廣告經過評定,才有信念與態度的產生,如果對廣告產品或品牌有好感,才會產生購買意願,進而發揮廣告的效果(樊志育民88)衡量方面,學者各有不同的看法:Raman(1996)提出以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衡量。NovakandHoffman(1996)認為回憶與再認不僅可衡量傳統廣告,亦可衡量互動媒體的廣告效果。谷雅慧等(民86)衡量網路行銷廣告的構面是認知與態度、購買意願、資訊記憶效果及動態效果。耿慶瑞(民88)衡量互動廣告之效果是以回憶、再認、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作為構面。FishbeinandAjzen(1975)認為消費者的態度會影響購買意願,並且與他人意見及外在情境因素共同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形成需求變數,便可形成購買意願,如果又無其他負面的外在環境因素,消費者便會出現購買行為。参.文獻探討本研究主要探討網際網路上之文獻資料庫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對於消費者偏好與購買意願的影響。因此綜合上述廣告效果之衡量構面與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之特性,並有鑒於從曝露與互動性方式衡量上的缺失,及購買行為涉及實際金錢之交易,較難以在實驗中進行,因此本研究提出探討的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衡量效果包括產品態度與購買意願。参.文獻探討-網站初步分析網站個案之初步分析初步的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個案研究是探討文獻資料庫的種類及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確實存在於文獻資料庫中,各有不同揭露量。網路上各種文獻資料庫,經與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員訪談後,將依其提供資訊的充分性之分類方式,可分為三類。1.全文型資料庫包含的資訊有篇名、卷次、出版時問、出處、目錄、摘要和整篇文獻全文。例如:商學類全文電子期刊資料庫、管理評論線上全文資料庫2.摘要型資料庫含資訊有篇名、卷次、出版時間、出處、摘要(即不包含全文)。例如:美加博碩士論文摘要資料庫3.索引型文獻資料庫則僅包含篇名、卷次、出版時間、出處等(即不包含摘要與全文)。例如: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資料庫。本研究選擇兩個全文型文獻資料庫,兩個摘要型文獻資料庫與一個索引型文獻資料庫作為個案網站分析。参.文獻探討-網站初步分析分析重點:1.各網站數位化產品資訊的揭露量為何?2.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的種類為何?到各網站實地進行瞭解外,並寄出個案網站之網路問卷及用Email進行深入一訪談。網路問卷寄出22份,回收6份,回收率0.27%。参.文獻探討-網站初步分析數位化產品資訊之揭露量可分為從O%到30%:PrenticeHall網站經營者詢問書的作者在網站應揭露某一章節來當作資訊廣告,並且認為適當的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量不應超過10%,在此比例下,一方面可使潛在消費者可以瞭解書中內容的輪廓,另一方面可以促進銷售,其數位化產品以書籍為主。UMI網站為每一篇論文提出前24頁的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論文長度從75頁到175頁均有,因此該網站之揭露量約為30%。文獻資料庫中,全文型文獻資料庫與摘要型文獻資料庫均有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索引型文獻資料庫則未出現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消費者個案初步分析目的為確認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對於不同高低產品知識的消費者之廣告效果是否不同?根據一份對國外使用者特徵的調查,年齡分布最多為26-30歲佔16.1%;其次是31-35歲佔13.6%。在性別方面,男性占66.4%。在學歷方面,大專以上學歷佔90.5%”而在職業方面,21-25歲中,大約一半是學生;而在26-30歲方面,大約三成是從事資訊相關行業。台灣部分,開拓文教基金會利用蕃薯藤網站所,做「台灣1999網際網路使用第四次調查」。年齡分布最多為20-24歲,占33%;其次是25-29歲,佔23.5%。雖與上述調查略有差異,但20-30歲仍是使用最多的族群。在性別方面,男性佔54.4%。而學歷方面,大專69.6%;職業方面,學生占40.9%;以行業來分,資訊業約25%。因此本研究個案將根據以上條件,及曾使用看過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者作為選取個案的依據·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的方式進行。訪談問題以開放式問題為主,所有訪談約以錄音紀錄。研究發現受訪者對網際網路上之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一般均持正面的看法,其理由是因為數位化產品資訊揭露可提供正確的產品資訊。参.文獻探討-研究架構研究架構從個案分析得到產品知識高低是影響說服效果的調節變項,因此在消費者屬性採用產品知識高低區分。網站個案歸納研究資料庫為全文型、摘要型。本研究為要探索從文獻本文選取不同部分當作揭露資訊時所產生的影響,要探討的揭露策略有兩種:1.以字數百分比為量,即揭露量從10%、20%、30%、40%、50%、60%、70%、80%、90%到100%作為探討範圍。2.以屬性數為量,以屬性數來衡量所揭露的資訊量:全文型文獻每篇拆開分為五個屬性部分。此劃分方式,與字數的不同在於揭露部分不一定是從開頭算起,可以是揭露結論屬性部分,以比較揭露文獻中不同部分所產生的效果。3.本研究提出如圖1之研究架構。此一研究架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