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总复习-马概(最新)修改版072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应考指南................................................................................................................1第二部分选择题知识点汇总...............................................................................................2-3第三部分简答、论述题知识点汇总...................................................................................4-21第四部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22-37第五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38-40考试时间及题型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题型:单项选择:30题,每题1分,共50分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第1页/共40页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应考指导一、考试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属于自考中的公共课,特点是:1、考题分布均匀、广泛,单选题涉及各章内容,所以复习应当全面。2、考题难度不大,大多为基础知识,基本无偏题、难题、怪题。所以复习时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必过多对个别难点下太多的功夫。二、复习要点1、复习时注意理解,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建立知识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非选择题更要注意概括记忆,一道题要记要点,不要整篇地背。2、考前复习冲刺时要多做习题,不断巩固。三、答题技巧1.简答题答题技巧:写出教材所列要点,写明答案要点即可,不必过多说明论述,写多了没必要,而且容易出错。学习时掌握最基本的要点记忆,记的不全或者不清的根据印象写,一般会酌情给分,不能不写。2.论述题答题技巧论述题最易失分,但掌握答题技巧后又最容易得分。论述题答题的关键是写出要点后,必须对要点做适当的阐述和说明,这是与简答题最大的区别,只写要点会失分很多。阐述和说明能与教材一致最好,但记忆的任务较大,实际上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每一要点写三到五句即可,不需与教材完全一致也能得分不少。注意答题的层次性要分明,关键是理解,如不理解很难记得全面完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一些常考的经典题目,考试不回避重点和常考的题目,另外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也常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第2页/共40页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汇总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3、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7、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8、运动时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11、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时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物质世界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1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14、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客观性和普遍性15、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社会规律使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使自发地起作用的1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1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8、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19、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23、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24、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2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是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26、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2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9、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30、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3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第3页/共40页3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37、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38、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顺序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4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4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42、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43、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44、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45、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46、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相当于平均利润47、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4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5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5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52、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53、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1936年54、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55、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56、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5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58、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59、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60、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61、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62、真理的属性,即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63、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及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64、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5、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66、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丰富的内容,它包括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67、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第4页/共40页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论述题汇总一、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式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旧事物的批判,也适用于对社会主义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它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现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缓解。劳动改变了古猿的身体结构,创造了人的手和脑,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2)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住、穿、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3)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第5页/共40页上层建筑的矛盾得以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实验的进行大大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5、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6、社会规律的客观性(1)在社会领域,虽然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2)支配人们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思想动机也就各不相同。(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代人开始其社会生活时,总是遇到前人传给他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后继者来说就是一种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他们只能以这种既得的力量为起点从事自己的历史活动。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单选】(1)实践的观点是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