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旅游“1234666”发展思路一、围绕一个主题:磅礴乌蒙•神奇昭通;二、带动两个龙头:昭阳和水富;三、打造三条精品线:昆水黄金旅游线、镇彝威红色旅游线、金沙江高峡平湖线;四、推进“四个一批”建设:一批重点景区景点、一批度假酒店、一批旅游小镇和一批旅游特色村;五、着力抓好六项工作、六项任务、六大品牌:抓好旅游规划、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行业管理、宣传营销六项工作;塑造产业形象、明确发展目标、把握发展原则、优化发展布局、注重产业特色、推动跨越发展六项任务;打造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古镇旅游和乡村旅游六大品牌。工作目标近期目标:主推昆水黄金旅游线。把昭通建设成云南旅游的第一站,以水富、昭阳为旅客集散地,着力打造好西部大峡谷温泉、豆沙古镇、黄连河、小草坝、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彝族风情园,龙卢家祠民国历史文化风情园、大山包国家公园、鲁甸伊斯兰风情城.太阳湖等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以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景区。争取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把沿昆水黄金旅游线路打造成为全省重点推荐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中长远目标:积极推进红色旅游线,规划开发金沙江高峡平湖旅游线。红色旅游线:即镇彝威红色文化体验旅游。着力打造好“扎西会议”旅游精品区,彝良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和彝良“乌蒙回旋战”纪念馆,开发好观斗山、鸡鸣三省、小草坝、牛街古镇、海子坪野生竹海、赤水源、果哈河峡谷风光等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扎西会议会址、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做好红色文化体验旅游。金沙江高峡平湖旅游线:依托金沙江进入昭通形成的三大世界级巨型电站建设,集金沙江大峡谷自然风光、水电工业观光,高峡平湖水体休闲度假和彝族风情体验为一体,开发巧家大药山,永善码口溶洞、撮鱼滩,绥江罗汉大峡谷,水富铜锣坝等景区(点)。金沙江旅游线是金沙江在昭通境内457公里的流域内形成的特有水利资源,以境内4000多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水能资源开发为依托,着力打造最具特色的巧家金沙江大江漂流,三大巨型电站建成以后的巧家、永善、绥江、水富的湖滨城市高峡平湖水体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水电工业观光旅游和依托四川凉山与昭通彝文化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利用其发展较成熟的彝族文化成果,打造金沙江大峡谷彝族风情体验旅游。“十二五”期间目标:昭通建设成为中国西部著名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滇川黔渝游客集散地。“十二五”末目标:全市完成文化旅游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AAA级及其以上景区总数达到15个以上,3星级及其以上酒店总数达到30家以上,创建30个旅游小镇、30个旅游特色村,创建星级农家乐200家以上;争取实现接待海外旅游者3000万人次,国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工作重点昭通市在“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是:围绕“磅礴乌蒙、神奇昭通”的主题形象定位,继续打造昆水黄金旅游线,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开发,规划开发高峡平湖旅游线。建设好大山包、龙卢家祠、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伊斯兰城堡、黄连河、小草坝、海子坪、铜锣坝、罗汉坝、大药山、金沙江漂流、中国西部民族文化生态园、扎西会议、“乌蒙回旋战”旧址等重点旅游景区(点),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精品项目,实现昭通旅游从过境游、单一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科考、会务型旅游转变,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进程,打造完善旅游集散地功能。昭通12346的发展思路,411的发展定位,5个1的战略布局,“三个并存”的昭通市情1、发展思路:12346即:坚持科学和谐发展一个主题;抓住转变发展方式和转换体制机制两个关键;打牢交通通信、水利设施、城镇建设三个基础;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着力发展烟草、能源、煤化工、矿冶建材加工、农特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六大产业,2、发展定位:411。即:四基地,一屏障,一走廊。能源产业基地、新型载能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双向大走廊(中国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以及云南通往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和中国内地的大走廊)3、战略布局:5个1。即:一圈一轴一带一片区一门户“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布局:推进形成一圈一轴一带一片区一门户“五个一”的空间布局。即:以昭鲁一体化为重点的昭鲁彝大一小时经济圈;以昆水公路和内昆铁路为依托的经济发展轴;沿金沙江经济带;镇雄、威信经济片区;把水富港建设成为云南参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合作的重要门户城市。4、“三个并存”的昭通市情一是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与现实的发展滞后、贫困落后、人多地少并存;二是区位重要、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较好与交通不便、项目推进迟缓、效益显现滞后并存;三是各级领导班子总体上风清气正、心齐气顺、团结协调、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与思想保守、盲目乐观、求稳怕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陈旧观念并存。5、“5个必须”即必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必须坚持投资拉动,必须着力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扩大改革开放。我们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把云南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等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6、“十二五”昭通城镇化发展目标:强化一个中心(昭通中心城市),改变两大片区(昭鲁片区、镇威片区)面貌,发挥好三个窗口(昭阳区、镇雄县、水富县)示范作用,建设好其他八个县城,打造好11个特色集镇和九条高等级公路沿线及三省边界40个重点集镇,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把昭通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以上。云南省委八届十次全会举行绘“十二五”蓝图全委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加快改革创新,加大开放步伐,加强统筹协调,强基础、快发展,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迈上新台阶。白恩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十二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八个重大问题:一要坚持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二要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三要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四要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五要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七要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八要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秦光荣指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统筹城乡步伐,继续改善发展条件,切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秦光荣分析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形势,提出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从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夯实基础、强化“三农”,优化结构、狠抓产业,深化改革、建设桥头堡,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力以赴、改善民生,加强调节、保障运行8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昭通依靠资源驱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赶超发展2015年昭通GDP将突破千亿大关夜礼斌:一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二是“三农”工作取得新成绩。三是新型工业化迈出新步伐。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五是改革开放跃上新水平。六是居民生活有新提高。七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八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改善民生实现重大突破夜礼斌: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认真落实“两免一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二是扎实推进“百万劳务输出工程”,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变人口资源大市为人力资源大市。2008年以来,培训农村劳动力60.66万人次,农民人均务工纯收入由2007年的741元提高到2009年的1191元。三是创造条件,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新农合”参合率由2008年的82.7%提到高2009年的91.07%,城镇居民医保自2009年7月启动以来参保率达92%;五是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补贴制度,“五保户”集中供养力度不断加大,加快县(区)中心敬老院建设进程,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年均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720元提高到2009年的1200元;整合资金6300万元,新建农村敬老院14所,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由2008年底的7%提高到2009年的16%。六是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建设,解决2万多户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整合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农村安居工程和扶贫等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农村民房改造,重点抓好茅草房改造工程,从2008以来,全市已完成近10万户农村茅草房。七是努力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有10.4万城镇人口和42.9万农村人口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残疾人、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保障。八是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九是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把目光瞄准最贫困地区和最贫困群体,高起点建成了鲁甸小寨、昭阳杨家湾等一批整乡、整村推进项目,达到了建成一个、脱贫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坚持走产业化扶贫之路,围绕培育八大农业优势产业,集中各类产业扶贫资金用于扶贫开发。2008年以来,全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250万元,转移安置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农户10500人,使安置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大部分农户实现了脱贫或稳定脱贫。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全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13亿元,解决和巩固了18.89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从2007年的101.79万人减少到2009年底的8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07年的18.64%下降到2009年的14.78%。旅游业将成为昭通又一支柱产业夜礼斌:昭通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迹,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昭通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时十分注重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旖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黄金旅游线路。一是以秦开五尺道、石门关、唐袁滋题记摩崖、古城堡、僰人悬棺等重要历史、文化古迹为载体,着力打造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特色旅游城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豆沙关旅游景区。二是投资1.2亿元重点打造以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为中心的彝族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努力将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休闲度假区打造成辐射滇、川、黔、渝彝族历史文化旅游考察的重点景区。三是着力将龙氏家祠建设成为一个集近代祠堂和家宅建筑为一体,承载着云南乃至全国近现代历史信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知名度的,中国南方最大的、最具有王者风范的家祠,全面展现民国时期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四是投资8000多万元,以鲁甸伊斯兰城堡为中心,连接周边具有300年历史的拖姑清真寺、龙头山清真寺等8个清真寺,配套砚池风情园、小寨樱桃谷、月亮湾等景区景点,将回族的礼拜、服饰、饮食等充分展现给世人,打造西南地区乃至亚洲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特色最为鲜明的伊斯兰旅游景区。依靠资源驱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昭通城镇化率将提高到30%以上夜礼斌:滇东北城市群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一是国家、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滇东北城市群已被列入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和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深入实施,为加快推进昭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扩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