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对古村落发展的影响宗族文化的现状1.物质载体南重北轻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祠堂和族谱在我国的现状是南方多北方少,这和宋明清时期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息息相关的。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使得南方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族谱的修撰和祠堂的建造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由于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南方祠堂和族谱的建设修撰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迅速发展。而北方由于经济发展一度停滞后又增长缓慢,缺少了发展宗族文化物质载体的经济基础。使得先前修建的东西得不到有效的修缮,后期的建设和修撰又无力展开。这就造成了北方宗族文化物质载体的一个断代。随着年代的推移,北方与南方的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基本绝迹。而在南方地区华中较华南和华东又显得薄弱。2.宗族文化的复兴新中国成立前后进行土改,许多村庄的族产、族田并没有被分掉,宗族组织也仍然存在。但1956年土地集体化后,特别是1958年又建立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个人生存资源包括房屋、树木甚至饭锅都被充公,于是宗族完全丧失了物质基础,未经“专项打击”而“消亡”了。1962年土地下放后宗族组织又有恢复和发展,但却在1966年的“破四旧”运动中被“红卫兵”彻底破坏:祠堂牌位被砸,族谱档案被焚烧,墓碑被推倒作建房材料。1979年再次实行土地家庭经营后,大多数宗族组织又建立或恢复起来,进行了大规模修宗祠、续族谱等活动,延续到现在,干部群众参加宗族活动的情况非常普遍,不少人还利用互联网,异地进行信息交流或同宗联谊,宗族文化正在发展壮大。[3]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对宗族文化的认识出现了严重断代的现象。根据笔者在江西各地的走访,四十岁以前的人对宗族文化的认识变得相当模糊,甚至出现了变卖族谱古籍和祠堂匾额的现象。3.研究上的时空不平衡对于宗族文化的研究,存在着时空上的不平衡。就时间而言,唐至元时期的宗族研究需要更深入;即使是取得丰硕成果的明清宗族研究,其实也主要集中于清代,还需要对宗族发展史的重要时期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而对于近代宗族的研究,则刚刚开始。就空间上来说,由于宗族物资文化载体的分布关系,研究上也呈现出南重北轻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到各地博物馆实地参观,还需要有充足的时间,通过长途旅行来实现,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种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成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隔阂,因此加强数字化宗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也是很有必要。在数字化博物馆中,藏品的各种信息,包括图像、影像、声音、文字等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观众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藏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各地著名的宗族文物,还可利用逼真的、数字化的藏品三维模型进行多角度仔细观察。如此丰富的信息,是观众在传统博物馆中参观所无法获得的。例如族谱展品在传统博物馆中,永远只能是静态的展示。而在数字化博物馆中就可以随意的翻看查询,这样一来既能起到展览的作用,还具有查阅的功能。初此之外,对于讲解也是非常重要的,村落文化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在保护古村落文化的基础上谋求旅游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几乎这个社会的任何地区的人类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印上了“经济”的痕迹,现实性和物质性已经成了绝大部分人生活追求的主题。村落文化是宗族文化演变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今非昔比,并且已经成为一定数量人群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当今的旅游目的地之中,古村落是最为重要的旅游地之一。这类区域不但能够给旅游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还能使旅游者在其文化的熏染中获得文化意义上的感同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古村落的文化变迁已经变得不可避免:一方面,古村落因旅游获得了经济上的进步,另一方面,现代气息的蛮横侵入使得古村落来不及招架,在混乱之中其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氛围逐渐被稀释,长期坚守下来的文化阵地袒露无遗。寻根文化宗族的追寻,能让人在这个现在逐渐冷漠的社会加上一点热度。在人与人,邻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的的现代社会,对于寻根文化,宗族文化的旅游的开展,让人们在旅游中感受到家族的温暖,在现代人越来越烦忙的日常生活中,这一体验是很难找到的。在中国推行计划生育后,很多的80后出生的人们有一本国家级的证书--------独生子女证也因为严格地计划生育让我们的年轻人在锐减,并走向了严重的老龄化社会,这就造成90/80后的年轻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因此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父母、子女、与朋友交谈、与邻里交往等。这就形成了现在社会每个人堵在匆忙的行走在路上、埋头苦干在工作岗位上。,对于人文关怀、人文交流就疏忽了。而在这个匆忙的社会中有那么一种生活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体验真正的生活,一次寻根文化旅游能让你知道家族的温暖,了解家的束缚。文化养老实质上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在全社会、全民族普及关于养老的知识,引导与建立关于敬老、尊老、养老的信仰;第二,如何用道德和法律去规范养老问题;第三,如何使这些关于养老的知识、信仰与规范更加适应中国民众传统的心理、观念与思想,更加具有本土性与可执行性,如何在实践中组织实施文化养老的具体措施,使其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更适应当代中国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中有关养老的内容为解决以上的三个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当代的文化养老应当是传统养老文化精髓与现代人文关怀精神的有机结合体。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中的宗法内容是以国家法律与宗族习惯、习俗为主要内容的准则和规范,它从物质供奉与精神满足两个方面对养老问题进行规范和调整。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对当代文化养老的影响1.积极因素第一,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为当代文化养老提供一种值得借鉴的评价标准。正如前文所言,在整个的中国传统宗族社会中,对养老奉行的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在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要求子孙务必克尽其力、全心全意的使家中的老人尽可能的过上富足的生活。第二,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为当代文化养老创造了一定的舆论评价约束力。正如前文所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养老受到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也受到宗族组织与其他宗族成员的监督。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传统的宗族形式在已经被打破,但传统宗族文化中对养老的要求并未在众多的现代中国民众心中消失,人们依然秉承着宗族文化传统中的做法,将是否为老人养老作为道德评价、人际交往判断标准等社会活动的依据,不孝顺、不养老的人依然会象传统社会一样,受到人们的非议、指责甚至是排斥、孤立,人们拒绝与其联姻、交往甚至是交谈,使其在情感上和社会生活上都成为一座孤岛,这种来自于传统的舆论评价便为今天的文化养老加了相当的约束力和规制力。2.消极因素第一,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带来的养老自律性和主动性的降低。尽管传统宗族文化带来的舆论评价对当代民众产生了相当的约束力和规制力,但同时,传统的宗族组织形式在现代城市和绝大多数的农村已经被打破,即使一个区域内的居民依然存在着血缘、地域等各种联系,但是将这种联系规范化并形成权利、义务的族长、族规等都已不复存在,即使存在,也仅仅作为祭祖奉先的载体,不再具有强制力量。这种宗族组织形式的衰落使得当代民众养老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大大降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离开世代居住的村落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大潮中的一员,艰难的生活困境也使其无法甚至不愿承担养老的责任.第二,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带来的对家庭养老的从众心理以及依赖感和缺憾感。“养儿防老”、“养老送终”是几千年宗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以儿子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方式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归宿。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在今天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期盼和选择,特别是在传统宗族文化影响更为深远的农村更为明显。因此,在面对养老问题时,即使存在养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养老方式,家庭养老依然会成为大多数老人的首要选择,即使一些老人出于各种原因选择社会养老方式,也会在内心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和缺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