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平面设计中红色文化符号的再设计及优化策略作者:张芸芸来源:《设计》2015年第13期摘要:科技发展促进了多文化形态的融合,作为一种群众基础坚实、接受范围广泛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本课题将“红色文化”的再设计放到当今审美认知环境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符号在新时期的时代精}申和象征意义,结合相关知识,对红色文化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原理、设计方法进行探讨,解析红色文化图形创意的具体方式和意义延伸。关键词:平面设计红色文化符号化中图分类号:D41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47-021红色文化及其在设计中的发展1.1红色文化符号的产生与发展文章涉及的“红色文化”符号限定于政治类艺术形式,以传达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等红色文化精神为主要目的,并带有鲜明的形式特征,具备图案化、图形化、程式化等视觉特征,成为精神载体的同时也构成了文化本身。由于“红色文化”产生于特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导致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国家统一执行的艺术标准,出现了一大批带有鲜明红色特征的宣传画、标语、影视作品、雕塑、徽章,并广泛渗透到生活中,如书包、水杯、火花、邮票等。可以说“红色文化”的这种程式化艺术符号成为我国特殊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具备极强的识别性。在此类设计作品中,以政治宣传画的影响力最为深刻,从抗日战争、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均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大体经历了朴素、写实、“红光亮、高大全”三个阶段。设计目的以政治宣传为核心,推动广大民众形成革命力量。“红色文化”符号艺术特征以“文革”时期最为鲜明,以红色为主题色调,采用坚定饱满的黑色轮廓线塑造简约形象,并施以平涂,构图极为饱满。画面设计以领导人、工农兵为主体,辅龙源期刊网以口号标题。在精神层次上以积极乐观、激情饱满为总体基调,表现出满足、喜悦、阳光等单纯的通俗情调和民主意向。这种程式化的艺术形式成为政治力量的视觉载体,形成时代图像,奠定了红色文化符号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征,在受众群体中形成概念式的统一认知。“红色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中的再利用正是基于“红色文化”符号所具备的深厚群众基础。将其置于全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便与和大众拉开时空感,唤起大众对那段激情岁月的回忆,建立认同感,达到设计目的。对于生长于新一代的青年群体,红色文化所特有的单纯、热情、直白正是当今社会所稀缺的精神信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创意推动,衍生出一批“红色”设计,此时的“红色文化”抽离了或延伸了其原有信息,成为一种纯粹形式上的图形图像,借以传达新时期的信息内涵,并成为时尚潮流,展开了“红色文化”再设计活动。1.2红色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及设计中的繁荣红色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再次繁荣可追溯到上世纪80、90年代政治波普前卫艺术,以“文革”符号为造型元素,通过解构与重构,表现当下人的精神认知和文化现象。较为典型的作品有杨国辛的《参考消息》、王广义的《大批判》、余有涵的《文革时代》等。此类作品采用解构方式,以反讽、戏谑为表现手法,赋予红色文化符号以全然不同的象征意义,颠覆传统价值观念,对当代平面设计中红色文化符号的应用起到了较大影响。此时,与“红色文化”符号融为一体的精神理念在新时期已逐渐失去了本色,抽离成一种单纯的鲜明图像,同时保留下前卫艺术所营造出的时尚特征,大大加强了“红色符号”在再设计过程中的可创造性和灵活性。至此,涌现出一批以“红色”符号为视觉要素进行再设计的优秀作品。如,香港设计师谭燕玉在政治波普的影响下,运用毛主席头像为元素设计了服装,颠覆了领袖肖像的应用领域和价值体现。又如,我国设计师陈娟红以红五星、雷锋帽等符号设计的服装引起了积极反响,成为流行元素。2红色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形式特征2.1取材广泛、应用灵活现阶段,红色文化符号的应用一般分为以下情况。其一,直接表现红色文化主题,但以现代设计手段或当代艺术手段进行重新表现;其二,提取红色符号视觉要素进行再加工,重新赋予时代内涵。也就是说,主要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再加工。红色文化在艺术领域、设计领域的流行有其生成及发展的内在动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常作为艺术形式出现在音乐、文学、前卫艺术中,如红色摇滚、伤痕文学、政治波普等。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及强大生命活力。红色文化在中国历史伟大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正面、积极、崇高、伟岸的光辉色彩构成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形式载体。其表现内容一直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奋进、自力更生等伟大主题为核心,加上符号化、程式化的视觉形式,形成具有鲜明识别特征的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要素。可以说,红色文化伴随了新中国的成立、发展、繁荣的各个阶段,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以演变为一种流行要素成为青年群体追捧的文化符号,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龙源期刊网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到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均体现出强大的新时期生命活力。以鲜明的视觉特征和符号意义成为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并逐步开始表现出创意产业化发展趋势。2.2形式时尚、贴近大众当代设计中红色文化的应用体现出独特的当代时尚性,主要体现在由反传统价值核心造成的精神抽离,即通过传统红色符号语义的抽离标属反传统形式。给予图形、图像与传达主题自身以矛盾性,达到新奇、娱乐的效果。这一过程与青年群体的审美认知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吻合是塑造大众时尚性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以传统红色文化符号为视觉要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段和思维方式将传统转化为现代,其中包括传统的图形、字体、色彩、编排。红色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随社会发展不断扩展,从传统的衣帽、书籍、海报、背包、鼠标垫、杯子等生活用品延伸到许多领域,甚至连红色摄影也成为青年男女追捧的对象。红色文化设计以从原始的政治宣传转化为市场文化,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建立产业链。3“红色文化”符号在红色文化宣传中的设计方法3.1借用原始形象借用红色文化符号中的原始形象,经过现代设计手段对其进行重新编排,使其符合视觉传达特征的同时保持本源状态。设计手段较为单纯,相对写实。如CD包装设计(如图1)采用了毛泽东、工农兵等原始形象,赋予其新的设计载体,转变传达目标,从原始的政治目的转化为文化宣传(如图1)。使其不仅单纯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红色特征及红色符号的当代时尚性,更抽象为一种时代精神,成为单纯、热烈、激进、信仰等积极情调的象征。3.2结合图形创意结合图形创意,以现代设计手段对红色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使其在视觉特征上更具备现代感,这种被改变过的红色符号更容易吸引受众注意,并贴近当下审美特征。经重新创意加工后,原本严肃的政治感更多地被时尚感代替,并在一些作品中体现出轻松的娱乐性和戏谑性。以传统与现代、严肃与活泼之间的矛盾冲突制造视觉体验吸引受众,达到宣传效果。在运用过程中,应根据设计主题合理、适度进行再设计,避免哗众取宠。如图2招贴设计,对红色文化符号进行重新构图,得到不同的视觉感受,依靠手部特写加强民主政权的大集中,使信息传达更明确,达到准确、简洁的视觉效果。3.3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将红色文化符号与其他视觉表现形式相结合,扩展红色文化的表现方式,结合肌理表现、卡通创意、色彩设计等设计手段,对原有形象进行颠覆,使之成为新形式中的一部分。这种方法带有较为明显的试验特征,探索视觉形式在组合方式和表现方法上的多种可能性,丰富红色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贴近大众审美。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即便离开设计的功利性,设计实验本身也可作为一种形式探索,带有较强的艺术试验性,即图像本身的设计更多集中于艺术语言龙源期刊网和形式表现上。如图3-3将传统的工农兵形象与现代卡通形象相结合,同时辅以电脑合成技术,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视觉效果。3.4使用红色文字红色文字在符号表现中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一是文案本身的红色政治色彩,如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向雷锋同志学习等。二是字体形式上的典型性,多以夸张的黑体、粗壮的宋体进行传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此类字体的使用需与特定的“红色”样式搭配出现,共同构成传达过程,强化“红色”特征,单独使用往往效果不明显。“红色文字”的运用在平面设计中起到较强的装饰作用,往往以明确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和特定字体样式加强画面视觉效果。4红色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前景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近年来,创意产业的发展使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国际化、多元化、时空化和地域本土化,找到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并形成品牌效应。生长于70、80、90年代的新时期青年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要人群,主导消费方向和大众审美观念。这一批年轻人具有思想开放、追求个性、善于表现、乐于猎奇等心理特征。随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当代艺术的一拥而入,新一代年轻群体在一定程度受到西方朋克文化、嬉皮文化的影响,反叛传统,追求创新,以大胆、冒险的激进主义标新立异。在这一认知环境、审美环境中传统的“红色文化”—方面具备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下熟知性,另—方面由于生长年代的变迁表现出遥远与距离感,被给予更多关注。红色文化符号同传统手工艺、传统绘画、传统戏剧一样,均可以被看作中国符号。标属本土特色,结合时代主题,以现代设计手法对红色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不仅丰富设计语言,也满足了青年群体追求个性、崇尚热情的强烈欲望。5小结目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发展时期,多种思想和文化相互融合,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更加独立、多变。差异性也在增强。“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接受范围。继承和发扬“红色”传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有着重要意义。红色文化的平面宣传是围绕“红色文化”展开的设计与推广,积极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向上的“红色”文化理念。运用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把文字、图片,颜色与形式合理进行排版组合,生动地、直观地表达主题。红色文化平面宣传设计,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促进文化繁荣,有利于加强人民的民族意识,唤起人民的文化归属感。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