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伤痕小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伤痕小说•一、“伤痕小说”的源起及创作•1、“伤痕小说”•以刘心武197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由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命名。其创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伤痕小说”是一代中国人在“文革”后发出的第一声悲鸣和怒吼,其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2、“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韩少功《月兰》•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郑义《枫》•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亚平《神圣的使命》•3、“伤痕文学”的表现内容•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革十年动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①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②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③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伤痕文学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缺少深刻的悲剧性思索。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宣泄)•4、“伤痕小说”的特点•①对文学真实性的回归。•②表现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人道主义精神。•③恢复并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卢新华的《伤痕》1978年春天,在刚恢复高考时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卢新华创作了这一短篇小说。围绕这篇小说的争论从校园扩展到社会,大家对可不可写文革带来的灾难,可不可写犯错的主人公,可不可写不可挽回的悲剧进行了争论。《伤痕》描述的是一个家庭悲剧,王晓华的行为代表了“文革”大多数虔诚的年轻人的思想状况,她与母亲的“决裂”,包含着这一代“革命接班人”的生命悲剧。二、刘心武的小说•1、刘心武其人•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刘心武的“伤痕小说”创作•《班主任》: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醒来吧,弟弟》、《爱情的位置》、《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等。《班主任》•“伤痕小说”的开山之作。•基本故事情节:以张俊石老师接受小流氓宋宝琦插班的过程为线索,讲述了张老师教育中学生的几件小事。•思想性: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主要人物:谢惠敏、宋宝琦、张老师•宋宝琦:无知。“什么书都不读而坠入无知的深渊”•谢惠敏:品行端庄。但对知识的无知与宋宝琦如出一辙。无知导致盲从、轻信,认为“凡不是书店出售和图书馆外借的书都是黑书、黄书”。盲从又加重了她的无知。•张老师:启蒙者形象。•通过张老师这个形象开出了根治“内伤”的药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了知识便有了理性的觉悟,有了理性的觉悟才能避免宋宝琦式的堕落和谢惠敏式的盲从。•“更让学生们敬畏的是张老师的那张嘴,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张老师却是一张厚嘴唇,春冬常被风吹得暴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蹦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和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的心田播下革命的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条帚不停息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知识者不再是改造对象,而是人性的启蒙者。•3、刘心武的整体创作•前期:主要描写中学校园生活,以反映“文革”后遗症的“伤痕小说”、“问题小说”引起广泛关注。•后期:转而描写市民生态和文化人心态,退出一系列“京城都市小说”,进而创作了一批纪实小说与“自叙体小说”。•《钟鼓楼》、《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井万花筒》、《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刘心武小说获奖情况:•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等都曾获全国性奖项;•长篇小说《四牌楼》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4、刘心武小说的特点•①关注社会问题,着力描写身边的世相人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作家的敏感。•②热忱地赞美人性,呼唤人道主义,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表现出宽广博爱的胸怀。•③始终保持理性思考和启蒙意识,以写实风格对社会现象冷静地剖析。三、从维熙的小说•从维熙(1933年-),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0年发表处女作《战场上》。•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说集《七月雨》。•1978年恢复创作活动后发表和出版的重要作品有:•《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北国草》、《风泪眼》、《走向混沌》、《雪落黄河静无声》等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作品注重描写当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曲折,展示“左”的错误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情节起伏动人,多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大墙下的红玉兰》•“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大墙文学”的开山之作、•是描写特定历史时期监狱生活的第一篇。描写的是1976年早春发生在监狱大墙内的一幕悲剧:一位公安局老局长在“文革”期间被关进监狱,受尽折磨,最后惨遭杀害。•作者选择“大墙”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通过一群被抛进“大墙”的“犯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文革”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现实。•“大墙文学”:指描写“文革”时期监狱、劳改农场生活的文学作品,是“伤痕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型。是由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而得名的。四、伤痕文学的价值与局限1、价值首先,不仅激活了“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干预现实的批判精神,而且也激活了新的审美经验,推动作家们去重新认识历史,认识历史理性主义的美学原则。其次,在连接文革“假、大、空”文学与新的体现“人”的真实性的文学之间起着过渡作用。2、局限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其次,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伤痕文学直接从“十七年文学”中派生出来,它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思维观念有着很深的关系。第三,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关于“伤痕”的讨论•黄安思:《向前看啊!文艺》——1979年4月5日《广州日报》•李剑:《“歌德”与“缺德”》——1979年第6期《河北文艺》•两篇文章认为文艺应有党性原则,应“歌德”。“伤痕”小说暴露太多,“情调低沉”,“影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斗志”,是“向后看”的,“用阴暗的心理看待人民的伟大事业”的“缺德”文艺。•但很快,贬义含义逐渐消褪,辩护者认为它有“使人警醒起来,感奋起来”的社会功能。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