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一明末清初的四大奇书和开国后的四大名著整合而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根据:代表了中国小说的最重要的最有含量的作品导读:即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因为大家或多或少地都接触过这六本小说导读即三方面的工作:一、活的文学作品鉴赏指要研究文学史、艺术史、不同于研究其他部类的历史、比如研究政治史、那些东西已经过去了、通过文献来看文学史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属于过去的时代像化石一样,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活的、我们今天还可以来阅读它二、文学史、文化传统之发微这是互动的一方面我们会适当地介绍一些跟作品有关的文学史和文化传统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又通过作品来认识文学史和文化传统里某些相关的内容有些甚至是独特的只有从种文学作品里才能认识到的三、进一步研究的门径三国演义(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最大的区别在于是谁眼中看出来的有些事迹可能《三国志》讲的更为可信一些但是老百姓更乐意听到一个在道义上站得住的感人的故事特点:在被接受的过程中评价迥异胡适:通学教育史上不得了但是却认为不是文学进行文学研究不能不关注文体不能不关注文类演义类对历史的演义对于历史进行通俗的解读进行一种文学或者类文学的书写从文化传统看三国使官文化传统及其‘辐射’历代都很重视“史”的编写“辐射”即野史的繁荣对小说的影响:一、重视历史的题材二、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三、从写法上、体例叙事都作为一种样板对中国小说产生了影响笔记二水浒传(正义与野蛮的交响乐)对此持有批判态度的较多中国人的地狱、精神的地狱野蛮的地方较多正面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处在无告的弱者地位的民众、对于正义的一种向往、渴望、里面有大量的伸张正义的笔墨把这两部分交织在一起、在一个艺术化了的通体结构里复杂的作品水浒传可能是明中叶的产物理解纷纭:(明清)忠义、海盗、怨毒骂世与逞露才华(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农民起义的颂歌、叛徒的赞歌、叛徒的阴谋之书(八十年代以后新观点)太行(群盗)自传、为市井细民写心、武侠文学滥觞、绿林与侠盗、流民与流氓三个方面的内容既有所区别又有所交集行侠、打劫、起义交集部分:武力实现体制外的“正义”也是它长时间地传播不衰的原因好汉们形象不可避免的“道德裂痕”水浒的魅力对于这种平等、正义的渴求之外好汉们共同的行为特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锄强扶弱、扶危济困不计利害、敢于担当仗义疏财、朋友义气类似刚刚所讲的血腥的场面、那种拿今天人来看无原则的快意恩仇、这些东西可能对社会心理产生负面的导向、是否需要灭活、没有结论。感想: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作者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笔记三西游记(把宗教游戏化的奇书)宗教因为《西游记》它讲的是一个真实的宗教故事、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宗教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作为它创作的一个故事原型、总是出现大段的佛经的抄录游戏化不是一本正经地来宣教、恰好是把宗教写得很好玩、在六大名著里突出的特点、很好玩奇书不完全是因为把宗教给游戏化了、更因为里面宗教的内容充满了谜团、中国第一部神魔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国第一部以游记的形式来结构的长篇小说(通过一个游历来写一个故事)、第一部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宗教观念的长篇小说(三教合一、儒释道对这三方面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它是中国最浅显的文学经典、又是最费解的小说、最滑稽的文学经典、又严肃的文学经典(取经这个事、百折不回地要达到,对佛教的态度,大量地关于道教炼丹的术语和文字)、最具有国际性的经典(取经时跨文化的交流、孙悟空的形象是进口的、跨国的大旅游)、最被大话的经典第一讲、《西游记》的成书和多层阐释空间铁脊梁、陈玄奘、一肩担起万钧囊经书万卷犹自可、种子相续无尽藏。一种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是支撑这部书的骨架。谁是“写定者”、缺失的环节是什么:50-80年代鲁迅、胡适:《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80年代开始受到质疑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西游记》的主旨是什么?很多人看法都不同。明清两代比较流行的看法:有非常深奥的一种道理或是宗教的讲的是《华严经》鲁迅、胡适:没那么多奥妙、讲的就是一个好玩滑稽的故事,其中有一些伤时骂世的内容五六十年代:政治化思维、大闹天空讲的是革命、孙悟空是反抗朝廷,后面又去打同类、是叛徒80年代以后新说兴起感想:《西游记》讽刺了当时朝政的腐败无能,其实,在我们所看到的取经途中,有许多的妖精都与天上地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说来,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那些神威的统治下,都隐藏着丑恶,神仙也不例外,可见当时明王朝统治的腐败,。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眼前出现一个不受约束,敢于抗争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孙悟空。他从石头里蹦出,对世间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对于玉帝要捉拿他,却绝不屈服,还“大闹天宫”,不过有时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进行对比,更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这也使我们想到当时的朝政是怎样的,朝政中当官的又是怎样的。其实,那些腐败无能的官员往往与天上的神仙大佛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仗着自己与天上某某神仙有一定的关系或是拿了天上某某宝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我想这些人间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吧,借自己身后有大人物给自己撑腰,就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导致了朝政的腐败以及社会经济不景气。笔记四金瓶梅——末世欲海之写真末世(社会普遍的败坏、败落)欲海(大多数笔墨描写人们的情欲、物欲、欲望的追求,欲望的泛滥,)写真(有所夸张的把末世里在欲海中探头探脑挣扎的众生相原原本本地给刻画出来)大多数时间是本禁书明末清初有一种雅化的潮流、把《金瓶梅词话》雅化成《金瓶梅》没有一个作品的作家问题像金瓶梅这么复杂,30-50都是正常的,评价很不一样(反差很大、褒之者九天、贬之者九地)鲁迅:“虽间杂猥词、而其佳处自在。”一方面毋庸讳言、《金瓶梅》里的这些东西是它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文学史: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一部以“写实”为基调的长篇小说第一部正面、详细描写家庭与社会的长篇小说第一部聚焦于女性的长篇小说鲁迅:著此一家,骂尽诸色。(立意)之于世情,诚极洞达….无以上之。(写诗/反讽)血脉贯通,藏针伏线。(结构)正经写六个妇人(刻画)写这么一个家庭,但是这个家庭它所具有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这个社会上的各色人等他的面目都写出来了。社会画卷与市井“英雄”具有开拓性的“家庭兴衰史”由家庭辐射社会的宏阔视野官场:“寻租”的典型描写(权利和财富的互换,最高层的腐败导致了这个社会的腐败)/乱自上许乡绅/帮闲/妓院/市井最具“文史互证”价值的小说:工商业的勃兴与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政治的混乱与官场的腐败精神的解放与价值观扭曲纵欲风尚与败堕落的社会感想:它以一种近乎全景式,真实不虚地描写手法,活生生地再现了明中期的民间百态、官场原生态、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本身就是一本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一部活历史。书中人物众多,丫鬟小厮、亲戚朋友不下几百人,却都有名有姓,人物关系虽盘根错节,但却交待得清清楚楚、丝毫不乱。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伟大的名著---《红楼梦》,它们的叙事手法和架构如此地相似,也难怪那么多学者认为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六大名著导读之读后感课程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华,以《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六部长篇白话小说为主要内容,深入浅出介绍作品所涉及的文学史与文化传统内容,既进行作品的赏析,又对古典小说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内容与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清初称明代的四本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在清代又撰写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在五六十年代也就是建国初期而《金瓶梅》中有一些不雅的文字不适合推广,就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合称为四大经典。而现在经这种说法结合到一起就出现了六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之所以称这六部著作为六大名著是因为他们是代表了古代小说最重要的,左右分量的作品。课程首先对“六大名著导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继而讲述了史官文化传统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并对这部历史演义小说的成书过程、版本演变进行了介绍。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写照,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心态领域的一种,它必定与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主题联系在一块,而不能脱离文学产生的那个时代广阔的文化背景。《三国演义》中的“拥刘反曹”情感倾向的形成便是社会存在在文学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作者罗贯中生活的时代为元代,根据历史事实,从整体上把握,可以看到终元一代,汉族及当时治下广大兄弟民族受尽蒙古的欺压,渴望本民族的强盛与复兴,是每一个汉族人的愿望;而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其强烈的外在情感则转化为追慕祖先们的曾开创过的宏图伟业,以此弥补精神上的巨大失落和痛苦。而作为生于乱世的知识分子,他们身上的忧患意识更加突出。同时希望在精神世界有所寄托,所以在自己的小说中注入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了捕获广大读者的心,必定采用了反映广大民众普遍心里的情感取向。加上作者本身就处于这一情感氛围影响下,这种倾向尤为明显,当作者的创作心理需要和那个时代读者的阅读情感的需要最终契合时,便构成了《三国演义》感人肺腑的情感主题。接着是被称为正义与野蛮的交响乐的水浒传,对此持有批判态度的较多中国人的地狱、精神的地狱,主要原因是它野蛮的地方较多。那么它到底有没有正面的价值呢?肯定有的,那就是《水浒传》很大程度上是处在无告的弱者地位的民众、对于正义的一种向往、渴望、里面有大量的伸张正义的笔墨。把这两部分交织在一起、在一个艺术化了的通体结构里复杂的作品。关于《水浒传》的主旨也有很多理解。明清时代的理解以忠义、海盗、怨毒骂世与逞露才华为主,到了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农民起义的颂歌、叛徒的赞歌、叛徒的阴谋之书这几种理解占了上风,至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很多新观点,例如太行(群盗)自传、为市井细民写心、武侠文学滥觞、绿林与侠盗、流民与流氓等等。而《水浒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武力实现体制外的“正义”也是它长时间地传播不衰的原因。而那些血腥的场面、那种拿今天人来看无原则的快意恩仇、这些东西可能对社会心理产生负面的导向、是否需要灭活、没有结论。接着是把宗教游戏化的奇书——《西游记》,在我看来,它主要讽刺了当时朝政的腐败无能,其实,在我们所看到的取经途中,有许多的妖精都与天上地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说来,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那些神威的统治下,都隐藏着丑恶,神仙也不例外,可见当时明王朝统治的腐败,。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眼前出现一个不受约束,敢于抗争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孙悟空。他从石头里蹦出,对世间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对于玉帝要捉拿他,却绝不屈服,还“大闹天宫”,不过有时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进行对比,更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这也使我们想到当时的朝政是怎样的,朝政中当官的又是怎样的。其实,那些腐败无能的官员往往与天上的神仙大佛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仗着自己与天上某某神仙有一定的关系或是拿了天上某某宝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我想这些人间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吧,借自己身后有大人物给自己撑腰,就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导致了朝政的腐败以及社会经济不景气。最后是末世欲海之写真——《金瓶梅》,它以一种近乎全景式,真实不虚地描写手法,活生生地再现了明中期的民间百态、官场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