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内容•1.磨牙症的概念•2.磨牙症的病因•3.临床表现与危害性•4.诊断与治疗磨牙症的概念•磨牙症:指人在非生理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収缩,使上、下牙产生磨动或紧咬,并使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位中断的现象,属副功能运动。•副功能运动:多余的异常运动•分类:•一、根据发生的时间,磨牙症可以分为:•1、白天磨牙(清醒时磨牙)•2、夜磨牙(无意识磨牙)•二、按照牙齿接触类型•1、紧咬牙(正中磨牙症)•2、磨动牙齿(非正中磨牙)•狭义的磨牙症主要是指夜磨牙(无意识磨牙)和磨动牙齿。•磨牙症的发生率大约为9.78%~30.7%,青少年多见,是人群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也是现代口腔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磨牙症的病因•磨牙症的发病因素复杂,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无确切的结论。•相关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一、精神、神经因素•口腔不仅仅是获取食物的工具。•并且与情感表达密切相关。•满足、挫折、焦虑、愤怒等都与口腔行为有关。•焦虑可以导致抽烟、嚼物、磨牙。•愤怒可以导致白天紧咬牙和夜间磨牙。•精神紧张可以导致肌紧张,出现紧咬牙、夜磨牙、咬唇、咬颊、咬舌等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磨牙症最初是与精神紧张有关的中枢神经问题。•对磨牙症患者的脑电图观察表明夜磨牙通常发生于浅睡眠期,伴有大脑皮质电活动的增加,同时表现出呼吸不规律和脉搏加快,此现象常出现在发生梦和不愉快、恐怖的回忆常常出现的快动眼期睡眠之后,提示了磨牙症的中枢神经来源。•二、牙合因素•咬合紊乱是磨牙症发生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牙合障碍,咬合不协调,微小的咬合创伤等,可能会引起神经敏感者的过分注意,进而导致磨牙症。•最常引起磨牙症的咬合紊乱是后退接触位和牙尖交错位之间的牙合干扰。•其次是侧方咬合时,非工作侧存在咬合接触。•通过研究表明,当存在咬合干扰时,人会下意识的不断磨动相关牙齿,以消除干扰。•同时,在临床上,当去除咬合干扰后,可以观察到磨牙症有明显的缓解。•说明牙合干扰是磨牙症的重要发病因素。•三、咀嚼系统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头颈部肌张力异常的患者,磨牙症发病率明显升高,可达78.5%。•最常见的发病途径是,咬肌紧张,咬肌功能亢进,上下牙紧咬、直接接触,牙磨耗加重,进一步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的紊乱可能进一步引起咬肌的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恶性循环。•四、内分泌与药物因素•研究表明,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与磨牙症显著相关。•实验中,使用相关抑制药物可以缓解甚至治愈一部分磨牙症。•五、遗传因素•人种调查发现,亚洲裔磨牙症发病率最高,欧洲裔和拉丁裔次之,非洲裔最低。•性别调查表明,女性较男性好发。•家族研究发现,磨牙症可以在几代人中连续出现,此时发病与性别无关。•六、局部刺激因素•口腔内的局部理化刺激或机械刺激,如牙龈增生等,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紊乱,进而增强升颌肌的反射活动,成为磨牙症的诱发因素。•七、牙周炎•有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中磨牙症发生率约50%,在治疗牙周炎的同时,磨牙症也会随之消失或改善。•表明牙周炎与磨牙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八、其他因素•磨牙症还与变态反应、血压改变、血糖和血钙浓度改变,胃肠功能紊乱等具有相关性,但具体机制并不清楚。•肠道寄生虫能引起磨牙症的说法,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使用驱虫药治愈寄生虫疾病后,磨牙并未得到显著改善。•综上:•①磨牙症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②牙合干扰与磨牙症有密切关系;•③情绪不稳定的个性与磨牙症的发生相关;•④咀嚼系统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是磨牙症发生的关键;•⑤具体病因仍需多学科共同探讨确认。磨牙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一、临床表现•(一)症状•一般,磨牙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1、父母夜间听见儿童在睡梦中磨牙,来院求治。•2、患者被室友警告。•3、因关节疾病求治,被询问是否存在磨牙。•4、自己发现牙齿过度磨耗。•5、磨牙不明显,但晨起面部酸困感明显。•6、牙齿敏感。•7、牙周炎表现。•8、头痛、睡眠不佳、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磨牙症最常见的是夜磨牙,但也有患者表现为白天磨牙而晚上不磨。•紧咬牙是磨牙症的一种,危害性常较磨牙更大。•(二)体征•1、牙体形态、牙列与咬合•正常人,24h内因进食导致的咬合面直接接触时间,仅约17min。•磨牙症患者时间高出数倍。•磨牙症的牙齿严重磨损表现为:•①磨耗面超过功能范围,下颌牙唇颊侧有磨耗小面,轮廓清楚光滑,上颌后牙颊尖边缘薄而锐利;•②磨耗不均匀,前牙磨耗重,牙冠磨短明显,切缘尖锐不齐,上颌牙舌面亦重度磨耗;•③长期磨牙患者,全口牙均重度磨耗;•④若为紧咬牙患者,咬合面可磨成杯状。•牙列表现:出现异常的牙列曲线。•咬合异常:•正常人咬合接触点的分布为前牙无接触点,前磨牙接触2~3点,磨牙接触6~7点。•磨牙症患者则表现为,前后牙均有接触。•2.颌面部肌•磨牙症患者,颌面部肌肉表现为•①双侧咬肌发达,上下牙咬着不易放松,触摸面部两侧颊区中部发硬,外貌形似发胖;•②咬肌、颞肌、翼内肌可有触压痛;•③牙槽骨可出现增生,由牙齿磨动引起。•3.颞下颌关节•①由于上下牙紧咬,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增大,组织间摩擦超过正常,关节组织损伤;•②严重时,可引起关节结构紊乱,出现器质性破坏。•二、磨牙症的危害性•造成危害的原因•无意识的磨牙,特别是夜磨牙,患者处于防御反射较低的状态,咬合力大,对牙体,肌肉,关节均造成较大负担,超过承受范围时,便造成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危害的大小,取决于磨牙症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体及不同组织的抵抗力大小等。•(一)对牙体组织的危害•1、牙体组织丧失•2、牙体疾患产生,过敏、穿髓、牙髓炎等•3、牙折甚至牙齿缺失•(二)牙周组织损害•过大的咬合力造成牙周组织负担增加,可能引起牙周创伤,牙周萎缩,牙槽骨吸收等。•(三)对颌面肌的损伤•咀嚼肌过度紧张,引起肌肉长期疲劳,引起颌面部肌肉出现酸痛感或触压痛,有时会导致肌肉敏感性增加,对于较小的刺激也产生明显的不适或疼痛。•(四)对颞下颌关节的损害•1、引起关节局部痛•2、导致关节结构紊乱和运动异常•3、导致关节组织损伤•(五)对精神的影响•夜磨牙可造成他人的不适,进而由于他人的反馈而影响本人的情绪。•因为磨牙通常是无意识,且不能自控的行为,白天磨牙的患者比夜磨牙的患者在精神、生活、工作中遭受更大的痛苦。•精神因素导致了磨牙症的出现,磨牙症又反过来可能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从而引起恶性循环!•精神、情绪的管理非常重要。磨牙症的诊断和治疗•一、磨牙症的诊断•(一)临床诊断•一般通过询问和检查做出初步诊断。•病史询问:•1、有无他人反馈夜磨牙的发生;•2、睡眠清醒后,上下颌牙是否咬合在一起;•3、晨起时,是否感到面部酸痛;•4、有无口腔修复体和矫治器的存在;•5、若存在磨牙情况,何时较重,何时较轻。•临床检查:•1、牙齿的非功能性磨耗•2、牙合型,是否有牙冠变短,对刃颌,前后牙同时接触•3、牙槽骨是否存在增生•4、牙周损害•5、咬肌触诊•6、由于患者紧张,下颌姿势位很少出现•(二)辅助诊断•1、上下牙接触记录•通过口内装置记录睡眠时牙齿接触时间。•磨牙症患者的牙齿接触时间比正常人明显增多。•2、颌面部肌肉肌电图检查•磨牙症患者肌电图所显示的电位较正常人明显增高。•3、脑电图检查•磨牙症患者在睡眠时,脑电图常显示大脑活动明显增加,同时伴有心率加快。•4、关节片检查•磨牙症患者常伴有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紊乱或者关节盘损伤。•磨牙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15条指标,每条1分,3~5分者为轻度,6~10分者为中度,11分以上者为重度。•1、牙存在磨损小面•2、有反馈听到夜间磨牙噪音•3、有白天紧咬牙现象•4、白天感觉肌紧张和僵硬•5、醒来时感觉肌紧张和僵硬•6、睡眠时经常因磨牙或紧咬牙而苏醒•7、咬肌和颞肌肥厚•8、醒来时感觉咬肌疲劳•9、白天感觉咬肌疲劳•10、夜间或清晨醒来时关节锁结•11、醒来时颈部疼痛•12、醒来时咬肌或颞肌疼痛•13、醒来时感觉疲劳或睡眠不佳•14、醒来时感觉牙疼痛或不适•15、近期出现修复体缓慢松动•二、磨牙症的治疗•(一)治疗原则•1、消除精神紧张,缓解情绪压力•2、消除异常咬合刺激•3、降低肌张力•4、保护牙齿,免受磨损•(二)磨牙症的治疗方法•1、调整咬合•目的,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方法包括咬合板、调牙合、正畸。•当对磨牙症病因不清的时候,咬合板是最常用的方法。•咬合板可以阻断磨牙症,避免磨耗和对牙周组织的创伤。•调牙合,通过消除牙合干扰,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而使磨牙症获得缓解和治疗。•同时调整过锐的牙尖,可减少牙折的发生。•2、肌松弛治疗:•通过理疗、咀嚼肌局部喷雾、肌痛点封闭、药物松弛剂治疗等,降低肌紧张度,从而缓解磨牙症。•3、心理疏导•缓解精神紧张,通过多种方法摆脱精神压力。•身体放松锻炼,按摩,热敷等等。•4、对伴发症状的治疗。•对伴发的牙周炎症、牙髓炎症等予以相关治疗。•每种疗法都存在相关局限性,对于磨牙症的患者,应尽可能查清病因,对因治疗,采用综合手段以获得最佳的效果。•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