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喷浆水泥搅拌桩成桩合格率控制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甬台温铁路指挥部第三项目部软土路基水泥搅拌桩成桩合格率控制QC小组QC成果报告书一、工程概况温州南站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镇境内,新建甬台温铁路标段DK271+630-DK276+487范围内,全长4857米,该地区地质复杂,有35m深的淤泥,地质软弱,承载力低。我单位承担南站DK271+630-DK274+300范围内的路基工程、桥涵工程施工项目,路基全长2670米,站线软土路基全部采用喷浆水泥搅拌桩+插塑板复合加固软土地基,喷浆水泥搅拌桩共有107.3万延长米,共119168根,桩长为9m,桩径为φ500mm。客运专线标准要求高、施工工艺要求严,对软土路基加固措施要求高,喷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喷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对今后今后运营和寿命有着重大的影响,是路基工程创优的重要部分。二、TQC小组概况课题名称:软土路基喷浆水泥搅拌桩成桩合格率控制小组成立时间:2005年11月1日注册登记日期:2005年12月10日注册登记号:bgs2007-7小组类型:现场攻关型小组活动时间:2006年1月1日—2007年4月1日小组名称:中铁十局甬台温铁路指挥部第三项目部软土路基喷浆水泥搅拌桩成桩合格率控制QC小组。QC小组成员基本情况:(见表一)成员接受TQM教育情况:小组成员均参加过48小时基本知识教育并取得合格证。QC小组成员基本情况表(表一)小组名称部软土路基喷浆水泥搅拌桩成桩合格率控制QC小组成立日期2005年11月1日小组类型现场攻关型小组成员姓名年龄职务职责接受TQM教育时间序号组内职务1组长杨焕华37项目经理全面工作902副组长马林强29总工程师制定目标和人员培训853副组长苏广鹏34副经理现场组织和协调804副组长刘树才50副经理现场组织和协调805组员刘秀梅28技术负责人原因分析和对策制定706组员乔迎春20见习生调查、验证及文整707组员王文清30试验员现场检测708组员栗彬27技术负责人现场检查709组员王玉谦37安质科长现场检查7010组员王金刚40领工员对策实施70小组活动范围确保喷浆搅拌桩成桩合格率活动次数10次课题活动日期2006年1月1日~2007年4月1日活动时间20小时三、选择理由及目标值:确保喷浆水泥搅拌桩成桩率100%,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的施工工艺。中铁十局管理方针:追求卓越、铸造精品、保护环境、关爱生命本工程是我公司在上海铁路局的一个形象工程,对开拓上海铁路局工程市场意义重大。甬台温铁路工程温州南站创优计划:保部优、争国优喷浆水泥搅拌桩是软基处理的关键性工作,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项目部尚没有水泥搅拌桩的施工经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熟练掌握水泥搅拌桩的各种技术参数培养一批人才,赢得一方信誉,占领一方市场四、可行性分析:喷浆水泥搅拌桩有107.3万米,共119168根,样本空间大,施工周期长,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抽样调查,制定对策,指导后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公司和项目部领导大力支持我们开展该项工程QC活动我们QC小组成员年轻,技术力量雄厚,热情高、干劲足通过学习和调查资料分析,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只要控制好喷浆均匀、搅拌合理、,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值。目标可行五、第一个PDCA循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QC小组计划安排,我们QC小组在2006年1月1日—2月28日开展了攻关活动,首先在DK274+300附近现场取了土样,进行了喷浆水泥搅拌桩的配合比设计,最终确定喷浆水泥搅拌桩的配合比为48kg/m,然后2006年2月1日—28日在DK274+300附近选择了100根进行了工艺性试桩,其中40根存在质量缺陷,随后组织QC小组成员对40根试桩进行了质量分析,并归纳总结如下:现场调查情况统计表序号检查项目频数(处)累计频数(处)频率(%)累计频率(%)1搅拌不够均匀262665652喷浆量不足83420853桩长不够2365904桩距不匀3397.597.55桩径小1401100检查结果统计排列图26823165.0%85.0%90.0%97.5%100.0%051015202530搅拌不够均匀喷浆量不足桩长不够桩距不匀桩径小频数N=400.0%20.0%40.0%60.0%80.0%100.0%120.0%累计频率(%)系列2系列1原因分析通过检查情况统计表和检查结果排列图可以看出“搅拌不均匀”是影响喷浆水泥搅拌桩的首要问题。影响“搅拌不均匀”的因素分为人、料、机、法。其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岗前培训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奖罚制度不健全、责任心差;料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泥堆放、水泥有结块;机械设备的因素主要包括:高档提升、提升速度和转速不匹配;施工方法的因素主要包括:喷浆顺序不合理、钻进速度过快、复浇不到位。末端因素关联图搅拌不够均匀人的因素机械设备的因素材料的因素施工方法的因素岗前培训不足奖罚制度不健全提升速度水泥堆放不当、有结块喷浆顺序不合理钻进速度过快复浇不到位主要因素确认序号主要因素验证内容验证方法验证人验证时间是否主因1岗前培训不足操作人员上岗前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现场检查王玉谦刘秀梅2006年2月10日是2奖罚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问卷调查马林强苏广鹏2006年2月11日是3水泥堆放不当水泥没有结块,对方离地面30cm。现场调查栗彬乔迎春2006年2月10日否4高档提升在喷浆提升的时候采用高档提升现场调查马林强刘秀梅2006年2月12日是5喷浆顺序不合理在钻进过程中喷浆现场检查马林强栗彬2006年2月8日是6钻进速度过快在钻进过程中使用高档现场检测马林强刘秀梅2006年2月11日否7复搅不到位在复搅的过程中部分复搅不到位现场检查刘树才栗彬2006年2月13日是对策制定及实施序号主要因素对策目标措施执行人执行时间1岗前培训不足加强培训95%以上的操作工人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巧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现场指导,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王玉谦刘秀梅2006年2月15日—2006年2月18日2奖罚制度不健全建立奖罚制度操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责任明确,严格实施奖罚制度,奖罚的个人马林强苏广鹏2006年2月15日—2006年2月18日3高档提升提升改用低档低档提升给每个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旁站人员对提升速度进行严格控制马林强刘秀梅贯穿施工全过程4喷浆顺序不合理改用提升喷浆下沉喷浆并连续喷浆,采用“二喷四搅”工艺。给每个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旁站人员对喷浆顺序进行严格控制马林强栗彬贯穿施工全过程5复搅不到位加大惩罚力度全程复搅对复搅不到位的施工队严厉惩罚,并要求旁站人员对复搅进行严格控制刘树才栗彬贯穿施工全过程对策实施(1)、加强培训:06年2月16日项目部聘请了设计院的将和平来工地进行了指导,当天在项目部会议室对全体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水泥搅拌桩的特性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注意事项,并且加强理论学习。负责人:马林强执行人:王玉谦、刘秀梅。2006年2月17日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97%的工人能够数量的掌握了施工技巧。(2)、2006年2月18日小组配合项目部建立并完善了奖惩制度,并将奖惩制度的具体内容编写成书面材料发放给施工队,组织工人学习。负责人:苏广鹏执行人:马林强、刘树才。实施后操作人员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3)、提升改用低档,2006年2月18日给每个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旁站人员对提升速度进行了严格控制。负责人:马林强执行人:栗彬、刘秀梅。现场得到实施。(4)、改用提升喷浆,2006年2月18日给每个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并要求旁站人员对喷浆顺序进行了严格控制。负责人:马林强执行人:栗彬、乔迎春。现场操作人员提升喷浆并连续喷浆。(5)、加大奖惩力度,2006年2月19日给每个施工队复搅不到位的进行的严厉惩罚,并要求旁站人员对复搅进行严格控制。负责人:刘树才执行人:栗彬、王玉谦。对策实施后操作人员全程复搅。六、第二次现状调查通过第一次现状调查,查找出了主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加以实施,2006年2月25日—2006年3月25日,对策实施后,我们QC小组在DK274+200附近又选择100根桩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有5根桩存在质量缺陷,其检查结果如下表:序号检查项目第二次现状调查第二次现状调查频数(处)发生率(%)频数(处)发生率(%)1搅拌不够均匀3326262喷浆量不足11883桩长不够00224桩距不匀11335桩径小0011两次现状调查搅拌不均匀发生率对比柱状图26%3%0%5%10%15%20%25%30%第一次现状调查第二次现状调查系列1两次现状调查水泥搅拌桩成桩合格率对比柱状图60%95%0%20%40%60%80%100%第一次现状调查第二次现状调查系列1七、QC攻关活动成果1、QC经过两次对喷浆水泥搅拌桩成桩合格率攻关活动,将搅拌不均匀质量缺陷发生率降低了23%,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合格率提供35%,经过建设单位的第三方检测5%的抽样检测,全部为合格桩,达到了QC小组制定的攻关目标,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总结处一套适合本工程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2、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通过QC小组课题攻关活动,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有序可控,效率提高了11%,节省机械费、人工费约56.7万元,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2)、社会效益:打造了优质的工程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3)、技术效益:总结和编制了一套适合项目部的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规范了项目部的管理措施;锻炼了一批施工队伍和年轻技术人员。水泥搅拌桩主要工艺流程水泥搅拌桩采用二喷四搅施工工艺,主要工艺流程为:原地面平整钻机就位检查、调整钻机钻机正循环搅拌喷浆下沉复搅反循环提升出孔全桩长重复搅拌下钻并喷将搅拌至设计深度停浆反循环搅拌提升测量放样成桩结束移至下一桩位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派专人负责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全过程旁站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排净水后方方可下钻。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等进行控制每台钻机配备电脑记录仪、电子磅秤、水泥浆比重计等自动计量设备,电脑自动记录仪必须打印出桩号、日期、开始和结束时间、设计桩长、实际桩身、每延米的水泥用量、累计数量及搅拌深度。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间,水泥掺量12%,每米掺灰量48kg,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时间过长;倒入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堵塞管道。第一次下钻时,为了避免堵管,采取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根桩的正常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6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为了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剩余浆液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施工中发现喷浆不足时或喷浆中断时应及时根据记录中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补喷重叠长度应大于100cm。八、下一部打算按照QC小组攻关的成果已经相成作业指导书下发所有管理人员和外协队伍,指导后序工序的施工,进一步提高喷浆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年轻的技术人才。为今后的客运专线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今后工程施工中积极开展QC施工,攻关出更多的QC成果指导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成本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