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我-赢得未来——本溪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8年第6期(总第272期)基础教育论坛JICHUJIAOYULUNTAN№6,2018General,№272本溪市高级中学始建于1953年,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曾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最具内涵特色学校、辽宁十大社会名片等荣誉称号。学校被清华、北大等50余所国家重点大学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15年间考出10个省状元、4个省榜眼、8个省探花,428人考入清华、北大及香港大学等世界名校。本溪高中不唯高考,深入思考,正在为创建高质量、创新型、人文、学术、国际特色高中而努力。提高质量是教育创新发展之本。“新质量时代”教育界人士早已达成这样的共识: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创新人才。这也是本溪高中近几年一直思考并寻求突破的问题。一、办什么样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之“心新教育”思想)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育人先育心。”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叶圣陶更是将教育对人生的三种作用清晰定义为“以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和成就自己”。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三部曲中,“传道”永远要放在第一位。何为“传道”?“传道”的核心就是让学生从发现自己开始,并在理解精神、理想、信仰以及外部环境的同时辨别是非,分清善恶,并能够革新自己,铲除一切阻碍和错误观念,实现从“心的认知”到“新的发展”的跨越,能够从个体内心深处追逐生命的本真,在万千世界之中追求人生的高度。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个是我们看得到的肢体力量,叫做生命外力,一个是我们看不到的心理力量,叫做生命内力。人的心理力量一旦被唤醒,则潜力无穷,势不可挡。“心新教育”的“心”,就是“从心启程”,以心为始,蕴育内生力,以恪守谦恭之心,不断发现自我、涵养自我、激励自我、提升自我。“心新教育”的“新”,就是“全新绽放”,以新为终,培养发展力,以追求卓越之行,不断直面未来、应对未来、挑战未来、赢得未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又从中华文化的价值挖掘、西方理论的教育哲思、“本高”发展的优势洞悉、现代教育的思想启迪四个维度对“心”与“新”的关系进行深度论证,最终确立了本溪高中“心新教育”办学思想和“发现自我,赢得未来”的办学理念。“心新教育”是唤醒心灵、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教育;“心新教育”是除旧布新、变革自我、成就自我的教育。“心新教育”是一场“从心启程,全新绽放”的人生旅程,使学生在心灵启迪中发现自我,在持恒创新中赢得未来。二、育什么样的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之“核心素养”)随着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索以及对教育发展的深度认识,我们意识到,世界教育的改革是以核心素养为牵动,未来的教育就是通过课程、课堂、管理、评价等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此,我们又重新思考什发现自我,赢得未来——本溪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张喜忠张洪舰(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摘要:本溪高中以“心新教育”办学思想和“发现自我,赢得未来”为办学理念。“心新教育”是唤醒心灵、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教育;是除旧布新、变革自我、成就自我的教育。“心新教育”是一场“从心启程,全新绽放”的人生旅程,使学生在心灵启迪中发现自我,在持恒创新中赢得未来。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心新教育”;学生核心素养39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2018年第6期(总第272期)么是“本高”学子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国际经合组织将学生素养领域概括为人与工具、人与自我、人与社会。我国把中国学生素养领域界定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人与工具(文化基础)关注学业的发展,旨在丰厚学养;人与自我(自主发展)关注可持续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旨在涵养心性;人与社会(社会参与)关注思想境界的发展,旨在建树情怀。“本高”在素养领域国际表达和中国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本高”特色的“校本表达”,设定了“培养第一等学养、第一等心性、第一等情怀的人才”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丰厚学养”“涵养心性”“建树情怀”三大素养领域,并与《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图1:本溪高中学生的三大素养领域围绕素养领域,我们确立了“本高”学生的六项核心素养。第一等学养旨在培养“深度、自主”两大素养;第一等心性旨在培养“孝诚、勇毅”两大素养;第一等情怀旨在培养“包容、担当”两大素养。图2:本溪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我们提出“深度自主的学养”,“深度”就是倡导深度学习,重视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关注人文积淀和审美情趣;“自主”就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学会独立筛选、分析、反思、实践,学会学习,拥有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具体包括乐学善学、信息意识、创新实践等基本要点。我们提出“孝诚勇毅的心性”,孝诚就是倡导心存良知,行之以信。“孝”乃德之本,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首;“诚”乃儒家为人之道,诚者成也、正心诚意、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勇毅”就是勇敢而坚毅。“勇”乃生命勃发,勇者不惧;“毅”乃坚毅刚毅,持恒奋进,不忘初心、永葆激情。具体包括身心健康、人文审美、敢梦有恒等基本要点。我们提出“包容担当的情怀”,“包容”就是拥有开放的心态,在兼容并包中理解多元文化,在博采众长中汲取多种学识;“担当”就是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和创新,为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具体包括沟通合作、多元理解、领导表率等基本要点。图3:本溪高中“心新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结构图育人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确立,诠释了“本高”“育什么样的人”的核心诉求,构建了具有“心新教育”的特色核心素养体系。三、怎样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之“课程体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课程。本溪高中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努力把构建高水平、多样化、高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作为改革方向。我们设计了“1+3X”“心新”课程体系,它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指引了明确的方向与道路,确立了清晰的蓝图和边界。(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之思考与实践1.课程创新之本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旨在建立起学校自己的课程话语系统和解释系统,并最终形成学校独特的课程理论体系,以使课程更加切合本校实际。于核心素养而言,它有助于以核心素养为轴心重构课程体系;于师生发展而言,它有助于激发师生的生命力、创造力,使其成为课程创设的主体;于学校发展而言,它有助于增强学校的课程文化自觉,最终凝聚成更富自信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同时实现学习型团队的打造。2.课程创新之路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既需要理念的澄清,更需要实践的推进。几年来,本溪高中在课程创新方面做了以下思考与行动。40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2018年第6期(总第272期)(1)顶层规划:积极探索“心新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科学体系,成立了“‘心新教育’办学思想引领下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参加了国家级科研课题“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与北京十二中等名校合作,邀请国家、省、市级的专家参与课题研讨和交流,高站位、高规格、高水准制定课程方案。(2)行动跟进:全方位开发“心新教育”课程资源,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整合高校资源、校友资源、家长资源、地方资源、国内外学校资源等,组建多种类型的创新实践基地。(3)导向协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管理引导。全面完善“心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各种制度和方案,制定《选修课程开设制度》《特色课程申报审议制度》《特色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特色课程开发奖励办法》《走班教学管理细则》等制度办法。(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之阶段成果课程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课程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质量。我们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本溪高中“心新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足学校实际,全力研发,逐步形成一套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又符合“本高”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1+3X课程”体系。“1+3X”课程体系是一种“课程自主成长体系”,它包含着“本高”师生对创新课程的深入思考:1.“1”指“育人为本、素养为纲”的课程设计理念“1+3X课程”体系中的“1”就是指在设计课程时充分思考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本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各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合,突出学生主体,把握素养主线,使“1+3X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了“育人为本、素养为纲”的设计理念。(1)育人为本:核心素养提醒我们,回到育人原点思考学校课程的出发点,才能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现全面育人。去年10月,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课程学也是“人学”,课程文化旨在“以文化人”,把人的价值观、素养、品质、能力放在首位,就是“四个回归”的具体体现。(2)素养为纲: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是创新课程的关键。备受关注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两大部分。如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方面: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我们在进行校本音乐特色课程设计时,充分遵照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创设了合唱课程,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美感,用音乐作品抒情咏志,通过音乐活动怡情养性。2.“3X”课程是国家基础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与师生原创课程的紧密结合与无限拓展创新。“3”指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校本特色课程精品化、师生原创课程个性化;“X”代表未知数,表示在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对三类课程加以科学规划与调整;“3X”体现三类课程不断创生、提升、发展的动态特点。“1+3X”整体看是一个一次函数的单调递增,表示“本高”“心新”课程创新无止境,预示我们的课程将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拓展创新。(1)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通过整合、压缩、拓展、个性化的设计,我们将国家课程进行了“本高”特色的校本化,目的在于通过具有选择性、层次性、结构性的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形成核心课程体系,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将国家课程构建成基础、拓展、研究三大层次课程框架。①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培养通才。强调对学科思想的教学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构建课程核心知识结构,夯实学科基础,我们围绕学科基础编写校本教材,如语文学科已经编写《文言基础》《语法基础》《作文基础》等8本教材。②拓展类课程面向群体,培养专才。拓展类课程是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前沿动态、感受学科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后续学习和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和眼界。“学科竞赛课程”是我校的一类拓展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均开设课程。2016年,我们在第31届“辽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二届国际青少年(中国泉州)科技创意大赛、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登峰杯”全国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通过开设学科竞赛类课程,突出特长,发展专长。③研究类课程面向个体,培养英才。这类课程是针对有潜质、学有余力且对个别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开设。大学先修课是我校研究类课程的一种,2016年4月,我们成立了“大学先修课程创新基地班”,开设数学,生物,化学三科,学生通过提前选修大学课程,提41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2018年第6期(总第272期)高其感兴趣领域的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科综合素养。我们请清华大学先修课专家陈伟教授到校给相关教师做培训,我校许多教师也到北京等地参加培训。5月,我校喜获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MOOCAP)理事会颁布的优秀组织奖。(2)校本特色课程精品化“校本特色课程”又称为校本必修系列课程,是学校基于优势和传统所形成的“学校特色课程”,它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体现“本高”育人特色的必修系列课程,特色课程不在多,而在精,目的是让每个学子留下“本高”的文化印记,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花式跳绳课程和合唱课程是我校两个“校本特色课程”。全校3000多名学生全员参与花式跳绳特色体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