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军改主讲:金绍龙昭通学院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讲座改革是清除弊端、完善缺陷,改革就是扬弃。说起军改,不得不让人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野战军解放战争和渡海解放台湾的英雄壮举,不得不想起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义举故事,不得不想起中印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中越之战,不得不想起驻港部队、驻澳部队的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不得不想起多次大阅兵、国际护航和国际维和、、、、、、。当然,也让我们不得不想起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中国海疆当前的复杂局势和新中国军队的缺陷与历次军改。军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军改是军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中国军改经历了11次大裁军、四次军衔变化和四次军区调整,军队员额从627万到200万,军区从五大军区调整到四大战区。回顾中国的军改,无论是毛泽东主席时代的军改,还是邓小平时代和习近平今天的军改,每一次都影响突出,都无不把中国军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目前被世人称之为当代最“牛”的军改,更是影响非凡、引人注目。下面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当代中国的军改吧。一、军改状况2015年9月3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这次会议明确了军改的意义、目标、任务、措施,对军改做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中国当代新一轮军改的拉开了序幕。按照军队改革会议精神,中国军队改革的目标是: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包括: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作战指挥机构等。应当说,内容还是相当全面的,涉及的范围也是很广的。但是,概括起来,则主要包括两大体系建设。一是作战指挥体系建设,一是领导管理体系建设。而这两大体系,也是强军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的军改机构改革。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11月24日至26日在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对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一体设计,通过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等重大举措,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中国军队改革有三大亮点:构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这是针对军队作战指挥系统的,改革后,军队的“中枢神经”更加高效灵敏;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这是把军官的权力关的笼子里,针对的是滥权与腐败等问题;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意味着一些军队企业将与地方企业联合发展。这是坚持富国与强军并重的举措。显然,中国军队改革,必然拉动国内经济,生成强大战斗力。2015军改后军区调整状况新中国成立之初,撤销野战军,全军调整为六大军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整编。主要是撤消解放战争后期形成的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以及各兵团,分别与各大军区合并;将陆军整编成国防军和公安军;全国统一成立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武装部;按国家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为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六大军区。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华北军区、东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等五个军区继续保留。中原军区被撤消,重新设立西南军区。新中国成立后,各军区机关有了自己固定的工作地方。华北军区机关设在北京,东北军区机关设在沈阳,华东军区机关设在南京,西北军区机关设在西安,中南军区机关先在武汉,后迁到广州,西南军区机关开始在重庆,后迁往成都。50年代中期,全国军区增加到13个1955年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决定将原西北、西南、华东、中南、东北、华北六大军区进行扩编,并按城市和省(区)的名字命名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内蒙古军区。考虑到沿海地区和蒋介石盘踞台湾的特殊情况,1956年4月22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将南京军区管辖的福建、江西两个省军区划出,组成福州军区。于是,全国的大军区增加到13个。这是解放军历史上大军区机构最多的时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机构历经了三次大的调整和一次小的调整。六七十年代,将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军委对大军区作了小幅度的调整。1967年5月,将内蒙古军区改为省级军区,隶属于北京军区。1969年12月,将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划归成都军区。1979年5月,把新疆军区改名为乌鲁木齐军区。这样以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解放军保持有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昆明、兰州、成都、福州、乌鲁木齐11个大军区。80年代后,将十一大军区合并为七大军区进入80年代后,解放军又实行了几次军队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1985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将11个大军区合并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七大军区。至此,经历几十年变化的大军区机构已基本定型。将乌鲁木齐军区撤消,和兰州军区合并,统一编为兰州军区。下辖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和新疆等省军区及若干集团军。将昆明军区撤消,同成都军区合并,统一编为成都军区。下辖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军区和若干集团军。据《国防参考》报道,在十一大军区合并为七大军区时,原计划保留昆明军区,裁撤成都军区。但经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中央军委从战略全局考虑,决定撤销昆明军区,将其辖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当时,昆明军区部队的主体是邓小平曾经领导的原第二野战军的老部队,但作为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并未因自己的老部队被裁撤而改变决心和计划,而是坚持从大局出发,果断下达命令,从而确保了精简整编工作的顺利进行。将福州军区撤消,与南京军区合并,统一编为南京军区。下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军区和上海警备区及若干集团军。将武汉军区撤消,分别合并于济南、广州军区,统一编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济南军区下辖山东、河南省军区和青岛警备区及若干集团军。广州军区下辖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海南省军区和若干集团军。2015年前,共分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七大军区。然后,让我们再看看世界关注的裁军。以裁军促军队更加精干高效。从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入手。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裁减军队员额30万,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使军队更加精干高效。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根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第一次大裁军1950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复员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军委于5月16日至31日对整编复员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和部署。决定军队复员150万人,将全军的总员额由550万压缩到400万,当年即复员23.9万余人。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整编工作终止。之后由于战争需要,军队又进行了扩编,到1951年底,总兵力达到611万人,最高时达到627万人。第二次大裁军朝鲜战场形势基本稳定后,中共中央决定再次进行精简整编,毛泽东于1952年1月批准了《军事整编计划》。到1952年10月底,共精简19个军部、73个师,近200万人。这基本实现了朝鲜战争爆发前国家计划将军队员额压缩到400万的目标,军费开支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由1951年的43%下降为32.9%。通过这次精简整编,陆军初步完成由分散领导向集中统一指挥、从单一步兵体制向诸兵种合成体制的转变。同时,海军、空军和院校建设得到了加强。中国历史上的大裁军第三次大裁军从1954年2月全面开始至1955年底结束,全军总兵力共精简了21.2%,总员额减到350万人。其中陆军部队裁减比例最大,特种兵得到加强,极大地推进了人民解放军合成化建设。军费开支由1953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4.2%下降到24.1%。通过整编,全军基本上做到了人员统一编制、武器统一定型,人民解放军基本上实现了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化的转变。第四次大裁军整编工作从1956年11月开始,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于1957年1月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确定全军总人数再裁减1/3,要求3年裁减130万人,压缩至250万人左右。到1958年底结束,全军总员额降至240万,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人数最少的时期。到1958年,调整后的海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的人数已占全军总人数的32%。军费开支占国家总财政支出比例下降到12.2%。这次精简整编主要裁减了陆军、公安军和各级机关党校及其附属单位和勤务分队,人民解放军合成化程度显著提高,编制体制实现了一次根本性调整。通过四次裁军,人民解放军加强了海、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的建设,创建了海军、空军、公安军、防空军及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形成了五大军种和七大兵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解放军以陆军为主的单一军种局面,调整后的海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编制更趋合理,完成了人民解放军向国防军体制及合成化的过渡。第五次大裁军1975年6月24日至7月5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3年内将军队减少60万人。9月,中央军委批准了总参谋部《压缩军队员额,调整体制编制方案》,军队精简整编工作在全军展开。到1976年,军队总人数比1975年减少13.6%。1978年1月18日,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方案》,明确要求军队继续进行体制编制调整。第六次大裁军1980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8月15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军队精简整编方案》,提出这次精简整编的原则是:精简机关,压缩军队员额,减少保障部队和非战斗人员。这次裁并了各级机关重叠机构,撤销了省军区独立师,部分野战军步兵师改为简编师。第七次大裁军1982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下发《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明确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方针和原则。据此,军队体制编制开始调整和改革。这次精简整编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改为总参下辖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军区直属的炮兵、坦克和野战工兵部队,大部划归陆军的军内建制;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所驻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八次大裁军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从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同年7月1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转发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根据要求,这次改革体制、精简整编的任务是:一是压缩军队总员额,全军总人数减少100万;二是改革体制编制,同时还要改革和建立一些相关的制度。到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由423.8万人减到323.5万人。之后,又作了进一步的裁减,至1990年,全军总员额减到319.9万人,共裁减员额103.9万人,占裁减前总员额的24.5%,完成百万裁军的任务。通过这一次百万大裁军,人民解放军在精兵、合成、提高效能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一是压缩了军队的规模,减少了数量,提高了质量。二是撤并、压缩了机构。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成7个,合并了4个大军区,减少了保障人员。三是组建了陆军集团军和陆军航空兵,加大了技术兵种的比例,全军减少军级以上单位30多个。四是初步理顺了一些领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