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2019.03本试卷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A.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B.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C.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D.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25.传统观点认为汉代田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很少与外界有商品往来,即使有商业活动,也是在田庄内部“闭门成市”。也有些学者认为:“‘闭门成市’不过是形容田庄产品的自给程度很高,而非不需要同外部市场联系,也绝非仅把内部消费之余才拿到市场出卖。”这表明A.新的观点依赖于史料的新发现B.同一历史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C.历史研究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D.史学争鸣使历史更接近于真实26.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A.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B.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C.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D.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27.《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不准艺人在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违令者都按亵渎圣贤治罪。程颐、程颢和朱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贤偶像。这表明明代A.圣贤崇尚成为社会生活主题B.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相统一C.民间艺术受到政府严格管理D.主流思想与世俗文化相冲突28.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29.1911年,“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1925年为502条;1928年、1936年分别增加到1119、1507条;1939年达到2369条。这表明A.民族危机驱动下民族观的转型B.近代化推动下民族自信心增强C.近代报刊引领了思想观念变革D.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影响日增30.以下为华中根据地和人民军队进军路线示意图。该图所示信息表明A.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B.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C.抗日军民对日寇局部反攻D.民主革命正走向全面胜利3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成立;1956年,从重工业部中分离出兵工总局,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1963年,从二机部中又分离出三机部(航空工业)、五机部(兵器工业)。这表明A.工业优先战略方针确立B.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强化D.科技革命引领工业发展32.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中有一段“通过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政治职位”的对话。对话表明作者A.意在讽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B.表达对社会等级分化的不满C.对社会道德沦丧的严厉谴责D.揭露和批判政治制度的弊端33.中世纪时,发放高利贷收取利息是“在上帝眼里最丑恶、最可憎的犯罪”。但到1548年,一些教会成员开始请求接受“适度、可接受的高利贷”,这种修正很快就让位于一种颇具讽刺的态度:“获取高利贷的人去地狱,不这么干的人去贫民窟”。这种修正表明A.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B.宗教改革颠覆了人们的是非观C.商业资产阶级取得教会领导权D.人文主义已成为社会主流意识34.19世纪上半期,英国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代替了传统的招贴画、路牌等,成为广告的主要载体,广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传播现象和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这一现象表明A.资产阶级控制大众传媒业发展B.经济对市场依赖程度大大提高C.产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D.报纸杂志的资讯传播功能弱化35.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A.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C.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宋代商人按经营类别分属不同的“行”(行会),行会作为政府助手,发挥着控制和管理商人的作用。明代,远离故土经商的人越来越多,需要把同乡人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于是,除了原有的“行”以外,又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会馆。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材料二1900年,清商务大臣盛宣怀提出:要“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4年,商部上奏清廷:“纵览东西诸国,交通互市,殆莫不以商战至富强。而揆厥(揣摩)由来,实皆得力于商会。”成立商会能够“通商情、保商利。”根据商部的意见,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等文件,成为商会成立的法律依据。到1906年,我国各地已建立商会、商务总会110个,逐渐成为各地区商人的组织。——摘自《商会的历史演变》材料三到1988年,全国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成为国营、集体、私营、“三资”等各类工商企业携手发展的社团组织。各地工商联参加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积极进言建议。同时,并积极反映并参与解决与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的用地、乱收费、乱募捐、财产安全、法律保障等问题。90年代中期,工商联已同海外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个工商社团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发起成立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会合作联盟,71个国家的80多个商会都加入联盟中来。——摘编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的崛起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到明代商人组织职能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历史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成立商会的历史背景。(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国工商联的作用。(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世界专利制度发展大事记1449年,英国国王授予制造彩色玻璃的方法专利。1474年,威尼斯共和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到16世纪,提水机、碾米机、运河开凿机等工业发明陆续被授予10年的特许证。1551年,法国、荷兰和西班牙也涌现一些专利。1561~1590年,英王批准了有关肥皂、纸张、皮革等物品制造方法的50项专利。1623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授予新制造品的真正发明人以专利证书和特权,这被认为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欧美国家纷纷效仿。1790年,美国以宪法为依据,颁布专利法。其后,法国(1790年)、荷兰(1809年)俄罗斯(1812年)、墨西哥(1840年)、巴西及印度(1859年)、阿根廷及意大利(1864年)、德国(1877年)日本(1885年)等国先后颁布。1883年,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14国签订《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6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0国签署《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893年,以上两个组织执行管理的国际局合并成立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建立。197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为联合国组织系统的一个专门机构。1994年,世贸组织成员国签署《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世贸组织签订合作协定,扩大其对全球贸易的管理作用。——据《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历程简论》等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依据世界专利制度发展大事记,对专利制度发展进程进行合理分期,并简要阐释分期的依据。(要求:以世纪或年代或××后等表明分期,表述明确,阐释准确清晰。)4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郑玄(127—200年),东汉北海高密人。自幼志于经学,在外求学近20年,最后师从经学大师马融,博通群经。“既归,聚徒讲学,弟子千人。桓帝时党祸起,被禁锢,杜门修业。”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自成一家,号称“郑学”,使之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郑玄晚年守节不仕,刻意保持名士清节,专心经术,著书立说,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古文献材料。郑玄的教育思想寓于经学注解与聚徒讲学中,强调“学,修德学道。”“道”即包括“六艺”在内的知识技能。指出“师善则善”,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以正教之”,“自强,修业不敢倦”,教学“既开其端意,进而复问,乃极说之。”反对照本宣科“填鸭式”的强行灌注。郑学对后世发展的影响深远。唐朝列郑玄于“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追封他为高密伯。——摘编自吴存浩《郑玄教育思想及成就试论》等(1)根据材料,指出后世高度赞誉郑玄的主要依据。(7分)(2)根据材料,简要评述郑玄的主要教育思想。(8分)高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19.3)24.A25.B26.D27.B28.C29.A30.B31.C32.D33.A34.B35.C41.(1)变化:由附属于政府、帮助政府控制、管理商人的组织到独立于政府、维护商人利益的组织。(4分)原因: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乡土宗法观念的存在;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抑商观念的淡化)。(6分)(2)背景:有识之士的推动;西学东渐的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近代化)的影响;清政府实施“新政”改革;救亡图存(求强求富)的需要。(9分)(3)作用:有利于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代表工商业者参政议政;维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加强中外经济联系;推动国内企业走向世界。(6分)42.(12分)例举1(4阶段):(1)14-15世纪,专利制度萌芽(开始)。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和西欧,一些国家开始对工业产品实行专利保护。(2)17-18世纪,专利制度发展。专利制度从西欧国家向其他地区扩展;法治化加强。(3)19世纪末,专利保护制度走向国际化。欧洲国家率先联合推动;保护范围扩大(由工业品扩大到文学艺术作品)。(4)二战后,专利制度全球化。全球性专利保护组织建立,并得到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影响扩大到全世界。例举2(3阶段):14-18世纪,专利制度产生和发展阶段;19世纪末,走向国际化;二战后,全球化。(依据略)例举3(3阶段):14-15世纪,专利制度萌芽(开始);17-19世纪末,发展并走向国际化;二战后,全球化。(依据略)例举4(2阶段):14-18世纪,专利制度产生和发展阶段;19世纪末以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依据略)44.(1)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宪法的颁布;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和控制;国内军事寡头统治,政局动荡;外国控制经济命脉;封建大地产制存在;工人农民的支持;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等。(7分)(2)意义:维护了宪法精神,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完善了民主政治);有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了工人农民的利益;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8分)45.(1)依据:辛勤学习,致力于儒家经典的传播和弘扬;整理注释儒家经典,独创新的儒学学派;守节不仕,表现出名士的气节;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封建政府的褒奖。(7分)(2)评述: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德育教育,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对教师的要求上,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