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二轮复习-第6讲-甲午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6讲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4~1919)—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建时空坐标·知识定位更准确]时段特征概览总述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期,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舞台上都异常活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生活一方面,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剧,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或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1)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1)《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中央机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形成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服饰、礼仪、交通、通信、大众传媒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原因:_________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2)过程:1894年在丰岛日本挑起战争,_________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明治维新黄海大战(3)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_》。(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_________的狂潮。马关条约瓜分中国(1)原因:___________危及列强在华利益。(2)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_________》。(3)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清政府成为____________在华的代理人。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考点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政治)(一)列强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点拨提醒】从多角度理解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1)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2)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4)学习内容:向西方学习由“器物”转向“制度”和“思想”。(5)民族觉醒(革命力量):甲午战败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救亡图存运动掀起高潮,如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5)国际关系。甲午中日战争也是一场改变东亚政治格局的国际战争,日本崛起、清政府国际地位衰落,帝国主义在中国矛盾加剧,日俄战争爆发。视角1从通史视角考查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典例1】(2015·四川卷)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立意]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思路]观察图片信息,图中有美、英、日、法的国旗(美国星条旗、英国的米字旗等),即可判断出此战争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明显显示的侵略国家包括英、法、美、日等国,可判断这次“战事”应该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束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主题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变式训练(2014·山东文综,18,4分)“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根据题干中提及的“请开铁路”“银行”“商局”等内容可知,属于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这是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特征。而列强的对华资本输出是在《马关条约》的签订后,故选D项。1、戊戌变法(1)______年_________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2)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_________的近代化开始启动。(2)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_________运动,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公车上书政治领域2、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_________空前严重。(2)概况:提出“_________”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_____________联合绞杀。(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_________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_______的英勇斗争精神。民族危机扶清灭洋中外反动势力瓜分中国反侵略1895(一)列强侵华(二)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思想启蒙(1)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2.过程(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3)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辛亥革命(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覆灭;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1)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3)思想上: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5)社会生活: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3.意义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4分)视角2: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辛亥革命深远影响【答案】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思想,成为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2分)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五四运动提供阶级基础。(2分)1、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成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共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②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③辛亥革命解放了思想,创造了中共诞生的思想条件。2、纪念辛亥革命有助于拉近海峡两岸的距离。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继承人。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等辛亥革命先辈的功绩,正确阐释辛亥革命的历史,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增进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拉近两岸民间的距离,增强台湾岛内反独促统的思想意识和力量凝聚,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正面的意义。3、纪念辛亥革命有助于动员广大华侨华人共同支持祖国的建设事业。海外华侨华人曾经以极大的热情和行动支持了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对于今天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团结香港和澳门同胞共同建设祖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4、孙中山构想的国家建设蓝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孙中山胸怀建设中国的伟大理想,制定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初步蓝图。他设计的国家现代化建设蓝图,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视角2: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辛亥革命深远影响清末“新政”(1901——1905)1.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国内出现立宪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3.主要措施:①教育:废科举、办学堂、派游学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刑律③军事:编练新军、开办警政。④经济:奖励实业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以维持其专制统治4、结果: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预备立宪”(1905-1911年)1、“预备立宪”目的: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2、过程:1)五大臣出洋考察2)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6年,清廷上谕,“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限期立宪1910年,成立各地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缩短预备立宪期1911年,成立皇族主导的“责任内阁”3、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拓展延伸: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述:从清帝退位到东北改旗易帜(1912~1928年),主要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政治:(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3)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思想文化: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步中国化。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繁荣局面,随后陷入萧条,社会物质、习俗生活快速发展变化。视角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考查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典例2】(2013·课标全国Ⅰ,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关键信息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__迁移知识近代中国的重大政治运动。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探索。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B项。视角4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考查辛亥革命等的影响【典例2】(2016·北京卷)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依据材料设定时间信息,两幅广告分别刊登于武昌起义前后,主导者应为商人,故排除①;②“民国成立”是在1912年,时间不符。结合图中广告“专制与共和”及辛亥革命的背景可知③④正确,故选C项。★变式训练.(2013·安徽文综,13,4分)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