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导论》复习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3级中医本科《中西医结合方法学》复习纲要以下内容请结合参考教材《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进行复习。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第一章绪论一、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概念二、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性质1.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是研究中西医结合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规律学科。2.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是一门具有向导性或引导性功能的学科。3.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具有明显的综合性。4.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是一门联系哲学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桥梁学科。三、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研究对象:整个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2.任务:从总体上综合研究和认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特点、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对中西医结合各门具体专业学科研究现状、动态、进展、思路和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研究,从总体上综合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学。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研究方法:哲学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研究方法。五、学习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意义1.学习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始终贯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讨论各种问题。2.学习、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会让人们明白什么叫中西医结合、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怎样中西医结合等基本知识。3.学习、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会帮助人们提高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必要性、规律性、普遍性、优越性、正确性和创造性等认识。4.为人们提供一些前人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或经验,以供借鉴,并发挥启迪、开拓思路的作用。25.帮助学习者坚定专业思想。六、中西医结合方针政策概述1.注意标志性事件:1950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党和政府即把“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四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2.“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的正确性体现:符合并正确反映我国国情和民情民意的正确方针;“促进中西医结合”是符合并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正确政策;“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调动了我国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践证明“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是正确的。3.正确理解和认识“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政策体现:贯彻“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是卫生工作、中医药工作的重要任务;正确贯彻中医药政策关系着正确贯彻“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依据《中医药条例》认真贯彻“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正确宣传是正确贯彻“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的前提。七、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院1.定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指有一定的人才组合群体和现代化诊疗设备、设施,综合运用中、西医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开展以医疗工作为中心,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及科研、教学等医学活动为一体,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机构。2.本质属性:中西医结合。3.中西医结合医院遵循的根本原则:“中西医并重”。第二章医学与医学模式概述一、西方医学的渊源:医史学界公认的西方医学主要来自: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皇帝内经》一书的问世,是中医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标志。二、医学模式的定义及演变1.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模式就是对于人类疾病和健康总体特征与过程本质的概括;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内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范围的总和;它反映着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体系结构和框架、医学思维方式和发展规范。2.西方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3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希波克拉底十分重视医生的道德修养,曾著有关于医德规范的著作:《誓词》,《论医生》,《医理》,《希波克拉底文集》。记载早期希腊医学思想发展和医疗情况的重要资料是《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以来被尊为“西方医学的鼻祖”、“医学之父”的是希波克拉底《皇帝内经》一书的问世,是中医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标志。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实验医学的开始的专著是《人体之构造》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皇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三、中医学模式及其特点:注重整体、以人为本、个体辩证、取法自然。中西医结合医院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中西医并重四、中西两种医学模式比较中医学模式现代西医学模式基本特征哲学-医学模式科学-医学模式整体观元整体:人由天地之气生(道-天-地…人)合整体:人由部分构成(人-器官…分子-基因)人体观有自然、社会、思维属性生物学客体形神观形神合一,注重心理与意思的统一只注意到心理疾病观强调人病之“失调”强调病人之“病灶”治疗观因人论治—病之人据病而治—人之病研究重点侧重人体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侧重人体内部结构、层次的分析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何意义。1.确立正确的医学观。通过了解医学的发展规律,有助于认识人体的本质和过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医学的性质与功能等医学的基本问题,以便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医学发展方向,建立正确的人体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等基本医学观念,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42.掌握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据医学的发展规律,归纳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完善知识结构,避免盲目性、片面性,少走弯路,多出成果。3.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具有漫长的历史,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从医学发展规律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医学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认真进行医学实践,为推动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多做贡献。第三章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一、中西医结合概念的由来1956年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二、中西医结合的内涵:1.毛泽东强调中、西医药两种“知识”的结合。2.这一内涵反映了中、西医药知识结合发展的规律。3.这一内涵把握了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三、中西医结合的外延:中西医结合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方针、中西医结合事业、中西医结合人才、中西医结合机构等。四、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1.常识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也称常识性或经验性认识,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2.科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3.哲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五、定义: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结合医学。5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方法,以及在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综合运用中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人体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结合医学是综合运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在其综合运用中创造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人体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问题的一门科学。第四章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简史一、“西医学第二次传入时期”的传播形式主要有:开办诊所和医院、兴办西医学校、输送留学生、翻译出版西医书刊。西方从事针灸研究最早的国家是:法国二、中西汇通思想的提出:明末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徐光启在天文学三首次提出了中西汇通的主张。三、中西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唐宗海的“折中归于一是”、朱沛文的“华洋医学各有是非”、张锡纯的“衷中参西”、恽铁樵的“新中医”。第五章中西医药学比较研究一、比较医学:比较医学是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医学体系进行研究。其任务在于对不同的医学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总结各种医学的共同点、差异和特色,从而促进整个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比较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西医学与世界各个民族的传统医学的比较研究。二、中西医药学比较研究的意义(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意义):寻找中西医结合的突破口;推动方法(论)层面中西医结合;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制定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策略。三、中西医药学比较研究的原则:多维参照系、系统观点与系统分析方法、“内在论”与“外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西医药学比较研究的最根本的参照系是:医学实践6四、中西医比较研究的内容中西医历史背景的比较研究、中西医哲学观的比较研究、中西医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中西医症状学的比较研究、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研究、中西医治疗学的比较研究、中西医医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中西医发展史的比较研究等等。五、中西医生理学的比较研究内容1.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2.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3.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六、中西医病理生理学比较研究的内容1.病因学说方面中医:中医的病因学说根据中医理论体系提出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不内外因的观点。西医:西医病理生理学认为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因素等等;西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方法为尸体解剖及实验的分析还原法。2.疾病转归方面中医:以正邪交争来认识疾病的过程,邪盛正虚则病,正盛邪弱则复安。西医:损伤和抗损伤形成疾病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如果机体抗损伤占据优势,便有力量克服损伤使疾病好转向愈;如果机体抗损伤的能力不足,损伤不能修复并还在向前发展,则疾病必将加剧乃至导致死亡。七、中西医药学比较研究的最根本的参照系是医学实践第六章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进展概述一、证的特性:整体性、定型性、定系性、制约性。二、经络-脏腑相关性研究的内容:经脉与相关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有密切联系;脏腑病理变化在经穴上有反应,可通过这种反应,“司外揣内”而推断出内脏疾病;经脉上的理化刺激能对相应脏腑功能有调节作用。三、学习、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必须理解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是气。7四、中西医治疗学的比较研究发现西医学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对因治疗、对症治疗、支持疗法。五、外科急腹症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1.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开始最早、效果最好的研究项目。2.中西医结合肠梗阻的诊断采用“三辨诊断”:辨病、辨证、辨型。3.治理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剂:大柴胡汤的加减方或其衍化方。六、七情为病的动物模型有:猫吓鼠致恐伤肾模型、爆竹吓狗致恐伤肾模型。中西医结合造模总的指导原则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体现中西医结合思路。第七章中西医结合的合规律性研究一、规律的概念及特性:规律就是客观事物或系统发展过程中自身国有的动态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规律的特性为: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可认识性。二、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表现1.中华和合文化是孕育中西医结合的土壤。2.中西医结合是东西方文化交融必然结果。3.中西医结合符合现代科学融合发展的规律。现代科学融合发展的规律是“综合-分化-新综合”4.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第八章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概述一、文献研究与运用的原则:文献的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法律性。二、科技文献的分类: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注意包涵内容)。一次文献——是直接记录某一研究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的事实及科学实践、证据等,并进而引申出来的观点或概念的原始文献,是作者应用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论文。二次文献包括:题录;文摘;目录三、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整理、临床观察、实验研究。8四、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决策的原则:治疗方案最优化原则(及时性、合理性、廉价性、高效性)、治疗措施安全性原则、个体化原则。五、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形式:单一式、先后式、主辅式、对等式。六、中药剂型改革的基本原则:务本原则、疗效原则、安全原则、方便原则。七、临床流行病学的特殊研究方法:设计、衡量、评价八、临床流行病学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意义临床流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