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心理研究结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困生”心理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高中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学校、社会、家庭普遍关心的问题。“学困生”的存在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在教育,实现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而高级中学肩负着社会人才培养的重担。我校地处舞阳县,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我班是普通班中基础较差的班级,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因此选择这个研究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产生的不同影响,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困生”。如何使这类学生的学习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和提升高中升入大学的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普遍性问题。二、课题界定:“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的学龄期青少年,由于环境、心理、个性、和习惯等方面的因素,致使学习成绩较差,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简称为“学困生”。三、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学生的一些学习心理行为,常常折射出他所处环境的情况。笔者经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等大范围的综合调查,比较客观地掌握了学困生学习差的背景和原因。学困生的形成很少出于遗传方面的原因,较多的是来自外部原因。在不同校风学风的学校里,学困生的人数就不一样;在不同班风的班级,学困生的人数也不一样;在同一班风的班级里,由于任课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水平和师生情感关系差别,导致学科间的学困生人数和困难程度也不一样。此外,家庭的文化层次、教养方式和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的氛围等对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水平也有较深刻影响。学困生就是长期在这些客观消极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渐渐形成了。1、教师的影响:应当承认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但也有部分教师恨铁不成钢,有时动机虽好,方法欠妥;也有教师歧视学困生,简单粗暴;也有教师在教学中言行和方法失当,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灵上挫伤,影响学生的学业。2、家庭的影响:家庭活动氛围,父母的知识结构、自身形象、爱好及个性特点等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学业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家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质量。笔者对有关“学困生”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家庭经济来源及经济状况、家长管教子女的习惯方式及效果、对孩子学习关注程度及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表明,学困生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农民、个体经营和下岗待业者居多,造成家长对子女教育不得法或忙于经商无暇教育;或望子成龙期望过高;或者娇惯溺爱、包庇纵容;或者粗暴无知、施行打骂。四、研究目标:1、优化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成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2、找出各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从而对症下药,探索出优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的最佳途径与系列操作方法,并进行实验论证。3、学校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学校良性运行机制,达到提高办学水平的目标。4、以教育科学研究为龙头,发动广大教师关心、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学人才观、质量观的形成,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五、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观察记录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对象:高一至高三年级学困生。六、研究进程:(1)、准备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调查分析,研究个案,确定实验班和个案研究学生;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制定研究方案、细则。(2)研究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7月)按研究方案和细则实施研究。编写《学困生心理个案分析报告》和《学困生心理研究报告》。(3)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9月)完成课题研究,撰写经验总结,完成各项成果资料整理,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建立研究小组:负责人:李石磊,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组员:辅助负责人将课题研究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八、课题研究的措施:(一)确定研究对象:我们抽样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高中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全校约有100人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倾向,占校总人数的2.3%。在此我们称他们为“学困生”,他们都觉得“学习不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在学习时,经常出现厌烦或逃避的情绪”,“早晨背上书包去上学时,愁眉苦脸,十分不情愿”……根据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把这些学生在一节课中以及课间的活动情况作了如实详细地记录。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还利用课间、午休、放学后的时间分别找了学生本人、家长、教师和同班同学谈话。通过调查、观察、谈话等几个步骤的准备,我们从100名“学困生”对象中,初步确定有25名学生存在轻微厌学情绪,他们的情况不大稳定,有时表现出对学习很感兴趣,有时又不大愿意学习,情绪波动较大。有14名学生明显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他们是邢帆、李涵、郭双、孙路、杨可、王伟、牛杰、陈辉、刘佳、何东、刘义、郭倩、石军、何恒)因此,我们确定这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展开调查、统计、观察、访谈,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及时矫正。(二)分析学困生的成因,确定学困生的类型。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还有因自身的认知条件造成学习困难的等等,这么多的原因中,一定存在着主导原因。而造成学习困难的主导原因也因人而异。因此,要解决学困生问题,就必须找到起根本性作用的主导原因,对症下药。以下是我们课题组在分析原因时所做的工作:A、我们的统计:在我们做了详实的准备工作,确定了这14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之后,我们在征得本人同意后,查阅了他们近几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在此将牛杰(高二年级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注:①为保护被研究者,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本课题所用的均为化名。②本课题中学生成绩在班级中的名次不对外公开,只作为研究的一个数据.我们抽样研究了语文和数学学科)表1:以学生牛杰语文、数学期末检测成绩统计表语文数学班级中名次:(共48人)学期语文数学名次一年级上期907248一年级下期827047二年级上期786548不难发现,该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平时的单元检测也都较差些,名次都在班级的最后三名,属于班级中的学困生。像他这样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学困生还有3位,他们是李涵、郭双、孙路。表2:学生李涵语文、数学期末检测成绩统计表:(共44人)学期语文数学英语名次三年级上期70685640三年级下期65486138四年级上期68526041从李涵的学习成绩中,我们发现他的成绩一直在走下坡路,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像他这样成绩明显下滑的学生还有8位,他们是杨可、牛杰、陈辉、刘佳、何东、刘义、郭倩、石军。B、我们的调查:这一次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原因而设计的,我们主要调查了学生自身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从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初步确定13位学生中有4位(刘佳、何东、刘义、郭倩)主要是由于自身因素造成学习困难而导致厌学的。其中石军、何恒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好动贪玩,致使学习成绩跟不上,从一入学开始,成绩一直不理想;牛杰是由于阅读方面存在不足(学习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学习方法的不适当而成为学困生;郭双是由于自己曾有不良行为而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厌学。有3位学生(李涵、杨可、何东、)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因素。其中刘佳和陈辉是由于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过高,自己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失去信心,产生厌学;郭倩和刘义是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而产生厌学;而石军、何恒则是由于家长对他们的学习丝毫不关心,听之任之,再加上“学习无用论”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厌倦了学习。还有1位学生(孙路)是由于学校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态度、同学的歧视等方面)使她对学习没有了兴趣。C、我们的观察: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情况,课题组成员对厌学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观察他们在课堂上、课间的表现,以下是10位学生在一节课内学习投入状态的情况:①打瞌睡;②与任务无关的闲聊;③做其它的事;④侵扰其他学生;⑤闲荡;⑥发呆、出神;⑦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⑧玩手机、笔、橡皮等;⑨离开位置。如从观察李涵的情况中,我们看到他在40分钟内,要么在做与任务无关的闲聊,要么在做其它的事,要么要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以上这些厌学学生绝大多数是上课好动、注意力分散、喜欢与同学讲话,偶尔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注意倾听并作出反应,其中只有一位(孙路)上课较安静,经常发呆、走神,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从来不举手,老师叫她回答,她总是默不作声。观察中,我们还发现,厌学学生前半节课比后半节课注意力稍集中,后半节课学生非投入学习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而投入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除了课堂上的观察,我们还注意观察了学生课间、放学后的表现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课间较活跃、好动、贪玩,只有郭倩课间不大愿意出去玩,经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时画画,有时做手工,有时则靠在桌子上休息。D、我们的分析:1、社会原因读书无用论的滋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2、家庭原因:(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如厌学学生刘佳、陈辉的家长就是这样。(2)“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有些家长由于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成为“留守学生”,在我校的50名学困生中有90%的为“留守学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3)家庭的离异、残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近几年常有一些家庭破裂或家庭重组的现象,这使部分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中。家庭的破裂一方面使部分父母在遭受精神和生活上的打击后,不能加强对子女的有效教育,忽视了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亦缺乏在生活、处事上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对一个身心正发展、学习正进步的学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缺乏父爱或母爱的情况下,自然会产生痛苦、彷徨的心理,也形成一定的自卑心理,同时社会的偏见,使他产生自卑心理,从此不求上进,逐渐成为学困生。例如:李涵、王伟等3、学校方面: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误导,即使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仍然很容易在各种学校看到:单项注入式教学仍占较大比重,学生仍多处于被灌输的被动状态,教师让学生在做大量的甚至是重复的习题来巩固他的课堂教学,学习乏味、枯燥、被动的学习状态就此产生了,在这种教育下,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潜力得不到开发,创造能力遭到扼杀。其后果不仅是教学效率的低下,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语言和行为失当,对学生施加了过重的压力,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罚做过多作业、回家拿作业和学习用品、回去叫家长来校、罚停课等等。学生被当场逐出教室,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少上了课,必然会影响学习。还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育人的艺术,学生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