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分析关键字:能源战略、中国经济、能源安全。摘要:毋庸置疑,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很难将发展建立在廉价的传统能源消费和粗放式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基础上了。而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且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保持持续的增长,同时能源消费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增长。如何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并使其可以继续推动本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将会成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因此,为我国制定合理的能源经济战略在现今显得尤为重要。目录中国的能源资源概况中国近年的能源消费状况及其消费结构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中国的传统能源安全状况和保障对中国能源战略的一些建议一、中国的能源资源概况总的说来中国的能源资源具有能源资源总量丰富;资源赋存不均;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等特点。中国的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煤炭保有储藏量约占世界已探明储藏量的13%,位列世界第三,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6.19万亿千瓦,位居世界首位;而且页岩气、煤层气的蕴藏潜力巨大;但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二、中国近年的能源资源消费及其消费结构情况据统计,中国2010年的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为3249.4Mtce,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969.2Mtce。其中生产量中原煤的产量占76.6%,原油占9.8%,天然气为4.2%,而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为9.4%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得到提升,由2009年的51.7%上升至53.8%。可以看出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和石油消费需求的矛盾日趋明显,供需平衡进一步转向依赖进口。我国的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煤炭依然占了比较大的比重,石油天然气的消费比例相对较低。201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45%,石油17.62%,天然气4.03%,核电0.69%,水电6.71%,可再生能源0.50%。三、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中国传统能源安全状况和保障我国始终将能源安全置于比较高的战略位置。就当前看来石油资源安全仍然处于能源安全的核心,电力、天然气、核能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领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主要是市场和价格的风险,但是新的风险依然在不断显现;同时能源进口地单一,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和周边石油消费大国存在着利害冲突,能源的消费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是需要急需应对的问题。得益于我国丰富的资源蕴藏总量,目前我国的能源自给率可以达到95%左右,但自1993年成为石油纯进口国以来,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在快速上升,且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保持当前趋势,石油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我国来说石油安全自然处在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位置。我国的石油进口主要依赖海上运输,海上运输的航线中通过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80%以上,使得马六甲海峡成为中国石油进口的生命线。而马六甲海峡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被置于多方的力量博弈之中,地缘政治,海盗等成为威胁这条通道畅通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在非洲拥有一系列的能源项目投资,而受其地缘政治影响,非洲石油进口地可能会因为其本国的内部或外部原因,导致我国的能源投资遭到损失,近期的例子如苏丹和利比亚。由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比较巨大,加上石油战略储备建立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仍没有完成其进程,距离其90天的预期储备期还有比较大的距离,特别是和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可用石油储备显得明显不足。这削弱了我国在危机情况下的抗风险能力。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网系统,但随着接入用户的增多,也会引起关于输电安全的问题,2007年的南方大雪致使南方电网严重受损,而因电力中断所造成的损失丝毫不比其他的能源安全问题来的简单。我国核电的装机容量,和装备制造技术相对于一些核电大国依然比较落后,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电站的安全受到各国的重视,如何使得核电站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应该成为今后我国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在生产和消费能源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长期的粗放式开发导致许多资源生产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资源开采,消费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趋于多发和多样性,治理难度加大。威胁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五、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我国的能源战略应该着重于如何保证我国的能源供应和完成能源资源的有效的使用两方面。保证能源供给。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资源生产国,具有强大的自给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中国应该首先立足于国内能源资源,着重优化能源结构,努力提高供应能力,积极发展电力;积极发展电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针对中国具体情况应该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由于中国油气资源蕴藏相对不足,应该将石油进口安全放在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位置,首先应该广泛开展石油外交,通过与油气生产国建立稳定、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互惠互利,从源头保证我国的能源进口安全,其次,应优化石油等主要进口能源的运输航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能源进口线路单一,且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现状。措施可以是加大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力度,增加从俄罗斯、中亚的石油进口;绕开马六甲海峡,从中南半岛输入石油管线;甚至可以探索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融化后经北冰洋航线大规模进口石油的可行性。在合适的时机尽快完成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具体是可以开放社会资本参与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库建设,鼓励民间石油储备以保障石油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应该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加快大型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广太阳能热利用、沼气等成熟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等利用技术,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扶持和配套政策,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和市场及服务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继续全面推进能源节约节约能源,是中国缓解资源约束的现实选择。在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必须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加强工业节能,实施节能工程,并且积极倡导社会节能。这要求我国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实施能源科技创新战略,提升我国的装备制造技术,加强对能源方面前沿科技研究和基础科学的投入。积极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清洁利用,并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积极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快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建立并完善煤炭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进煤炭的有序开采,限制开采高硫高灰分煤炭、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鼓励实施煤炭洗选、加工转化、洁净燃烧、烟气净化等技术。加快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新建燃煤电厂必须根据排放标准安装并使用脱硫装置,现有燃煤电厂加快脱硫改造。在大中城市及近郊,严禁新建纯发电的燃煤电厂。参考资料:《中国能源供应体系研究》史丹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国能源运输通道》百度百科词条《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分析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毕玮潇学号117503012012-5-24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人生能有几回搏,有生不搏待何时!所有的机遇和成功,都在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大道之上!我们走过了黑夜,就迎来了黎明;走过了荆棘,就迎来了花丛;走过了坎坷,就走出了泥泞;走过了失败,就走向了成功!一个人只要心存希望,坚强坚韧,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去追寻,去探索,去拼搏,他总有一天会成功。正如郑板桥所具有的人格和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梦想在,希望在,人就有奔头;愿奋斗,勇拼搏,事就能成功。前行途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无论我们遭遇怎样的挫折,只要坚定执着地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就能将逆境变为顺境,将梦想变为现实。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必须希望和拼搏同在,机遇和奋斗并存,要一如既往,永远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