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012级6班陈逸珂1203010635本文章系本人查阅资料后原创漫谈世界机枪发展史论文关键词:机枪发展世界论文摘要:在世界枪械发展史上,机枪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近千年的战斗形态,它的发展也反映了世界科技水平的发展。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惨烈的战斗造成大量伤亡,而且由于疾病肆虐,非战斗减员也十分严重,在士兵们痛苦的呻吟声中,一位善良的医生萌发了个想法,如果能发明一件高射速的武器,让一个士兵的火力密度顶上一个连,减少战场上的士兵数量,那就可以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提升武器射速和密度的想法,早在中国明朝的《武备志》中便有记载,这本军事著作中曾提到过一种武器——三十六管车轮铳,它将三十六个单铳安装在铁制车轮上,再将车轮水平置于支架,作战室将铳内装好火药和弹丸,转动车轮依次发射,这可谓速射武器的鼻祖。欧洲战场上也曾出现了两排和多排并联的排枪,但这些武器都是属于前装枪的范畴,装弹繁琐,并不适实用,一直到1858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欧洲军队还都是通过增加枪手的数量来提升火力密度,但在十九世纪中叶,一项革命性的军事成果完全改变了传统武器的设计思路,这就会金属弹壳定装弹,这种枪弹将底火和火药全部封装在金属弹壳内,大大简化了枪弹装填和发射的过程,这名医生马上将后装弹作为速射武器的首选弹药,同时创造性地把6根枪管并列安装在一个旋转圆筒上,通过转动手柄,各枪管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冲等动作,较完美地解决了持续发射的问题。世界上第一挺成功的多管时机枪就此诞生,而它的发明者——那名善良的医生就是后来被誉为“机枪之父”的理查德·加特林。加特林重机枪这挺转管机枪被叫做加特林机枪。加特林机枪虽然有着每分钟200发的惊人射速,但最初几年竟然连一挺也没卖掉。在当时的军队中,很多军官保守的认为进攻步兵的火力不过是决战的前奏,取胜仍要靠刺刀和肉搏,这种速射武器违背了步兵大无畏的精神,而传统的军火制造商更是大肆贬低这种武器,以至很多人还发起了一场反对加特林机枪的运动。加特林机枪可谓是一个早产儿在其问世之初,恪守教条的军官们还没认识到机枪的价值,当时军队根本不知道如何有效使用一挺机枪,军事思想也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无奈之下,加特林带着他的机枪到处参加展示。理查德·J·加特林和他的加特林重机枪美国内战时,北方军队的本杰明·巴特勒将军购买了加特林机枪。1864年在著名的弗吉尼亚“七日会战”中,攻占彼得斯堡的北方军凭借12挺加特林机枪和1.2万发枪弹大败南军,为攻取南郡的大本营里士满铺平了道路。战斗中加特林机枪表现出来的强大杀伤力立刻得到美国军方的青睐。于是,从1866年开始,这种速射机枪正式列装美国陆军,服役长达40年之久。1883年,由于自己的电气公司破产不得不离开美国来到欧洲的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凭借火药气体压力,让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自动完成,实现了“一扣扳机枪弹涌动”的战术效果。它的火力密度相当于百支步枪的威力。为了让机枪的持续射击时间更长,马克沁专门研制了用于供弹的帆布子弹带,最多可获得666发枪弹的连续射击能力,这是以往的机枪无法比拟的。由于在射击时枪管要持续承受近3000℃的高温,因此马克沁给枪管加装了一个装水的金属套筒来进行冷却,故名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德国人最早意识到这种机枪的军事价值,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甚至自掏腰包为德国近卫步兵团购置了最初的一批马克沁重机枪。1908年,德国军工部开始对马克沁机枪进行改进,推出了著名的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的产生激起了欧洲各国军队对机枪的极大热情。许多国家的设计师和发明家都纷纷努力开发类似的自动武器,要完成这样的设计,最为重要的既不能侵犯马克沁早已申请的多项专利技术,又能有效地把供弹、闭锁、击发和冷却等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还要利用火药发射能量驱动机件实现自动动作。一位来自维也纳的奥地利男爵、陆军上校阿道夫·冯·奥德卡里克(AdolphvonOdkolek)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他制造了一种利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的机枪样枪,1893年,奥德克里克带着自己的机枪来到法国圣丹尼斯(StDenis)的霍奇基斯军械制造公司,希望该厂能够投产这种武器。法国霍奇基斯军械制造公司的总工程师劳伦斯·本内特(LaurenceV.Benet,出生在美国)及其助手亨利·莫西(HenriMercie)在仔细观看了奥德卡里克的机枪后,对该枪的自动原理非常赞赏,特别是利用枪管下的导气活塞来完成自动动作的简单机构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样枪本身,两人认为还存在很多缺点。经过考虑,霍奇基斯公司拒绝了以许可方式生产该枪的要求,但同意出资购买奥德卡里克的专利,以便利用其设计特点开发可靠实用的机枪产品。面对霍奇基斯公司开出的巨额价码,奥德卡里克欣然同意,把专利权整个出售给了霍奇基斯。本内特和他的法国助手亨利·莫西一定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才把奥德卡里克的设计完善得有了模样,在重新设计中,他们把新枪的口径改为8毫米,发射法国8毫米里贝尔步枪弹,但保留了导气式自动方式,重新设计了更为简单的往复式活塞机构,射速达每分钟400发。为了纪念公司的创立者、美国人本杰明·霍奇基斯(已于1885年去世),新枪被命名为霍奇基斯机枪。霍奇基斯气冷式重机枪1895年,劳伦斯·本内特在圣丹尼斯工厂对第一支霍奇基斯机枪进行了测试,机枪的表现比预期的要好,但枪管发热过快,短时间射击后温度便急速升高,膛线很快损毁。经过冥思苦想,本内特很快找到了办法。他认为有必要在枪管后部增加一大块金属,利用它来吸收射击产生的大量热量。为了尽可能减轻武器的重量,本内特没有采用整块的实心金属,而是设计了“唐纳斯甜甜圈”式的铜制环形片状气冷散热器,并将其安装在发热最为剧烈的枪管后部。这一设计让本内热比较满意,他立即为其申请专利——在申办专利过程中,本内特发现美国发明家诺曼·维阿德(NormanWiard)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为此申请了专利;但最后本内特一定是同维阿德或其遗属就散热方式的专利权问题达成了满意的协议,因为后来那醒目的环形散热片成了早期以及后来的霍奇基斯机枪最为显著的识别特征。说到效果,本内特设计的散热片增加的重量并不算太大,但却把枪管的散热效率提高了接近10倍。霍奇基斯气冷式重机枪一共只有38个零件,枪身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拆解,便于维护。而且该枪还配有枪托,可以让射手抵肩射击。虽然改枪在火力密度上略逊于马克沁重机枪,但其枪身和三脚架的结合可谓稳若泰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国政府开始注意到重机枪可怕的杀伤力,自1934年8月中国与德国合步楼公司签订《合步楼条约》后,民国政府开始用钨砂、锰砂等战略性原料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在这个中德合作的黄金时期,民国政府的金陵兵工厂开始仿制德国的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并命名为民国24式重机枪。民国24式重机枪的原型枪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再经过金陵兵工厂的一系列改造这款强成为马克沁机枪中最优秀的型号之一,可靠性极高,称得上是一挺世界级的武器。此时的日本军队则以霍奇基斯机枪为蓝图推出了92式重机枪,这种机枪的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使用精度更高的6.5mm枪弹,射速每分钟500发,战场上威力极大。民国24式重机枪马克沁的发明让人类第一次运用了复进弹簧、抛壳系统、弹带供弹机构等,开创了自动武器的新纪元。在枪械发展史上,马克沁被誉为“自动武器之父”。在20世纪初,当时的机枪还以重机枪为主,枪身过重,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能把机枪安装在飞机上,1914年6月,德国空军在执行日常侦察任务时遭到英军飞机的猛烈打击,英军飞机上安装的正是刘易斯机枪。如同马克沁重机枪一样,刘易斯机枪的发明者也是一位美国人——萨克·牛顿·刘易斯。刘易斯轻机枪这种新式机枪全重只有12.25千克,可抵肩射击,适合单兵使用,弹盘里可装97发枪弹。刘易斯机枪最显著的特征是那又粗又圆的枪管,里面充满了金属薄片,这就是比水冷更方便的气冷式散热装置。二十世纪初,美国人对新式武器的发明总是显得非常漠然,面对刘易斯机枪的出现,美国军方的态度也是未置可否。而战争阴云笼罩下的欧洲却对这种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利时和英国先后取得授权并开始制造。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较为成功的轻型机枪,刘易斯机枪得到了广泛使用,从飞机、军舰,再到装甲车和军用摩托,虽然刘易斯机枪客串了很多角色,但它最大的贡献是在一战中为英国步兵提供了快速的火力支援。随着刘易斯在一战中的优异表现,轻型机枪逐渐引起了各国军队的关注。于是,各国的军工部门开始大力研制重量在10千克以下的轻机枪,曾经吃尽了机枪苦头的日本人自然也不甘落后,由于日军主要在海外作战,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由此带来的弹药保障问题。经过多年研制,1922年,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正式装备日军,这种机枪重10.2千克,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使用与三八式步枪相同的步枪弹及标准5发弹夹,射程较远,精度较高,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为便于瞄准,枪托向右弯曲,这个设计并没有对射击带来太多优势,却让它在中国有了个外号“歪把子”。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轻机枪作为日本的第一种军用制式轻机枪,“歪把子”在设计和制造上均代表了当时日本工业科技的最高水平,通过纯机加工的手段把整块钢铁生生削切成如此复杂的形状,就算用今天的技术也绝非易事。然而就在日本大本营踌躇满志地认为“歪把子”会在中国战场大显身手时,这款机枪却成了日本军人的梦魇。由于过分强调战斗弹药的保障,在设计之初“歪把子”全枪的结构布局都是围绕步枪弹夹供弹这一要求进行的,这就使得战斗中装弹程序过于复杂,没有受过长期训练的士兵根本无法做到连发射击。另外,由于装弹机偏于枪身轴线左侧,导致全枪重心偏左,连续射击时,射手始终要有一个向右正枪的劲儿,否则射弹会越来越偏左。这种机枪还有一个蹩脚的设计,通常情况下为了保护机枪手,在使用脚架时枪管与地面的高度不会超过300mm,但“歪把子”的脚架竟然高达400mm,当时日本士兵平均身高只有1.55m,使用如此高的脚架不免十分吃力,伤亡也居高不下。而当时的中国士兵则使用的是大名鼎鼎的捷克ZB26式轻机枪。1923年捷克布拉格兵工厂推出布拉格23式轻机枪,这种机枪重量9千克,使用7.92mm毛瑟尖弹,由20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达到每分钟450发,最远射程1500m。在测试中,该枪能够在连续射击数千发枪弹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射击精度,这让各国大为震惊。ZB26式1926年,捷克国防部开始正式采购这种武器,并定名为ZB26式轻机枪。但由于捷克国内经济并不发达,军工企业无奈之下开始出口这种武器以换取外汇。此时恰逢欧洲各国对中国武器禁运的解除,国民政府于是开始大量购买这种性能优异的轻机枪。不同于“歪把子”机枪的固定枪管,ZB26的枪管可以更换,而且更换枪管的动作也十分简单。这使得ZB26具备了令人惊叹的连续射击能力,而ZB26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射击精度,据一些国军老兵回忆在射程内,ZB26可以做到指哪儿打哪儿。大量的ZB26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军队重武器不足的缺点,同时配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在游击战、伏击战中ZB26成为中国士兵火力的中坚力量。而其在欧洲的姊妹花也是英军手中不或缺的支柱武器,这就是布伦轻机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意识到需要一种更加轻便耐用的轻型机枪用以取代老旧的刘易斯机枪。新型机枪不仅要满足战斗防御所需的强大火力,还要便于迅速转移和展开攻势,最终由ZB26改进的ZB33轻机枪被英军选为制式装备,被定名为布伦轻机枪。除了继承ZB26的优点外,布伦轻机枪缩短了枪管与导气管,取消了枪管散热片,而且还使用威力更大的7.7mm枪弹和30发弹匣,在减轻重量、简化工艺的同时,又增加了火力的持续性和威力。布伦轻机枪在多次重要战役中都表现出极佳的精读和易用性,性能相当出色。以至二战后众多英联邦国家军队还在继续装备这种轻机枪。布伦轻机枪以ZB26为代表的这一类轻机枪有着优异的性能,但当面对敌人大规模连续进攻时,还是显得力不从心。而长时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