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江苏省,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º18‘-121º57’,北纬30º45‘-35º20'之间,位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连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其中与安徽接壤线最长,达1673公里。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列全国第24位。总人口7438万人,居全国第5位,人口密度为725人/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全省辖13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33个县,省会南京市。二.土壤概况江苏地处中纬度,南北较长,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岗地仅占14.33%,主要位于西部和北部。平原中半数以上海拔不足5米,太湖平原、沿江和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各地气候、地形以及生物、母质、成陆时间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江苏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地带性土壤(显域土)有褐土、棕壤、黄棕壤和黄壤,非地带性土壤(隐域土)有盐渍土、草甸土和沼泽土等。江苏农业历史悠久,素以精工细作著称。各地不同的耕作制度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深刻的影响,自然土壤已演变为各类耕作土壤。旱作土壤有山沙土、包浆土、黄浆土、黄刚土、山黄土、黄潮土、黑土等类型,水稻土有黄白土、黄泥土、淤泥土、青泥土等类型。根据土壤组合和农业利用措施的区域差异,江苏全省共分为3个土带、10个土区、49个土片。三.土壤类型褐土主要分布在徐州、淮阴西部的丘陵岗地地区,面积约34435平方公里。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页岩、玄武岩等风化残积物、坡积物及黄土性物质,多为基性岩石或富含石灰质。江苏境内的褐土主要是淋溶褐土亚类,是在半湿润森林气候条件下行成的。棕壤主要分布于徐淮地区的东部-东海、赣榆及连云港市一带。大部分棕壤因受侵蚀的影响,土层甚薄。成土母质以酸性变质岩系的残积物为主。全省的棕壤,除以开垦种植外,大部分食山地土壤,因受到严重的土壤侵蚀,多发育成粗骨棕壤,除薄层表土外,全剖面为砾石层。三.土壤类型黄棕壤主要分布在南京、溧水、丹阳、常州、常熟一线以北地区,共有52103.5平方公里。北连棕壤和淋溶褐土地带,南向黄壤地带过渡。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的黄棕壤大多发育于石英砂岩、砂页岩、砾岩或花岗岩等残积母质上,大部分经过严重的土壤侵蚀,土层较薄。在山区的黄棕壤,由于植被经常被破坏,土壤侵蚀比较严重,土层较薄,土壤发育程度不高,称为粗骨黄棕壤。在丘陵阶地上发育与下蜀黄土上的黄棕壤,土体深厚,质地粘重,核状和柱状结构发育,pH值较高,盐基饱和度大。土壤的自然肥力较高,是发展农业、栽种果树的基地。草甸土在江苏分布比较广泛,其成土母质多为较新的冲积物和湖积物,质地以沙壤土或轻壤土为主。三.土壤类型黄壤仅分布在南部高淳、溧阳、宜兴、吴县等市县境内。黄壤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中有机质积累比较丰富,分解也强烈,表土中有机质层厚度在15-30厘米,有机质含量为1-3%。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度较高,淋溶淀积作用明显,盐基总量为5-15毫克当量/100克土,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土壤下层常有铁锰结核,上层杂色斑纹较多,粘粒部分的硅铝率在2.5左右,土壤已有相当程度的富铝化现象。三.土壤类型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湖荡周边,如里下河平原的射阳湖、大纵湖周边,里运河西侧滨湖低地,太湖平原诸湖群沿湖低地,高淳、溧水二县石臼-固城湖群周边。沼泽土的母质以湖积物为主,亦有河流冲积物。耕作土壤耕作土壤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继承了自然土壤的主要特性,又发展了利于作物生长的新的特性。土壤类型自然土壤耕作土壤生物气候带显域土隐域土旱作土水稻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地带棕壤粗骨棕壤包浆棕壤山沙土包浆土褐土淋溶褐土黄僵土草甸土(淮北)浅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沼泽草甸土黄潮土花碱土黑土北亚热带混生常绿树落叶林土壤地带黄棕壤粗骨黄棕壤残积碳酸盐黄棕壤草甸黄棕壤黄刚土黄白土黄泥土滨海盐土草甸盐土盐潮土淤泥土草甸土(淮南)浅色草甸土灰潮土淤泥土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青泥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土壤地带黄壤红黄壤红黄土江苏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对照表四.土壤污染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残毒贻害农作物,农副产品质量下降,且化肥和农药雨后随径流入河,从而污染河水。不少地方乡镇工业的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抗旱时作为灌溉用水,反复循环,既影响作物生长,又影响农副产品的质量。城市郊区菜地土壤污染更为严重,因菜地多分布在市区四周,直接间接受到环境的污染。残余农药和化肥随着污水灌溉从地面进入下层,污染物因此由土壤表层向下部扩散和迁移,从而部分污染地下水。五.土壤污染控制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如控制和消除城镇工业的“三废”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灌区河湖水质污染的监测与管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倡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板结,又可提高农副产品质量。适当调整耕作制如棉田因多施化肥和多喷射农药,两者残留量较多,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棉花和水稻水旱轮作,种植水稻可减轻或消除农药和化肥污染。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既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靠生物之间的多种物质循环,在良性循环中保持相对的平衡,又可使系统内部的物质多次重复利用,变废为宝,改善土壤与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等作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