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节日期刊教育部机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编2009年5月20日祝教育部职工子女六一节快乐!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许多标准,但目前尚无统一测量标准。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心理品质:一、智力发育正常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智商(IQ)在80分以上属智力正常,智商低于70分属智力落后,智力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属心理发育异常,常伴有适应能力低下,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儿童具有超常智力或特殊才能,其智商在120分以上,这部分儿童如果心理发展不平衡,也可能伴有适应能力缺陷。二、稳定的情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三、能正确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尊、自爱、自重,他们既能客观的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把握自己,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2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少年儿童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是同学们的知己。五、稳定、协调的个性人格亦称个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健康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协调一致的个性系统。个性系统的心理结构(亦称人格结构)由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和“自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气质、性格和“自我”是人格的重要部分。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六、热爱生活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七、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相适应一定的年龄应有相应的心理活动特点,如儿童青少年应是朝气蓬勃,而老年人应稳重、老练。心理健康者其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应是相适应的。———摘自《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儿童心理健康父母须知国内外的研究者都认为,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在外交友、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基础。家庭破裂或家庭气氛恶劣会影响到青少年对“亚文化”的选择。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与孩子进入青春期后3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例如,青少年的抑郁、焦虑、缺乏自信心、找不到生活目标以及孤立无助之感等等不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相当多的因素来自父母和家庭关系中的不良影响。至于父母对儿童的伙伴群关系采取何种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极端都不可取:一是权威型控制,二是放任自流。前者使孩子疏远、畏惧父母或产生逆反心理,其通常后果是撒谎或转入地下,所有丑事、坏事都可能在地下发生。后者使孩子无所约束、无所遵循、盲目放纵,可能在无知中出问题。这两个极端的结果都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父母,北大博思心理专家提醒,在指导青少年的伙伴群关系时可参考如下意见:1、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成长”,因此应当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去开发和建立适合于自己的社会网络。2、提供机会不等于给儿童青少年无限制的自由。相反,父母要对孩子在伙伴关系中的投入程度、时间和方式加以适当的限制,甚至需要“约法三章”,即让孩子胸中有数,知道父母对他们的关系持有某些要求和希望。3、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应当对孩子表现出深切的爱意。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得不像儿童时那样“听话”,父母就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让孩子突然感受不到父母之爱了。须知,孩子对父母这种爱的形式转变需要一个适应期,即逐渐理解和接受的时期。因此,父母对孩子的不听话或犯错误也需要采取批评和宽容相结合的态度,以免孩子产生在家庭中被“剥夺”了爱的感觉。因为这种“无爱”的感觉往往形成一股推力,把孩子推向了不良的青少年团伙。4、理想的情况是,父母本身以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良好的角色示范和交往技巧为孩子树立榜样,即言传身教。实际上,儿童青少年也仍然在不知不觉地仿效父母如何相互沟通和与他人交往。有些父母自己做一套,要求孩子则是另一套,这种“双重标准”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困惑与反感。5、父母要知道孤独感对孩子有多么不良的影响。父母要敏感地观察到孩子的哪些行为是由于孤独感造成的,要及早发现苗头,并采取措施,把不良行为消除在其萌芽状态。———摘自《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4吃早餐的孩子成绩好吃早餐对孩子很重要有数据显示,吃早餐能增强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并能促进情感和心理健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学专家墨菲,对马尔的摩和费城两个城市公立小学的100名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吃早餐的孩子数学成绩比很少吃早餐的孩子高出40%。不吃早餐的孩子出现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分别是其他孩子的3倍和4倍,出现多动症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高出30%。另外,研究还显示,不吃早餐的孩子改吃早餐后,他们的学习成绩会产生很大的飞跃,同时这些孩子出现抑郁、焦虑、多动症的几率显著减少。早餐吃什么早餐给人体提供的营养要越丰富越好。平日的早餐有奶有肉还不算吃好,因为营养还不够全。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还要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这样才算是营养丰富而全面的“好”。因此建议早餐适当加点生鲜的蔬菜和水果。———摘自《健康报》王宜文补钙过多有危害小儿生长发育快,对钙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绝不是补得越多越好。一旦补钙过量,小儿会出现以下症状:1、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等。2、造成高尿钙症,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尿中有红细胞,较重的可有肉眼血尿,甚至形成泌尿系结石。3、补钙过多使小儿骨骼过早钙化,前囟门过早闭合,形成小头畸形。长骨发育受到影响,身高受限。骨中钙的成分过多,使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4、血钙过高使软骨过早钙化。———摘自《健康咨询报》张凌夫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