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空间到流动空间: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实证与思考甄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经济和城市地理研讨会23/11/2013上海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本的全球流动,进而创造了更多的连接和相互依赖,也加强了地方优势。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日益丰富,云计算、物联网等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知识、技术、人才、资金等的时空交换,使得城市生产与居民活动范围持续扩大、类型更加复杂,并促进了产业重构和空间重组,进而改变着区域和城市的空间格局。1.发展背景桠溪镇经典的流空间理论Castells(1985,1989)设想了一个由计算机网络所创造新的生产与管理空间,即流空间(spaceofflows)。他从技术决定论出发,认为流空间将取代场所空间。Castells(1996)区分了流空间和场所空间,并提出了流空间由三层构成:第一层由电子脉冲回路所构成(微电子、远程通讯、计算机加工、广播系统等),它促使了一种无场所的非地域化和自由型的社会;第二层是由其节点和枢纽所构成,促使了一种网络,连接了具有明确的社会、文化、物质和功能特征的具体场所;第三层指主导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它促使了一种非对称的组织化社会。这意味着:Castells(1996)将流空间从纯粹的虚拟技术空间扩展到地理空间与社会网络尺度,社会精英的作用被强调了。2.流空间理论及其变化——流动空间的探讨评价:流空间的出现对于以地理距离为基础与核心的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在众多研究文献中,Castells的流空间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它对于我们理解网络信息空间与地理实体空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Castells(1989,1996)所提的流空间(Spaceofflow)也强调了城市节点的价值,强调了无疑为全球化、信息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与重要出发点。PeterTaylor(2004)提出了世界城市网络理论,其主要创新就是基于流空间,以关系替代结构推动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以“中心流理论”替代“中心地”理论,解释了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与特征。Taylor团队近些年来一直通过全球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布局去分析和研究世界城市网络。新流动范式出现近几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新的流动范式,包括人类学、文化研究、地理、移民研究、科技研究、旅游和交通研究(JohnUrry,2004;MimiSheller,JohnUrry,2006)。地理学家提出:新的时空协调模式(Mei-PoKwan,2007,Wang,2009)变化的时间使用和增加的流动性;变化的现有城市节点的使用;家庭和工作之间边界的模糊;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以及向个人间连接的转型,个人之间互动的空间结构和过程在当前的移动通讯时代变得更为复杂。与此同时,地理、计算机、社会学等领域,开始采集流数据对流空间进行分析、模拟与可视化。传统的“要素流”分析不再变得虚拟,正在与实体空间一步步走向结合。日内瓦手机通话流量图(1周)评价:新技术的出现,为流空间的研究注入了动力,但流空间的研究如果不能将人这一活动主体纳入,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流动空间这一概念,目前在国内已有使用。但当前国内的学者所谓的流动空间大都是Castells的流空间(Spaceofflow)。流动空间是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动而建立起来的空间(组织形式),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流线和快速交通流线为支撑,创造一种有目的的、反复的、可程式化的动态运动(沈丽珍,2010)。因此,需要对流动空间加以重新解释和正名。新的技术进步对“流空间”的修订——从流空间到流动空间移动信息技术和高速铁路技术,促使基于定位的移动社会网络越来越普及,加之高速铁路真正实现了人的高速“流动”,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的物联网产生,空间的流动性越来越强,流空间理论面临着进一步的修订完善,这对区域空间结构赋予了极具生命力的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人类社会正在由一个高速流时代进入一个高速流动时代:空间的流动性得以极大地加强,但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流”本身,而是承载着多种“流”的人及人群。流动空间内涵的理解流动空间是场所空间(地理空间)与流空间(网络信息空间)的结合与作用表达;人的活动是流动空间的主体,其实质就是人的活动空间;流动空间是信息密集型、功能复合型、创新高效的空间单元;流动空间对于当前僵化的地理空间格局起着润滑与重新塑造的作用。整合、协同、高效、创新流动空间的特征:(1)个人的流动性。人的流动性是流动空间的核心所在,其表现就是个人的活动空间。•高铁等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劳动力市场弹性的增加;•汽车拥有量导致居民机动化水平提高•ICT使用增加了城市居民获取及接近工作岗位的能力;(2)企业流动性:技术的溢出、人才的流动、频繁的商务出行、移动办公。如微软中国总部研发人员,频繁往返于中国-西雅图,流动性非常强的。(3)公共服务的流动性:基础设施的高效整合;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促进了功能的整合与提升,进而促进了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可能性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协同:ICT与高铁技术、物联网与传感器;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日益重要——劳动力流动发生改变;研发与创新网络的建设个人及群体日益得到关注,基于社交平台的个人社会网络扩展;流动时空观和流动区位观:由固定区位转向流动区位。空间不再是以静止的、封闭的特点被小范围使用,而是在高铁连接的大区域尺度中的流动和共享,从而促使人们形成流动的时间-空间观和流动区位观;规划的引导与空间管制基础设施的整合与超越,强调交通节点、大的就业中心、商业中心及其他跨界空间功能单元的枢纽作用;从空间位移到智慧出行。流动空间的构建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空间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中国的城市群在发展模式上存在着简单化和粗放式发展,规模持续扩张,网络关系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而当前对城市群的研究来看,在其内部成长机理分析方面还显得较为薄弱。王丽、邓羽、牛文元,2013思考:城市群是城市间的相关关系的空间与功能表达,从“要素流”分析转向“流动空间”分析,将可能更好地去识别和判断城市群,进而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划与政策引导。大数据的最大贡献在于相关关系的解释,它的出现则为城市群的研究提供了最佳的工具与渠道。重点可围绕居民活动和企业经济联系去展开。3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实证研究国内对城市群的研究成果丰富,近些年来,基于流分析的成果也不断出现。企业网络:跨国公司(武前波、宁越敏,2012);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流动空间的打造至关重要。个人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汪明峰等(2006)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2)》提供了中国最大的四个互联网运营单位的五大骨干网络结构数据,运用网络分析法,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的空间结构和节点可达性。AnEmpiricalStudyonChineseCityNetworkPatternBasedonProducerServicesTaylor“InterlockingNetworkmethod”.producerserviceenterprises.producerservices:banking,securities,insurance,accounting,law,managementconsulting,advertising,logistics,realestate(agents),architecturaldesign,andITZhenFeng.,WangXia.,etal.,2013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尹俊、甄峰,2011基于物流企业网络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特征研究董琦、甄峰,2013•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核心”,除浙江省的湖州、绍兴等6座城市外,其余15座城市的首位联系都指向上海。甄峰,王波,陈映雪(2012)ThepatternofChina'scitynetworkbasedonthesocialnetworkspace甄峰,王波,陈映雪(2012)ThepositionofdifferentregionsinChina'scitynetwork刘瑜(2012)利用街旁网的签到数据反映中国城镇群的分布特征。基于网络签到信息的中国城镇群分布特征WangBo.,ZhenFeng.,etal(2013,submitted)China’surbanhierarchydistributionbasedontheInternetsearch长三角经济区城市网络关注度研究(熊丽芳,甄峰,2012)河北中等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竞争力时空变化(潜力发展县市)县(市)“流”分析——“关系等级”确定其在城市网络中的格局及地位经济流信息流交通流金融流11地市及整合县(市)15中等城市及整合县(市)41个重点培育县(市)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29东部地区内部联系图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联系图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联系图中西部地区联系图陈映雪、甄峰,2013吴康、方创琳、赵渺希、陈晨,2013对人流活动的探讨•采用调查问卷对沪宁高铁沿线出行人群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商务人群占据着较大的出行比例,并且较高的票价制约着通勤行为的发生。•本文以医疗器械行业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南京销售团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信息技术、交通技术对商务出行的影响。•与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商务工作模式正在显现,并形成一种全新的混合空间:商务出行已经成为是商务活动必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商务出行时间的使用效用的比率正在大幅度提升;商务活动时空破碎化,商务活动部分发生在地理空间,部分发生在网络空间,个人依赖信息技术制定行为决策。基于高速铁路的区域流动空间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翟青、甄峰,2013)对以人为主体的流动空间的研究将会愈发重要。大数据将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鼓楼校区鼓楼校区空间使用强度仙林校区仙林校区空间使用强度图书馆校园超市饭堂基于位置数据的校园空间活动模拟可以分析学生对校园各功能区的利用率,并提出优化方案。4.结论与讨论文章对西方学者提出的流空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拓展到以人为本的“流动空间”,并对流动空间的特征进行了总结与讨论。从当前的研究来看,仍然是以要素“流空间”的研究为主体,强调以人为主体的“流动空间”的研究对于理解我们当前的空间转型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论文梳理和总结了已有的企业网络、微博网络的研究成果,认为流动空间的构建对于中国城市群发展至关重要。移动信息技术和高铁技术的耦合促使“流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型,人的流动是其根本所在。居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及其带来的流动性增强会对居民出行行为、购物行为、娱乐行为等产生影响。这种个人活动形成的空间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再共同形成全新的城市群空间。创意阶层对于区域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这也符合了当前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但如何避免空间的精英化,为不同阶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对于区域政策的设计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沪宁杭沿线城市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人力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在高铁和移动信息技术作用下,最有可能在中国率先成长为高度流动的智慧区域,这也是引导今后城市间产业合理分工,人员、资金等要素流自由流动的必然要求和保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