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了解文章的结构方式,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4.理解全美乃至全世界对宇航员的哀悼之情,感受里根所宣扬的美国精神.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如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梁启超《敬业和乐业》等名篇。本文就是里根总统通过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来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速读要求:1.必须是默读,不指读,不动唇,力戒回读。2.根据阅读的目的和材料调整速度。3.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思考题:1.注意字音,把握文章结构。2.找出给人启示或令人感动的语句,并理解。3.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4.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写作思路:(前四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中间九段)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最后八段)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情感变化:悲痛→力量总—分—总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1.明代的万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借助火箭飞行的实验,不幸被火药(箭)炸得粉身碎骨。2.1967.1.27.,美国阿波罗4号飞船在发射台发生爆炸,3名宇航员不幸遇难。3.1967.4.24.,前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因飞船在再入过程中降落伞失灵,飞船坠毁而身亡,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时献身的航天员。4.1971.4.19.,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当3名宇航员完成任务驾驶联盟号飞船返回时,因密封仓漏气而丧生。5.1986.1.28.,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后突然爆炸,6位宇航员和1位来自民间的女教师全部罹难。6.2003.2.1.,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上7名宇航员的生命又消失在没有痕迹的飞翔中。为探索太空而牺牲的英雄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机上7名宇航员合影。从左到右:戴维·布朗,里克·赫斯本德,劳雷尔·克拉克,卡尔帕娜·乔娜,迈克尔·安德森,威廉·麦库尔,伊兰·拉蒙。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中国航天成就·1956.10.8.,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负责攻克远程导弹技术难关。•1960.11.5.,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70.4.2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11.26.,首颗FSW-0返回式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2.10.12.,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1990.4.7.,用“长征三号”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取得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成功。•1990.11.20.,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21小时后成功着陆。•2000.10.31.和12.21.以及2003.5.25.,前后发射成功了三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卫星1a、1b及1c,该系统所属的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已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2003.10.15.晨,“神舟五号”飞船载着第一位宇航員杨利伟发射升空并绕地球飞行14圈,返回舱于10.16.夜成功着陆。•2005.10.12.,“神舟六号”飛船載著宇航員费俊龙和聂海胜发射升空。•2007.10.24.,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