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型,即持续加大资金和资产的投入,以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发展。不过,中央已经意识到这种发展的弊端,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变成以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创新来发展。第一点: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公民福祉为核心。因为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公民福祉又是发展的核心。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13亿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第二点: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有若干质的规定性,这个制度是有潜力的。在所有制问题上,在调节机制问题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第三点: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三大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二是拥有广阔的市场。从商品市场来看,近几年中国每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七八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进口货物8000亿美元。第四点: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这一点后面专门分析。第一个阶段即从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时期。改革开放之后,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即首先发展沿海地区,在沿海发展起来之后,沿海再支援内地。具体措施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并在对外开放、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域战略(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中部崛起战略(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沿海地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国经济中长期阶段的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只有沿海地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才能更好地支持西部大开发。因而在讨论全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时,必须高度重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试验示范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圳、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尤其引人注目。1999年,按照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划分,沿海地区的对外出口占全国对外出口份额的90.99%,外商合同投资额占全国的84.92%。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86.9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的97.37%,旅游创汇收入也占全国的84.07%。+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到现在,国家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等战略措施,这个阶段是我们各地区协调发展的时期。+公共供给视角下对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分为改革前后两大时期,采取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计划经济模式虽然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却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模式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对经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能将所有问题都简单地推向市场,试图以“看不见的手”来解决,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与非公共品相适应的公共供给,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看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描述人类经济发展历史演进中“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的三个模式,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作者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中国的特殊性两个方面阐明了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特殊困难,针对困难从制度角度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较好的制度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微观基础;明确政府职责,在市场中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三个方面的对策。+(一)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代价体现在资源消耗和坏境破坏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国“地大物博”问题。的确,中国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由于国土地形复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且人口众多,因而问题很大。中国很多部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较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极大。+(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也阻碍了我国经济自身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属于转型式增长,这种增长模式是否能够长期有效是存在疑问的。从1989年到1994年可以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从“短缺式”计划经济向“产品丰富”的市场经济报复式增长,而在1994年后的经济增长则是主要是在“分税制”实施后地方推动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经济增长模式都可以归为转型式增长的范畴,转型式增长是待发展国家所采取的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的通称。由于中国是一个转型大国,目前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仍没有完成,可以预计,中国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处在这种转型式增长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和投资率,但从目前来看,随着以后世界产品市场份额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原材料、能源的瓶颈和环境的压力都使得在该模式下维系高增长越来越困难。就目前来看,这种转型式增长是否能持续是有疑问的。+(三)再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代价也体现在对中国政治建设的冲击上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而政府主导的投资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政府投资多少是由政策决定,几乎不受社会需求影响。+一些搞重复建设。相比之下,重工业领域投入较多,而轻工业和服务业这些人们消费需求较大的领域却投入相对不足,+这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这种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性势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各个地区干部政绩考核标准有偏差,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晋升过度看重GDP的高增长,热衷于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投资难以“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这势必会滋生政治腐败问题,动摇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性,毒化社会政治心理。+腐败对政治的影响负作用主要表现在主要有危害国家稳定与社会整合,为各种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提供口实与机会,增加人民群众与政府的背离。+(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凝着一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维系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与中国现状的不适应,包括: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适应;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文化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适应;文化体制与世界高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不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一一解决,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挑战。+1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期步入中速增长阶段+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需的高增长动力被弱化,同时经济依赖廉价丰富生产要素的高增长时代趋于结束,经济运行进入了一个拐点转折期。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转型,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过去的高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时期。未来一个时期将会维持6%~8%的中速增长。+2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演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许多国家都在探索经济发展的转型路径,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对既有版本的继承、发展和升级,是从外延型增长为主升级为内涵型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是从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为主升级为技术推动型的经济发展;也是从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内外需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是从高耗能、高污染升级为资源更有效利用、环境更好保护的经济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升级版的核心任务是提升质量效益。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比,引导企业向技术、品牌、质量、管理要效益,拓展生产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创新企业运营模式,推动经济以适当的速度,实现没有水分的健康增长。升级版的拉动力量是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的消费需求,将伴随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是经济发展的长期增长点。升级版的科学引擎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和服务业发展。升级版的重要支点是提高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升级版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完成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可以更好地富裕和造福人民。升级版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基本养老和医疗、城乡低保和住房保障等体系,最大限度保障和改善民生。+3新型城镇化构筑经济持续发展新动力+新型城镇化是要改变中国人的面貌和综合素质,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改变人的身份被限制的状况,最终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化人”。要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把农民先化成农民工,再将农民工化成市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在有些地区城镇化走偏路,主要是“化土地”,搞土地城镇化,搞房地产化,依旧把农民和市民、城乡进行分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改革,不是简单的城市投资建设。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城市软环境、公共服务的建设,以改善人的生活条件、优化生存环境为宗旨,要统筹推进均等化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一种高效的城市运营体系。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今后的城镇化建设重点:一是在特大城市周围兴起一批小城市。美国洛杉矶、加拿大蒙特利尔周围都有70个以上小城市,中国不可避免要走同样的道路,特大城市周围一定要建起一批小城市。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部地区,兴起一批规模较大的新兴城市,以此为龙头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加速和完善已有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城市功能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搞好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4服务业引领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当今世界,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和彼此合作的热点,发达经济体在寻求再工业化、再制造化的同时,继续保持服务业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也在弥补服务业发展的短板。服务业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义重大。大力发展服务业是稳增长、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许多工业产品产能过剩或供过于求,但服务产品却有许多领域供不应求,满足不了需求,一方面要提升商业流通业发展水平,扩大和引导商品消费;另一方面要增加服务业的有效供给,提高服务业水平,让巨大的内需潜力得以释放,形成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推进“新四化”的实现。做强研发、设计、营销等服务环节,可以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开发新一代信息产品,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推动信息化、扩大信息消费;增强交通、环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是建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需要。服务业还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松绑”服务业是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求放开服务业管制,要求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同时,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探索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5体制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过去我们很好利用了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加入世贸组织红利,现在这些红利在减退,要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需要寻找新的红利和动力。全面推进新一轮的体制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可以创造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