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解题兼语句邹忌进谏齐王纳谏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战国策》•《战国策》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纵横捭阖(bǎihé)的策略和言论。纵横:“合纵连横”的简称,原指战国时代一些诸侯国在外交上根据当时的利害关系结成不同的集团,南北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六国服从秦国叫连横;捭阖:开合,原指战国时代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现在形容在政治上、外交上运用方法进行分化或争取。也形容文章大开大合,不受拘束。《战国策》的叙事特点: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此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了解文中人物。3、借助注释掌握重点语词的意思。4、疏通文意。复习提纲1、借助工具书、资料等,了解邹忌、齐威王。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3、译读课文,理解文意。邹忌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读准字音yìkuījiànjībàngjīzhāocháo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长、身光艳美丽而且早晨穿戴对……说和……相比,谁更……怎么比得上的判断句。标志:……者也。固定句式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谁怎么比得上第二天如即“信自”。宾语前置又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美丽、漂亮邹忌不相信(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二天端详认为照晚上躺着修饰这件事取独认为……美偏爱对同“熟”,仔细视自,宾语前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因此朝廷拜见确实的对认为比现在方圆身边的近臣偏爱形作动,受蒙蔽取独严重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于是,就官吏、百姓指责过错奖赏议论公共场合在使……听到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有时候,不时偶然进谏满一年即使好当面。名→状齐威王说:“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官员们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不时偶尔还有人进谏。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听说这件事朝见到说在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一、古今异义:今齐地方千里古义:今义:土地方圆处所文言知识总结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身边的近臣左面和右面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委婉劝说今义:讽刺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扎入或穿透暮寝而思之。古义:躺而不睡;今义:泛指睡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偏爱;今义:自私。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今义:诽谤,恶意中伤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朝服衣冠朝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早晨朝廷仔细谁孰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二、一词多义朝见吾妻之美我者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以……为美私情偏爱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好看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上等)(送上,进献)乃下令受下赏(颁布,下达)(下等)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及,比得上)(像,如)邹忌修八尺有余欲有求于我也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与“无”相对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2、形容词作动词衣服,这里是穿戴的意思客之美我者:以……为美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3、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耳者:当面四、特殊句式:(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忌不自信。(3)朝服衣冠“者”“也”表判断“不信自”,宾语前置(邹忌)朝服衣冠,省略句(4)王之蔽甚矣。“蔽”,被蒙蔽。被动句(5)固定格式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孰与”,“与······孰”表示比较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成语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反义成语:门可罗雀第二课时复习目标1、学习类比推理和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的语言艺术。2、体会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处世态度。3、领悟齐王纳谏除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复习提纲一1、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1、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开头用: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邹忌三次问话心理三次回答心理妻妾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得意炫耀自喜自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格外偏爱极尽赞美吾孰与徐公美?不自信又怀疑徐公何能及君也?畏惧讨好有点勉强吾与徐公孰美?更加怀疑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礼貌尊重敷衍逢迎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表现了他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有自知之明。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邹忌思考后得到的受弊的原因是什么?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你能用自己的话谈谈邹忌由比美想到了什么?(即悟出的道理)他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归纳:邹忌从“问”到“视”,由“视”而“思”,因小悟大,终于解蔽,这不仅表现了邹忌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深刻地揭示了“凡事不能偏听偏信”的道理。这一段有声有色,富于情趣的描写是下段邹忌用暗示,比喻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复习提纲二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2、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皆以美于徐公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王之蔽甚矣(生活小事)(国家大事)类比说理2、邹忌讽谏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家事喻国事矣甚蔽之王设喻以小见大以为人处世之小,见治国安邦之大归纳:邹忌用个人受蒙蔽的事来暗示“王之蔽甚矣”,他能由已及人,因小悟大,把悟得的道理推及到治理国家政事中去,这种采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和一般的比喻不同。运用这种方法说理,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复习提纲三1、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一个“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3、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1、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一个“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受下赏”。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2、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3、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在内,“虽欲眼,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小结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节)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