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近现代史考试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点三个选择、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界定。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的影响。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和屈辱史,也是一部反侵略史和斗争史。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维新运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戊戌维新运动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面貌。五四新文化运动。左倾错误的表现和原因。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胜利的意义和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三座大山”作为对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建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南方讲话。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十七大召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说明的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A)为标志。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2、(A)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要性文件。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校邠庐抗议》D、《变法通议》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B)导火线。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武昌起义D、百日维新4、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D)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农民阶级同封建势力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5、南京国民政府不代表(D)A、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C、国民党新军阀的利益D、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6、1935年,日本制造一系列事端,使中国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并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史称(C)A、九·一八事变B、福建事变C、华北事变D、一·二八事变7、(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A、三民主义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临时约法》D、“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8、毛泽东指出:“(D),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A、统一战线,和平斗争,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议会斗争、罢工C、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9、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提出了三种建国方案。下列哪一方案乃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B)A、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B、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C、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10、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B)的讲话,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实践论》D、《一九五七年的夏季形势》11、(A)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六中全C、十二大D、十二届一中全会12、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B)的战略任务。A、科学发展观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洋务运动:又称同治中兴,同光新政。在19世纪60——90年代,以奕訢、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挽救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而进行的引进枪炮、科技,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的学习西方的运动,史称洋务运动。2、西安事变: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在对前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于1936年12月12日,为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两党长达十年的血腥内战,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3、过渡时期总路线: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中央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在1952年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表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诸如指出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等等,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得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的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4分)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2分)得分2、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答:辛亥革命的失败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分)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体现在:(1)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不可能提出了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分)(2)不敢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尤其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1分)(3)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分)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中,使中国革命呈现出新面貌: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口号,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2分)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2分)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关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得分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材料1:自从一八四Ο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材料2: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议》(2005年10月19日)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结局如何?答: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要求在保留清王朝的前提下走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革的道路。(5分)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法、美诸国走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5分)答:反映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3分)他们的主张是这样实践的:一是通过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设学堂、办学会、办报纸、与顽固派论战等方法宣传维新主张;二是取得光绪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进行了百日维新。(4分)由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而以失败而告终。(3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得分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走下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第一,新文化运动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先进分子中的一些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之间,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3分)第二,先进分子在民主科学思想传播中经常遭遇挫折,联想到过去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各种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遂产生了极大的疑问。(3分)第三,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使先进分子从中看到民族解放的新希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苏俄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赢得了先进分子的好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了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3分)第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3分)这样,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就分成了两股潮流,一部分人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一部分人则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加以改造。率先举起马克思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