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副词目录:1、语气副词:反问:岂、不亦(…乎)、其、庸、宁、独;测问:无乃(毋乃)、岂、何其;祈使(希望):其、必、姑、庶几、庶、幸、弟;祈使(禁止):无、毋、勿……………………1(1—6)2、决断副词:(表否定性论断)非;(表论断表说明)固、实、诚、乃、即、必、殆、又、亦;(表示限定范围)独、仅、徒、直、特;(表推测)其、庶、庶几……………………………6(6-12)3、时态副词:(表对持续时态的否定)未;(表已经发生的时态)既、已、尝、未尝;(表将要发生的时态)将、且;(表正在进行、持续或同时的时态)方、方且、尚、犹、适;(表不止一次的时态)复、骤、数、仍、亟;(表时序的时态)先、卒、终、竟;(表很快发生的时态)立、即、遽、亟、稍、素…………………………………………………………………12(12-20)4、程度副词:(表程度高)甚、已、至、最、殊、太、尤、良、极;(表程度低)少、颇、微;(表更进一步)益、愈(俞)、弥、加、滋(兹)…………………………………………20(20-23)5、否定副词:(表否定)不、弗、未、无、毋、勿……………………………………………23(23—25)6、谦敬副词:(表自谦)敢、窃、愚、伏;(表敬重)辱、惠、请、谨、幸…………………25(25-27)7、范围副词:(表范围)皆、尽、悉、俱、咸、毕、并、各、共、相………………………27(27—30)一、语气副词语气副词有构成不同句类的作用,常用的有两类:疑问语气副词和祈使语气副词。1、疑问语气副词注意:疑问语气副词大多用表示反问(无疑而问)和测问(半疑半问)。表示反问常用的有:1)岂表示肯定的反问,可译为:难道;怎么。例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又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2)不亦(……乎)表示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多有“乎”字。可译为:岂不;怎么不;哪里不。例如:○宋·欧阳修《归田录》:“吾射不亦精乎”?○《礼记·檀弓下》:“武子曰:‘不亦善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唐·韩愈《送齐暤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明·李东阳《安平镇减水石坝记》:“揆之善沟者水潄之,善防者水淫之,两者不亦兼而有之乎?”3)其表示诘问。通“岂”,可译为:难道。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为死君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敢自谓几于成乎”。2○唐·韩愈《师说》:“其可怪也欤”。○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国其果老矣乎”。4)独表反问:可译为:岂,难道。例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诗·小雅·何草不黄》独为匪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聊斋志异》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5)庸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怎么。例如:○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庸非昔日之乐”。○唐·韩愈《师说》:“庸知其年之先后”。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6)宁表反问。可译为:岂;难道。例如:○《诗·郑风·子衿》子宁不来。又:子宁不嗣音。○《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宁不哀哉。○唐·李朝威《柳毅传》宁止不避。○清·袁枚《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又如:宁渠(难道;如何);事之可怪,宁有逾此注意:上述六个疑问语气副词,主要用来表示反问。例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不先破秦入关中,公岂敢入乎?○《吕氏春秋·察今》:舟巳行矣,而公开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国无主,其能久乎?○《战国策·楚策四》:王独未见夫睛蛉乎?以上都是反问句。而且都与“乎”字构成反问语气句。表示测问常用的有:1)无乃(毋乃),表示委婉反问或委婉测度的语气。可译为:莫非;不是;岂不是;恐怕是。例如:○《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唐·韩愈《行难》:“由宰相至百执事凡几位,由一方至一州凡几位,先生之得者,无乃不足充其位邪?”○元·萨都剌《相逢行》:“郎君别后瘦如许,无迺从前作诗苦?”○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邵廷铨》:“公子此际利害,间不容髮,不急为之救,乃又虑及未然,兄之计无乃左矣!”○《论语·季氏》:“无乃尔是过与”。○《左传·僖公三十二》:“无乃不可乎”。32)岂表示委婉的测问。可译为:莫非;也许;也许有。例如:○《战国策·燕策》:“将军岂有意乎”。又如:“荆卿岂无意哉”。○《三国志·诸葛亮传》:“将军岂愿见之乎”。又:“将军岂有意乎”。又如:岂有(也许有)注意:上述两个副词是测问语气副词。例如:○《战国策·宋卫策》: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史记·信陵君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3)何其表示疑问。可译成:怎么那样;为什么那样。○《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宋·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经义诗赋,等是文词,而议者便谓治经之人不可使考诗赋,何其待天下士大夫之薄也?”○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亦何其胶柱口腹,而不肯兼爱心脾乎?”表示感叹:可译为:多么,何等。○《左传·僖公十五年》:“二三子何其慼也!”○唐·杜甫《义鹘行》:“功成失所往,用捨何其贤!”○宋·郭祥正《金山行》:“一朝登临重太息,四时想像何其雄!”书列:《墨子·鲁问》:王子闾曰:“何其侮我也?”《战国策·齐策四》: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2、祈使语气疑问副词祈使疑问副词主要表示希望或禁止,常用在祈使句中。用来表示希望的主要有:1)其表示祈使。可译为:当,可。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吾其还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君其详之。○清·林觉民《与妻书》汝其善抚之。○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弟其宽心勿畏可也。2)必表示祈使。可译为:一定要;必定要(必然;必定;必须,是表示决断)。例如:○《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明显,这里用“必”是辅助后半句对前半句的说明)4○《资治通鉴·唐纪》:“人人自以为必死”。○《战国策·赵策》:“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又如: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孟子·梁惠王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姑表希望。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如:○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又如:姑置勿论附:姑且: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暂且如此,带有暂作某种让步的意思,或说明在不得已情况下,只好这样,相当于“暂且”、“先”。4)庶几表示希望或推测。可译为:或许;也许;或许可以。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宋史·文天祥传》:“而今而后,庶几无愧”。5)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可译为:或许;但愿;希冀(希望得到)。例如:○《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又如: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庶免于难;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庶乎可行。6)幸表示希望:可译为:通“倖”。侥幸。例如:○《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荀子·富国》朝无幸位。。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注:“侥倖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又如:幸心(侥幸心理);幸生(侥幸偷生);幸民(侥幸于万一之民);幸位(侥幸得位);幸得(幸而);幸诡(侥幸和诡诈);幸赏(侥幸得赏)□侥幸:1、企求非分。○《庄子·在宥》:“此以人之国侥倖也。”陆德明释文:“侥倖,求利不止之貌。”○《后汉书·吴汉传》:“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倖,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於危以自亡。”李贤注:“侥,犹求也。”○宋·司马光《论财利疏》:“凡宗室、外戚、后宫、内臣以至外廷之臣,俸给赐予,皆循祖宗旧规,勿復得援用近岁侥倖之例。其踰越常分,妄有干求者,一皆塞絶,分毫勿许,若祈请不已者,宜严加惩谴,以警其餘。”52、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犹幸运。○汉·王符《潜夫论·述赦》:“或抱罪之家,侥倖蒙恩,故宣此言,以自悦喜。”○唐·韩愈《病鸱》诗:“侥倖非汝福,天衢汝休窥。”○《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清·孔尚任《桃花扇·选优》:“但博得歌筵前垂一顾,舞裀边受寸赏,御酒龙茶,三生侥倖,万世荣华。”7)弟(第)表希望。可译为:只是;只管○《明史·海瑞传》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注意:上述副词表祈使语气(表示希望或请求)。例如:○《史记·晋世家》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死,汝必速行。”○《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用来表示禁止的主要有:通常用来表示劝阻和禁止的有:“无”、“毋”、“勿”。“无”、“毋”后的动词可以带宾语,而“勿”后的动词时常不带宾语。1)无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诗·周颂·烈文》:“无对靡于尔邦”。○《左传·成公二年》:“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史记·陈涉世家》:“无相忘”。○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无望其速成”。○清·黄宗羲《原君》“无怪乎其私之”。又:“无生帝王家”。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2)毋本义就表示禁止。可译为:莫、勿、不要。例如:○《论语·先进》:“毋吾以也”。○《史记·项羽本纪》:“毋从俱死”。又如:毋或(不可);毋多(不作他计);毋己(不得,不能);毋违(不得违误);毋令逃逸;毋自欺。3)勿6表示禁止或劝阻。可译为:不要,别。例如:○《诗·豳风·东山》:勿士行枚。○《论语·学而》虽欲勿用。过则勿惮改。○《淮南子·脩务》寡人敢勿轼乎?○《战国策·赵策》必勿使反。○汉·刘向《列女传》愿勿遣。○《三国志·诸葛亮传》诸君勿复言。○《资治通鉴》将军勿虑。如:勿用(勿动;不可有所作为);勿惮(不要怕);勿然(不要这样)注意:上述三个祈使副词表示劝阻或禁止。例如:○《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国语·晋语二》:“公惧而走。神曰:‘无走’”○《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有时“毋”“无”“勿”与不定副词“不”差不多。例如:○《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左传·襄公八年》:“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二、决断副词决断副词是时常用于论断句、说明句的副词,常用的有四类。其特点是除了可以修饰谓词性词语之外,一般还可以修饰体词性词语。在修饰体词性词语时,常与“也”呼应使用,构成论断句。1)非“非”是典型而又常用的决断副词,常用来表示否定性的论断;其后常有“也”与之呼应,有时也可不用“也”。如:表示否定性的论断。可译为:“不”、“不是”。例如:○《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礼记·檀弓上》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史记·穰侯列传》:“宣太后非武王母”。注意:“非”还常用在复句的前分句中,与后分句一起构成“否定+肯定”的形式,来表示对比关系和假设关系。列如:○《吕氏春秋·贵当》“对曰:‘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韩非子·说林下》:“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