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品:作者发表时间内容体例影响杂志:时间创刊人和编者倾向影响派别:时间成员代表作命名由来风格影响阵地时间别称事件标志刊物阵地成员特点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1、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解体于1984年(?)。围绕《今天》杂志,当时的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但是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舒婷《致橡树》《双桅帆》《神女峰》etc.顾城(童话诗人)《一代人》《远和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小巷》;北岛《回答》《红帆船》杨炼《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礼魂》是朦胧派的主将之一;江河《祖国啊,祖国》。2、新诗潮诗歌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通过创作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以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会活动,形成了一个新诗潮诗歌运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朦胧派被陆续出现的新诗潮流派取代,从1984年开始,中国新诗潮诗歌运动进入“后朦胧派”发展阶段。3.“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注:载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开列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名单,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作品: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新写实小说在观察生活把握世界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仅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但它减退了过去伪现实主义那种直露的、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小说强调对生存欲望和生命本能的表现,注重对生存状态和生活本相的还原,多选取普通人物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原生态式的表述,表现出了消解崇高的世俗化的价值取向,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5、先锋小说又称实验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其的真正产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坛上一批作家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开始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拟真性、公开暴露小说的虚构本质;取消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幻觉、幻想和现实混在一起,真假难辨。这些小说从否定和怀疑的立场出发,对许多既有的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思维方式进行各种解构颠覆,带有明显的后现代色彩,在艺术上,先锋小说向传统的小说写法发出挑战,从事形式和语言的变革,通过对叙事方式和对语言表达的革新的追求,来表达颠覆传统故事,解构意义的目的,先锋小说因其晦涩,反理性等倾向遭人诟病,但是它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拓展了当代小说的艺术视野和表现手段,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审美体系。到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代表作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拉萨河的女人》;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残雪《山上的小屋》;格非《迷舟》等6.先锋派当代的“先锋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但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曙明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崭露头角且颇有潜力的新秀。7、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同意撤销《纪要》。1966年2月间,江青在林彪的支持下,在上海秘密召开有军队文化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后,主要根据江青的多次谈话内容,由参加者刘志坚、陈亚丁起草会议纪要。后经陈伯达、张春桥等多次修改,又经毛泽东审阅修改后,以《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为题,于1966年4月16日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在中共党内一定范围中发表。(注:“纪要”当时没有公开发表。1966年4月18日,《解放军报》社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在没有提及座谈会和“纪要”的情况下,全面公布了“纪要”的观点。1967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等报刊,公开刊登“纪要”全文。)《纪要》和另外的一些重要文章、讲话(注:这些文章有:江青《谈京剧革命》(1964),姚文元《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1967),上海革命大批判小组《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1970),初澜《京剧革命十年》(1974)等。),全面阐述了这一派别进行“文艺革命”的纲领和策略。《纪要》攻击“建国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它重申了毛泽东在“批示”中的判断,对50年代以来的文学现状,作了这样的估计:“十几年来,真正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为工农兵服务的好的或者基本上好的作品也有,但是不多;不少是中间状态的作品;还有一批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因此,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在对“旧文艺”批判的同时,“纪要”指出,要创造“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最光辉灿烂的新文艺”;作为这一实验,要“搞出好的样板”。这种“革新新文艺”,题材上“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艺术方法则“要采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在依靠什么人来实现创建新文艺的问题上,“纪要”提出了“重新组织文艺队伍”。这包括“重新教育”那些“没有抵抗住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文艺干部”,更指“工农兵”的加入:“工农兵在思想、文艺战线上的广泛的群众运动”,“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划出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纪要”所表达的,是本世纪以来就存在的,主张经过不断选择、决裂,以走向理想形态的“一体化”的激进文化思潮。这种思潮的“当代形态”的特征,一是提出有关“革命”,也有关文学的更纯粹的尺度,一是选择上的政治权力的强制性。根据阶级精神和文学形态的纯粹性标准,“纪要”开列了必须“破除迷信”的中外文学的名单,其中有“中外古典文学”,有“十月革命后出现的一批比较优秀的苏联革命文艺作品”,有中国的“30年代文艺”(指左翼文艺)。后来,一篇阐述这一派别的理论文章(注:上海革命大批判组《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红旗》1970年第4期。)明确指出,“古的和洋的艺术,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是古代和外国的剥削阶级的政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表现,是必须彻底批判和与之彻底决裂的东西,至于其中少数作品的艺术形式的某些方面,也是需要用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来进行批判和改造,才能推陈出新,使它为创造无产阶级文艺服务”。这便有了“从《国际歌》到革命样板戏,这中间一百多年是一个空白”、“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业期”的论断(注:前一句出自张春桥,他还说,“江青亲自培育的革命样板戏,开创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新纪元”(谢铁骊、钱江、谢逢松《四人帮是摧残革命文艺的刽子手》,《人民日报》1976年11月10日)。后一句见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4期)。另外,江青1976年1月21日对中国艺术团的讲话中也说,“无产阶级从巴黎公社以来,都没有解决自己的文艺方向问题。自从六四年我们搞了样板戏,这个问题才解决了”。),同时,也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经典”重评的运动,其结果是几乎任何“经典”都被“颠覆”,剩下的就是正在创造的文艺“样板”。8.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率先打破文革之后小说创作沉寂的是: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伤痕》,这两个短篇引发了“伤痕小说”的思潮。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