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第五版 开卷知识要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和共享1.2因特网概述1.2.1网络的网络网络、结点、链路、主机、因特网1.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A、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B、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2)、第二阶段是1985-1993年,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3)、第三阶段是1993年至今,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A、nap接入点B、万维网、NGI计划1.2.3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1.3因特网的组成1.3.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1)客户服务器方式(2)对等连接方式1.3.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电路交换(2)分组交换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5.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5.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A、用来把用户接入因特网的网络AN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K=210=1024,M=220,G=230,T=240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7.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2)、非国际标准TCP/IP1.7.2协议与划分层次划分层次的必要性、分层的要点、分层的好处、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TCP/IP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OSI协议有7层(2)各层的具体特点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1.7.5TCP/IP的体系结构第2章物理层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1)、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2.2.3信道的极限容量(1)、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2)、信噪比(3)、香农公式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2.3.1导向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2.4信道复用技术2.4.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TDM、STDM统计时分复用2.6宽带接入技术2.6.1xDSL技术2.6.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2.6.3FTTx技术第3章数据链路层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1.1数据链路和帧点对点通信主要步骤3.1.2三个基本问题(1)封装成帧(最大传送单元MTU)(2)透明传输(字符填充问题,传输数据中有SOH、EOT)(3)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CRC、帧检验序列FCS)3.2点对点协议PPP3.2.1PPP协议的特点(1).PPP协议应满足的需求(2).PPP协议不需要的功能(3).PPP协议的组成:链路控制协议LCP,网络控制协议NCP3.2.2PPP协议的帧格式(1)、字段意义(2)、字节填充(3)、零比特填充都是为了透明传输3.2.3PPP协议的工作状态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3.1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1)以太网的两个标准:DIXEthernetV2(第一个)、IEEE802.3(LLC、MAC层)(2)适配器的作用(网络接口卡NIC)3.3.2CSMA/CD协议(1)以太网采取两种重要的措施:不建链接、没有编号;曼彻斯特编码(2)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争用期、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最短有效帧长、)3.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3.4.1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3.4.2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3.4.3以太网的MAC层(1)、MAC层的硬件地址(2)、MAC帧的格式:DIXEthernetV2、IEEE802.33.5扩展的以太网3.5.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用多个集线器可连成更大的局域网3.5.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1).网桥的内部结构(2).透明网桥,标准是IEEE802.1D。(3).源路由网桥第4章网络层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1)、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2)、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4.2网际协议IP4.2.1虚拟互连网络(1)互连在一起的网络要进行通信遇到的问题(2)网络互相使用一些中间设备4.2.2分类的IP地址(1)IP地址及其表示方法(2)常用的三种类别的IP地址A、IP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4.2.3IP地址与硬件地址4.2.4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4.2.5IP数据报的格式4.2.6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4.3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4.3.1划分子网(1).从两级IP地址到三级IP地址(2).子网掩码4.3.2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4.3.3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4.4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4.4.1ICMP报文的种类4.4.2ICMP的应用举例(PING)4.5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4.5.1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1)、理想的路由算法(2)、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3)、因特网有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IGP(常用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EGP(常用BGP-4)4.5.2内部网关协议RIP(1)、工作原理(2)、距离向量法(3).RIP2协议的报文格式4.5.3内部网关协议OSPF(1)、1.OSPF协议的基本特点(2).OSPF的五种分组类型4.5.4外部网关协议BGP4.5.5路由器的构成4.7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4.7.1虚拟专用网VPN4.7.2网络地址转换NAT第5章运输层5.1运输层协议概述5.1.1进程之间的通信5.1.2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1)用户数据报协议UDP(2)传输控制协议TCP5.1.3运输层的端口5.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5.2.1UDP概述5.2.2UDP的首部格式5.3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5.3.1TCP最主要的特点5.3.2TCP的连接5.4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5.4.1停止等待协议(1)确认丢失和确认迟到(2)可靠通信的实现(3)信道利用率(4)流水线传输5.4.2连续ARQ协议(1)Go-back-N(2)滑动窗口的概念(3)发送窗口(4)TCP可靠通信的具体实现5.5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5.6TCP可靠传输的实现5.6.1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5.6.2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1)加权平均往返时间(2)超时重传时间RTO(3)Karn算法5.6.3选择确认SACK——RFC2018的规定5.7TCP的流量控制*5.7.1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5.7.2必须考虑传输效率5.8TCP的拥塞控制5.8.1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5.8.2几种拥塞控制方法(1)慢开始和拥塞避免(2)快重传和快恢复5.8.3随机早期检测RED5.9TCP的运输连接管理*5.9.1TCP的连接建立(1)客户服务器方式(2)用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5.9.2TCP的连接释放5.9.3TCP的有限状态机第6章应用层6.1域名系统DNS6.1.1域名系统概述6.1.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6.1.3域名服务器6.4万维网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