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考试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儿长骨的主要X线特点:别给1#521某人,请不要删除此段,谢谢合作!骨干包括骨皮质、骨膜及骨髓腔。干骺端系骨干两端较粗大的部分,由松质骨组成,骨小梁彼此交叉成海绵状。顶端横行薄层致密影为临时钙化带。骨骺系长骨未完成发育的一端,早期不显影,骨化初期可出现小点状致密影,骨骺软骨不断增大,二次骨化中心也不断增大骨化,形成松质骨。骨骺板二次骨化中心与干骺端之间的骺软骨,呈横形半透明线。冷脓肿:骨结核时病变常累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局部无红、热、痛。成人长骨的X线特点:骨骺完全骨化,与干骺端结合,骺板消失,完成了长骨的发育,只有骨干和骨端。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骼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时的年龄,即骨龄观察儿童骨龄应摄腕关节。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有机质与无机质均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但清晰。椎体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簿,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呈鱼脊椎状常见原因:1、广泛性老年、绝经后、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障碍2、局限性骨折后、感染、肿瘤等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即未经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X线表现1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2骨皮质与骨小梁显示模糊3承重骨骼常发生变形与假性骨折常见原因1.小儿佝偻病2.骨软化症3.代谢性和氟中毒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破坏: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表现1.局限性骨密度减低,骨质缺损2.骨质结构完全消失3.骨皮质呈虫蚀样或筛孔状破坏。常见原因1.炎症(特异性与非特异性)2.肿瘤及肿瘤性病变3.肉芽肿注意事项1.在分析骨质破坏时应了解破坏的部位、大小、数目、形状、边界、骨膜、软组织的反应,病变发展的速度,全身情况。2.破坏区边界清楚表示病变是良性、慢性、修复期3.破坏区边界模糊表示病变是恶性、急性、进展期骨膜增生: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X线表现1.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2.也可表现为分层状、花边状、放射针状常见原因1.急性炎症2.恶性肿瘤3.外伤4.骨膜下出血Codman三角(骨膜三角):骨膜增生痊愈后,骨膜新生骨还可逐渐被吸收。如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影像学检查图像观察要点:1.疾病部位2.病变范围3.病变边缘4.病变的特征5.数目骨折: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的中断,骨骼发生断裂。骨折类型:据骨碎片的情况分为撕脱性、粉碎性、嵌入性。嵌入性骨折多见于股骨颈骨折。X线表现--直接征象:1.密度减低的线形阴影2.密度增加的线形阴影3.骨小梁纹理扭曲或紊乱4.外形改变5.碎骨片脱落6.骨痂生长X线表现--间接征象:1.骨、关节的正常划线或角度发生改变2.软组织变化㈠关节囊积血㈡软组织血肿对位不良:骨折断端移位的内外、前后和上下移位称对位不良。对线不良:骨折的成角移位及旋转移位称为对线不良儿童骨折的特点:1.骺离骨折:儿童长骨由于骨骺与干骺端尚未结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X线表现骺线增宽,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2.青枝骨折:由于儿童的骨骼柔韧性较大,外伤后骨质不易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不见骨折线脊椎骨折:1、正位片显示椎体变扁,侧位片椎体可呈楔形。2、由于断端嵌入,看不到骨折线,反而显示为横行不规则线形致密影。3、可伴有椎体附件骨折,在椎体的前上方见有分离的碎骨片。4、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椎体错位,压迫脊髓而引起截瘫。5、椎间隙一般保持正常。CT表现:1.可以充分显示脊椎骨折及骨折类型,多为爆裂骨折,单纯压缩骨折2.了解骨片移位程度,椎管变形和狭窄以及椎管内骨碎片或血肿等3.较容易发现各种附件骨折和椎间小关节脱位4.CT检查重点是观察骨折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影响,了解有无骨折片突入椎管以及骨折移位对脊髓的压迫情况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1.直接征象是突出于椎体后缘局限性的弧形软组织影,其内可出现钙化2.间接征象是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甚至消失3.一侧神经根被推压移位4.硬膜囊受压移位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血行感染、附近软组织或关节直接延伸、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进入临床表现高热、寒颤、惊厥患肢活动障碍和深部疼痛局部红、肿、热、痛2岁内婴幼儿骨髓炎特点:骨膜疏松,易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反应明显。骨修复迅速。骺板对感染有阻碍作用,炎症多不侵及骨骺及关节。成人化脓性骨髓炎特点:2周内无明显变化;骺板愈合,感染可侵入关节。骨膜薄且附着致密,病变多在髓腔内发展。骨膜反应较轻,骨皮质坏死也较轻。X线表现:软组织肿胀:肌肉间隙模糊,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分界不清。骨质破坏:早期为局限性骨质疏松。约2周后出现不规则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同时可出现骨质增生。死骨:小片条状高密度致密影。可并发病理性骨折。由于骨皮质供血中断。骨膜增生:葱皮状,花边状或放射状骨膜增生。骨膜新生骨围绕骨干即称骨包壳。CT表现:密度分辨率高,易发现小的骨侵蚀破坏,为小片状低密度区,骨皮质中断,髓腔内高密度碎块。周围软组织肿胀,中心为低密度脓腔,周围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有强化。常难以发现早期薄层骨膜反应。MRI:可诊断骨质破坏前的早期感染T1W破环表现为中或低信号。T2W脓液呈高信号,死骨为低信号,其周围组织呈高信号。骨膜反应为细线状高信号。T2W周围软组织水肿呈高信号。慢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广泛骨质增生硬化。髓腔变窄甚至闭塞。有脓腔和死骨存在,脓腔形态规整,周围有明显增生硬化。小的死骨片可为明显的骨硬化所掩盖,CT易于发现死骨。软组织以增生修复为主,形成局限性软组织包块。急性发作时出现急性骨髓炎X线征象,溶骨性骨破坏和新生骨膜反应。骨关节结核:基本病变:骨质破坏、疏松、软组织肿物脊椎结核分型:多见于腰椎分四型:中心型(椎体型)、边缘型(椎间型)-多见、韧带下型(椎旁型)、附件型影像学表现:椎体骨质破坏--常累及相邻椎体,附件较少累及,以下胸椎、腰椎多见椎间隙变窄--软骨板和椎间盘破坏椎旁冷脓肿形成,可有不规则形钙化。相邻椎体嵌入融合,后期呈后突畸形短骨骨干结核:①好发于五岁以下儿童,常多发②早期骨质疏松,后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呈“骨气鼓”③可见分层状骨膜增生,骨干增粗,呈纺锤状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良性生长情况生长缓慢,无转移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锐利,与正常骨界限清晰,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骨膜新生骨一般无骨膜新生骨,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无Codman三角周围软组织变化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多无软组织肿块影,如有肿块,其边缘清楚恶性生长迅速,可有转移呈侵润性骨破坏,边缘不整,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不清,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欲缺损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可见Codman三角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形成骨外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骨巨细胞瘤:病因:是起于骨骼非成骨性结缔组织的骨肿瘤特点:1常见于20~40岁,好发于长骨骨端2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3肿瘤局部破坏性较大,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之分X线表现:1长骨骨端呈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其内可见骨嵴,呈皂泡征•2骨皮质变薄,肿瘤明显膨胀时,周围仅留一薄层骨性包壳•3肿瘤内无钙化或骨化致密影,邻近无反应性骨增生骨肉瘤:最常见的原发性的恶性骨肿瘤起源于原始成骨组织,形成肿瘤性骨及骨样组织多见于青少年(10-20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膝关节周围(50%)及肱骨上端的干骺端临床症状:进行性肿痛、功能障碍、静脉怒张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增高病变进展快,常转移至肺影像学表现: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增生及骨膜新生骨破坏---Codman三角、软组织肿块及其中的肿瘤骨(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成骨型骨肉瘤:1、以瘤骨形成为主2、早期骨皮质完整,后期可被破坏3、骨膜增生明显,骨膜新生骨破坏4、软组织块中多有瘤骨形成溶骨型骨肉瘤:1、以骨破坏为主,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很少有瘤骨形成2、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坏,易形成骨膜三角3、软组织块中多无瘤骨形成4、破坏广泛有病理性骨折混合性骨肉瘤:兼有成骨型及溶骨型表现骨转移性肿瘤1它是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者,主要经血液、淋巴液和直接侵犯三种途径2常见原发肿瘤为乳癌、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成骨型最常见)、肾癌和鼻咽癌3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疼痛、病理性骨折和截瘫4X线表现可分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骨髓瘤好发于扁骨和不规则骨佝偻病:婴幼儿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障碍,使骨生长中骨样组织缺血钙盐沉积而致骨化异常,骨质软化和变形X线的表现:1.临时钙化带变得不规则,模糊、变薄,以至消失2.干骺端远端凹陷变形,明显者呈杯口状,其它缘呈毛刷状致密形,干骺端增大3.骨与干骺端距离增宽4.骨骺出现延迟,密度低,边缘模糊,甚至不出现5.承重长骨常弯曲变形呈O形腿或X形腿6.肋骨前端呈宽的杯口状,形成串珠肋关节脱位:正常关节结构的错位或脱离。分完全脱位和半脱位两种常见原因1.外伤性(最常见于肩关节)2.先天性3.病理性关节外伤性脱位大多发生在活动范围大、关节囊和周围韧带不坚强、结构不稳定的关节在四肢以肩和肘关节常见化脓性关节炎与结核性关节炎鉴别要点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1.起病2.关节软骨3.关节面破坏部位4.骨质改变5.后遗改变急、进展快以日计数早期受侵,间隙狭窄关节承重面,广泛破坏,增生同时存在以增生为主骨性强直慢,以月年计数侵犯晚,间隙狭窄出现晚边缘性,上下对称主要为骨质破坏及疏松纤维性强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和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人为地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的方法,称之为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或造影剂。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之为自然对比。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之为人工对比。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CT检查分平扫、对比增强扫描(CE)和造影扫描X线成像基本原理:1、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2、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弛豫:是指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过程。磁化矢量越大,MRI探测到的信号就越强。包括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纵向弛豫(T1弛豫):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原来大小的过程,恢复到最大值的63%所需的时间为T1时间。横向弛豫(T2弛豫):新建立起来的横向磁化矢量逐渐消失的过程。降低到最大值37%所需的时间为T2时间。密度分辨力CT高于X线平片,空间分辨力X线平片高于CT,软组织分辨力MRI高于CT。密度分辨力与空间分辨力成正比。肿瘤实质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含水囊肿在T1WI上为均匀低信号而在T2WI上为均匀高信号;钙化和骨骼在T1WI、T2WI上均为低信号。脑功能成像:1、扩散成像(DWI):早期脑梗塞2、灌注成像(PWI):计算血流灌注功能(脑肝肾心)3、脑活动功能成像:血氧水平依赖性MR成像。图像解读的内容:1、部位2、数目与分布3、形状4、大小5、边缘6、密度、信号、回声的改变7、邻近器官与结构的变化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例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流,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即流空效应。呼吸系统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肺外带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之肺纹理。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组成,主要成分为肺动脉分支。肺纹理多少、粗细、分布,有无扭曲变形等,结合临床分析,对多种心肺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气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